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爨
(成都藝軒鼓房,四川 成都 610021)
傳統(tǒng)的爵士鼓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問題,需要不斷改進才能適應現(xiàn)代音樂教學的發(fā)展。
爵士鼓音量較大,超出音樂樂音的標準,演奏家或教師在使用過程中大多創(chuàng)造一些辦法以進一步解決音量和音色問題,比如通過調(diào)音、鼓腔內(nèi)用海綿制音,以達到減小音量、減少泛音的目的。但無論怎么處理,爵士鼓音量太大的問題還是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這使得很多想學習爵士鼓的人望而卻步,他們最擔心音量太大的噪音擾民問題。因此,改革傳統(tǒng)的爵士鼓教學模式,引進新的教學手段,才能發(fā)展爵士鼓的教學。
首先,爵士鼓作為伴奏樂器,只有節(jié)奏,沒有固定音高,沒有旋律,沒有和聲等重要音樂元素,這是爵士鼓這種樂器本身的單一性。有些學生通過幾年的努力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術,但一旦進入樂隊合奏環(huán)節(jié)便表現(xiàn)出嚴重的問題。除了沒有與樂隊合練的經(jīng)驗之外,聽不懂音樂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在爵士鼓的教學上,只教授鼓聲部的技術內(nèi)容,學生只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這是教學模式的單一性。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會耽誤很多學生的前程,會使他們根本無法長期堅持學習下去。
其實,爵士鼓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聽懂音樂,教會學生如何去配合音樂進行演奏,如何去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所以,有很多爵士鼓教師在挑選學生時,都要求學習過或同時學習其他相關的音樂門類,如學習其他樂器、學習演唱或音樂理論等課程。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即使對于爵士鼓的初學者,都可以讓他們用所學的某個簡單節(jié)奏型融入音樂中去訓練,這樣可以提高興趣,使學生能夠輕松地學習。因此,在教學上要始終把伴奏音樂貫穿進去,才能打破傳統(tǒng)爵士鼓教學的單一性問題。
人在噪音環(huán)境下會出現(xiàn)很多生理或心理的不適反應,尤其是對聽力有很大影響。對發(fā)育階段的兒童,噪音可能對聽力造成永久性損害。筆者曾經(jīng)在國內(nèi)很多城市觀摩過一些爵士鼓的教學活動,最讓人無法忍受的就是影響聽力的問題。一些集體教學,幾個孩子或十幾個孩子一起在教室里進行練習,學習者的課程進度不同,年齡大小參差不齊,整個教室內(nèi)的噪聲讓人無法忍受。所以,為了保護聽力,很多學鼓的孩子每天只練習很短的時間,這樣一來,要把演奏技術提高到新的高度是很困難的。這也是很多學鼓的學生中斷學習的重要原因。很多教學單位也招收了不少學習爵士鼓的學生,可最后能堅持下去的寥寥無幾。
為了解決傳統(tǒng)爵士鼓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蘊含趣味的爵士鼓教學方法。
教學曲庫反映教師的實踐積累與實用經(jīng)驗,作為教師首先要聽得多、見得多、意識要開放,要全面的吸收不同音樂種類的營養(yǎng)。一個好的音樂演奏家或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音樂知識、深厚的音樂修養(yǎng),不排斥自己未知領域,不對不懂的音樂門類抱有成見,應該以一種積極開放的心態(tài)去學習接受新的音樂品種,這樣才能在教學中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有些年長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喜歡教授學生過去流行的作品,對于學生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教師并沒有試著去了解。當然,經(jīng)典作品是必須學習的內(nèi)容,雖然沒有繼承就沒有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但是教學選曲的時代性也非常重要。所以,作為爵士鼓教師要隨時關注世界流行音樂的動態(tài)與發(fā)展,只有全面深入的學習新作品,運用新作品教學,才能真正體現(xiàn)爵士鼓教學的時代特征。同時,吸收古典音樂的營養(yǎng),讓學習現(xiàn)代流行音樂的學生更為全面地結合古典音樂進行技術的運用。聽得越多,對音樂的領悟力就會越強,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就會得到更大的提高。因此,爵士鼓教師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曲庫,不僅教師的音樂視野放開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
