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兵, 張海濤, 呂艷純, 陳紅輝, 楊基峰, 陳亞超
(1.湖南文理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湖南 常德415000;2.安陽文峰缸套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安陽455000;3.東莞丹化化工貿易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523073;4.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常德415001;5.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河南 鄭州450001)
隨著電鍍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環(huán)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電鍍廢水治理已進入清潔生產工藝、總量控制和循環(huán)經濟整合階段,資源回收利用和閉路循環(huán)是發(fā)展的主流方向[1]。
由于電鍍廢水水質比較復雜,通常含有多種重金屬離子,為了達到更好的處理效果,常將幾種工藝組合以確保出水達標排放,如離子交換-電解組合工藝、混凝沉淀-膜處理組合工藝等。但這些工藝目前均存在運行成本高、對低濃度廢水處理不徹底等缺陷。而生物吸附技術具有處理效率高、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處理方法,其處理對象為低濃度重金屬廢水;電絮凝技術則具有快速、易控、所需化學物質少、處理效率高和污泥產生量少等優(yōu)點,其處理對象為高濃度電鍍廢水。本研究將兩種方法有機結合,有效地解決了混合電鍍廢水的處理問題。
廢水取自常德某電鍍廠。其水質情況為:Ni2+630mg/L,Cu2+420mg/L,Fe3+50.5mg/L,總鉻18mg/L,pH值2.46。
混合電鍍廢水的處理主要采用以鐵作為陽極、不銹鋼作為陰極的電絮凝裝置,同時結合以酵母菌為吸附劑的吸附設備。具體工藝流程為:廢水收集超微過濾工藝調整電絮凝生物吸附金屬脫附。
自然界中可以用作生物吸附的原料非常廣泛[2-3]。目前的生物吸附實驗主要集中在廢物原料和海洋藻類生物上。菌類對重金屬污染物有一定的抗性和解毒作用,能有效地吸附、轉化并回收重金屬[4]。本實驗對不同種類的微生物進行對比,通過批處理吸附實驗研究酵母菌對各種重金屬的吸附性能。結果表明:在低質量濃度下(100mg/L以下),經酸化處理的酵母菌對重金屬的吸附能力較強,其最大吸附容量為3g/g左右,比常規(guī)菌種的吸附能力更強。因此,最終采用酸化處理酵母。
文獻[5]系統地研究了電絮凝技術處理廢水的工藝參數。在研究過程中將電絮凝陽極由鋁板改為鐵板,通過小試對各種參數(包括電流密度、pH值和電極間距)進行了再次優(yōu)化。
2.2.1 pH值對重金屬的去除率
圖1為pH值對重金屬去除率的影響。由圖1可知:當pH值為2時,去除率較低;當pH值升至4以上時,去除率達到92%以上;當pH值調節(jié)至9時,去除率略有下降??傮w而言,pH值在6~8之間,去除率最高。
圖1 pH值對重金屬去除率的影響
2.2.2 電極間距對重金屬的去除率
電極間距直接影響到陰極和陽極間施加的電壓大小,從而影響到電化學極化的大小。圖2為電極間距對重金屬去除率的影響。由圖2可知:當電極間距從2cm升至6cm時,Ni2+,Cu2+和總鉻的去除率均下降。隨著電極間距的加大,電壓升高,整個電絮凝體系的電化學極化減小,對溶液中金屬離子的吸附能力降低。因此,比較合理的電極間距為2cm。
圖2 電極間距對重金屬去除率的影響
2.2.3 電流密度對重金屬的去除率
圖3為電流密度對重金屬去除率的影響。由圖3可知: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去除率逐漸增大;但是當電流密度升至4.65A/dm2以上,去除率變化不大。
圖3 電流密度對重金屬去除率的影響
為驗證本設施的可靠性,對電鍍廢水中Ni2+,Cu2+和總鉻的質量濃度進行為期三天的連續(xù)監(jiān)控,圖4~圖9為監(jiān)測結果。
圖4 電絮凝前后Ni 2+的質量濃度變化
圖5 電絮凝前后Cu2+的質量濃度變化
圖6 電絮凝前后總鉻的質量濃度變化
圖7 生物吸附前后Ni 2+的質量濃度變化
圖8 生物吸附前后Cu2+的質量濃度變化
圖9 生物吸附前后總鉻的質量濃度變化
實際運行結果表明:雖然Ni2+,Cu2+和總鉻的質量濃度在電絮凝處理和生物吸附前出現一定的波動,但對后續(xù)處理均未產生明顯的影響。在電絮凝前,Ni2+,Cu2+和總鉻的質量濃度分別在450~600 mg/L,360~450mg/L和9.8~13.0mg/L之間波動。經電絮凝處理后,Ni2+,Cu2+和總鉻的質量濃度分別下降至65mg/L,58mg/L和1.6mg/L以下。但隨著溶液中金屬離子質量濃度的逐漸降低,電絮凝工藝的去除效果不再變化。當進一步用生物吸附處理時,Ni2+,Cu2+和總鉻的質量濃度均降低至0.041mg/L以下,低于電鍍廢水的排放標準,排放的廢水完全能夠達標。
(1)電絮凝在處理高濃度混合電鍍廢水時,去除率能達到98%以上,但對于低濃度電鍍廢水的去除率非常低,僅為3%左右。
(2)采用生物吸附處理混合電鍍廢水時,優(yōu)選工業(yè)廢棄的酵母菌,不僅吸附金屬離子的效果好,而且經濟效益好。
(3)采用電絮凝-生物吸附聯合工藝處理混合電鍍廢水,能有效地對復雜電鍍廢水進行處理,達到排放標準。
[1]馮彬,張利民.電鍍重金屬廢水治理技術研究現狀及展望[J].江蘇環(huán)境科技,2004,17(3):38-40.
[2]胡厚堂,王海寧.生物吸附法處理水體中的重金屬的現狀與展望[J].新疆環(huán)境保護,2003,25(4):22-25.
[3]湯岳琴,林軍,王建華,等.生物吸附研究進展[J].四川環(huán)境,2001,20(2):12-17.
[4]王保軍,楊惠芳.菌物對重金屬的抗性及解毒作用[J].微生物學通報,1991,18(6):352-355.
[5]儲金宇,史興梅,杜彥生,等.電絮凝法處理電鍍廢水中Crn+,Cu2+,Zn2+的試驗[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