新浪網友甲
看完這個案例,聯想到其他一些國企情況,我不禁問自己:國企真希望改革嗎?若是真希望改革可能改革步伐就不會這樣緩慢了。國企其實希望的是改良,慢慢的,一點點的,不要觸及得太深了,尤其是管理層的利益,觸及了企業(yè)會動蕩的。
應該說趙亮還是頗有勇氣的,他明白物流外包是趨勢,物流社會化能提高效率,更經濟,然而行不通說明他職位低,沒有決定權。這讓我也明白了為什么總是說“頂層設計”了,草民說話是“屁話”,辦不成事,只有領導說的話才有效力,無論他那個“頂層設計”好壞與否都不重要。
新浪網友乙
樓上說的似乎有點道理,但你沒想到趙亮那個方案將物流部門置于何地?改革方案考慮不周必然會被領導擱置,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一樣。
人們都說屁股決定腦袋,我看很有道理,坐得位置越高,眼界也會越寬闊,考慮的也會多了起來,做事的起點也會高了。正如案例中王天成對趙亮所講,國有企業(yè)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保穩(wěn)定,我們不能冒險。我看這就是水平,像趙亮那樣毛毛躁躁地搞改革,非得把企業(yè)搞亂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