跟練即模仿之意,模仿可以說是音樂學習最重要的能力,對琴童教學更為有用。音樂感覺的好壞實際就是音樂模仿能力的高低,孩子的天性就是善于模仿,在音樂演奏進行中,不僅可以通過模仿去完成,還可以通過純粹的聽覺去判斷音樂的走向、音樂的律動、音樂的段落層次、音樂的高潮處理、音樂所表達的情感等等。琴童可以很輕松地感受音樂的魅力所在,而不需要教師強行去灌輸。在此基礎上進行爵士鼓的教學會顯得很主動,琴童會大大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具體方法很簡單,直接播放音樂作品,學生跟練演奏就可以了。無需去掉音樂中的鼓聲部,就是要讓學生在跟練的過程中學會聽辨。跟練演奏的教學過程可以貫穿在爵士鼓教學的始終,一旦學生能夠完整地按照音樂作品演奏下來,就說明學生至少已經(jīng)聽懂了鼓的聲部。然后,結合記譜的訓練就容易得多了。當然,跟練能幫助學生分析音樂作品、處理方法,為找尋音樂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爵士鼓的教學中運用跟練演奏音樂作品的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
在模仿跟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訓練,最好的方法就是運用伴奏音樂,伴奏音樂里已經(jīng)去掉了鼓聲部的演奏,或者在使用電子鼓教學時直接使用儲存作品的鼓聲部靜音功能,選擇作品演奏訓練就可以了。學生會根據(jù)之前模仿跟練演奏的經(jīng)驗直接判斷如何去配合伴奏音樂,去選擇什么樣的節(jié)奏類型,選擇什么難度的技術。訓練學生時,可以先將完整的音樂讓學生掌握好,再去掉鼓聲部來配合訓練。對于音樂記憶好、樂感強的學生,一般可以直接從模仿過渡到自己實際演奏。對于音樂基礎差一些的學生,就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其音樂聽力訓練。所以,很多教師都發(fā)現(xiàn),某些學生鼓聲部的技術一般,但卻有扎實的音樂功底,一旦他們?nèi)谌霕逢犞芯蜁憩F(xiàn)很好,很快就會提高鼓聲部的技術。但同樣也有一些學生鼓聲部的技術不錯,但缺乏相關音樂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合奏時就會暴露出很多問題。因此,要讓學習爵士鼓的學生進一步提高水平,必須加強音樂課程的學習,才能解決音樂伴奏中出現(xiàn)的各種技術障礙。
很多爵士鼓教師可能會讓學生花費多年時間學習基本功,不注重實踐的訓練,認為沒有扎實的基本功無法實踐運用。但從音樂運用的角度去思考,學生先知道如何處理表達作品會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他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由于自己的基本功達不到而根本無法演奏作品,就會努力地找出技術問題所在,清楚地知道應該怎么去練,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自己去解決技術上的問題。練習基本功有了目標就不再是負擔,同時讓學生提前步入運用實踐會增強學生的危機意識。他們會發(fā)現(xiàn)技術是為音樂服務的,他們會分析自己是否可以勝任樂隊現(xiàn)場演奏,迫使自己努力堅持下去,一旦進入能夠應對實際演奏這個階段便有了更強的自信。很難想象,一個沒有足夠信心的音樂表演者能夠打動觀眾,讓人嘆服。當然,在大多爵士鼓教學過程中因場地、環(huán)境等諸多條件因素所限,讓學生實踐也只能空談或簡單應付,因而全方位的模擬現(xiàn)場樂隊實踐的訓練方法可以解決這一客觀問題。
作為一位爵士鼓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運用所學技術處理作品、表現(xiàn)作品,從根本上教會學生如何勝任與樂隊的配合。其中包括舞臺實踐中常見的聲音傳播問題、聽覺判斷,舞臺燈光、音響、舞美對鼓手的影響與配合,演奏情緒、動作與表情的掌控,服飾與場地搭配等全方位的訓練等等。這一系列的現(xiàn)場樂隊模擬訓練可以直接為學生進入樂隊奠定扎實的基礎,可以使他們能夠從容面對現(xiàn)場的實際演奏。
作為爵士鼓教師,很多時候可能無法給學生提供一個現(xiàn)場樂隊演示的教學環(huán)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打擊樂重奏、合奏的訓練。訓練形式可根據(jù)作品需要與學生人數(shù)靈活安排:兩人可進行小軍鼓組合、爵士鼓組合,或爵士鼓與手鼓組合;三人可進行兩套爵士鼓加手鼓的組合等等??梢赃M行純粹的打擊樂重奏,也可以安排成有伴奏音樂的合奏。多人組合同樣可以安排好樂器的分配,并且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樂器分配方式進行輪流演奏訓練。
這樣的訓練優(yōu)點非常明顯,比模擬現(xiàn)場樂隊的訓練方式又進了一步,這實際就是直接的運用實踐訓練,有條件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樂隊實踐了。進入樂隊實踐訓練才是爵士鼓教學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與運用的結合,才算是真正的音樂演奏道路的開始。事實上,在具體的音樂作品處理應用中去訓練學生的教學模式才是最實用的方法和最直接的教學手段。因此,加強打擊樂重奏、合奏訓練是樂隊配合訓練最重要的基礎。
將鼓聲部的技術練習與音樂作品演奏運用貫穿結合,注重教學實用性、趣味性、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應用、應變綜合能力,這是筆者提倡的爵士鼓教學的理念。改革或改變就是為了達到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不足與弊端,為了更好地搞好爵士鼓教學,提高教學成效,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樂器設置方案如下:用一套鼓教學,可采用靜音鼓皮的套鼓。可以在任何場地使用,成本也較低,只需將鼓皮換成靜音鼓皮即可。這樣也可以訓練學生跟練演奏音樂作品,基本功練習也全部都在靜音套鼓上去完成。缺點是靜音鼓皮沒有套鼓的音色,學生感受不到套鼓音色的魅力。
用兩套鼓教學,可采用一套靜音套鼓、一套鼓刷。鼓刷在很多鼓手看來只適用于演奏某一類風格的音樂作品,但運用鼓刷教學好處很多,既能保證學生對套鼓的音色感覺,又能降低噪音,不失為一舉兩得的好辦法。缺點在于鼓刷演奏的特點造成演奏雙跳與多跳滾奏無法訓練,并且容易造成初學者的演奏模糊不清的問題。
用三套鼓教學,可以在兩套鼓的基礎上增加一套電子套鼓。電子鼓的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除了教師要懂得傳統(tǒng)的爵士鼓教學以外,還要懂得電子鼓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電子鼓音量可調(diào)大小,解決了噪音大的問題;其音色豐富,解決了傳統(tǒng)套鼓音色單一的問題。同時,電子鼓還可以設置鼓手自己喜歡的音色,滿足了不同音樂風格類型對套鼓音色的選擇要求。電子鼓儲存的伴奏示范音樂完全可以直接用于跟練教學,可靜音鼓聲部的作品更是學生模擬現(xiàn)場樂隊最好的訓練方式。因此,選用一套電子鼓與傳統(tǒng)爵士鼓結合是最好的設置方案。這樣一來,基本功練習可在靜音鼓上練習,作品跟練在真鼓上用鼓刷進行訓練,表演音樂作品可在電子鼓上進行,學生的適應能力就會增強,技術也會更加全面。
集體課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教師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量完成多人的教學任務,學生費用相對較低。從辦學的社會效益上講是應當提倡這種形式的。同時,集體課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自我認知的評判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對比意識,從而更好地帶動整體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可以在集體課教學中教會學生協(xié)作配合能力。但是,集體課的學生在進度上無法統(tǒng)一,學生之間的教學進程也會拉大,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學習比較困難。另外,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每個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完全不同,這樣也會造成相互干擾。并且,藝術類學習講究天賦,天賦好的孩子在大課環(huán)境中會表現(xiàn)出自信或驕傲,有些孩子則會表現(xiàn)出自卑與膽小,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所以,對于爵士鼓教學來說,集體課的方式并不理想。目前Roland公司推出的電子鼓集體課教學就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利用多媒體技術和電子鼓的諸多優(yōu)點,解決了場地受限與噪音的問題,學生佩帶耳機以聽到自己敲擊的鼓聲,使教學環(huán)境基本保持比較安靜的狀態(tài)。雖然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普及,但這無疑是今后爵士鼓集體課教學的發(fā)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