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山,張延龍,紀 楠,徐捷偉
1.吉林省第二地質探礦工程大隊,吉林 吉林市 132013;2.吉林省第二地質調查所,吉林 吉林市 132013
吉林省通化縣新華礦區(qū)多金屬礦勘查工程施工時間是2012 年5 月29 日至2012 年10 月8 日。施工期在本礦區(qū)開動3 臺鉆機,共完成勘查鉆孔10個,完成鉆探工作總量為5 868 m。該礦區(qū)地層復雜,勘察施工難度較大。施工采用的是金剛石繩索取心鉆進工藝,特殊地層配用繩索取心液動沖擊器鉆進,使用高性能低固相沖洗液,并根據(jù)地層情況采取了相應的技術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在該礦區(qū)所采用的的勘察施工技術措施。
該區(qū)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屬中低山區(qū)。海拔500~1 100 m 之間,相對高差在500 m,屬長白山脈之龍崗山脈。區(qū)內有國道302、省道103 和鄉(xiāng)間公路,交通較為方便。氣候屬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3~7 ℃,全年無霜期120~150 天,年平均降水350~1 000 mm,屬鴨綠江水系。
勘查區(qū)中北部大面積出露含磁鐵建造的中新太古界表殼巖組合茨溝巖組、紅透山巖組,并構成基底。西部、南部出露侏羅系小東溝組、果松組、鷹嘴砬子組、果松組。
茨溝巖組、紅透山巖及雪花片麻巖:由變粒巖、斜長角閃巖、角閃條痕狀混合巖,片麻巖、淺粒巖夾“鞍山式磁鐵礦層”。
小東溝組:位于勘查區(qū)北西部。多出露在盆地邊緣,屬盆地早期的紅色類磨拉石建造。由頁巖、紫色粉砂巖、雜色礫巖組成,產植物化石。
果松組:位于勘查區(qū)中部,出露面積較大。下部為多斑安山巖,上部為安山質凝灰熔巖、集塊巖,頂部為流紋巖、流紋質凝灰?guī)r。
鷹嘴砬子組:位于勘查區(qū)西南部。屬含煤碎屑巖系,由礫巖、砂巖、粉砂巖、頁巖及煤系組成。林子頭組:位于勘查區(qū)中部,多不整合覆蓋在茨溝巖組、紅透山巖及雪花片麻巖之上,下部為灰色安山巖、英安巖上部為流紋巖、流紋質角礫熔巖。
要求巖心直徑不能小于Φ46 mm。
(1)礦心及其近礦圍巖(礦體上、下盤各5 m)采取率必須大于85%。如因地層等特殊原因確實不能達到此標準,需經發(fā)包方書面同意,并作為驗收依據(jù)。
(2)回次巖心采取率不小于75%。全孔平均巖心采取率要達到80%以上。
(3)取出的巖礦心,應洗凈后自上而下按次序裝箱,不得顛倒或任意拉長,巖心應按規(guī)定編號,每回次應填放巖心票(包括沒有巖心的回次),巖心箱應進行編號,規(guī)格要符合地質要求。
(1)直孔每100 m彎曲度不大于2°,斜孔每100 m彎曲度不大于3°,可以按孔深累計計算;
(2)方位角偏差不超過勘探網度的1/3~1/4;
(3)直孔每鉆進100 m 測一次頂角,斜孔每鉆進50 m測一次頂角和方位;
(4)終孔測斜地質編錄員應在現(xiàn)場監(jiān)測。
(1)在以清水為沖洗液的鉆孔每班至少要測1~2 次孔內水位,沒下好孔口管的孔段和普通泥漿鉆進的孔段可以不測孔內水位;
(2)每次觀測,應在提鉆后、下鉆前各測量一次,其間隔時間應大于5 min;
(3)鉆進時遇有涌水、漏水、溶洞等現(xiàn)象應及時記錄其孔深。
(1)每鉆進100 m、進出含礦層、終孔后均要進行孔深測量,誤差小于1 ‰者可不修正孔深;
(2)測量要使用經過校正的鋼尺;
(3)見礦與終孔校正,地質編錄員應在現(xiàn)場監(jiān)測。
(1)在現(xiàn)場用鋼筆及時填寫,真實準確;
(2)有交接班班長和機長親筆簽字,不得代簽;
(3)班報表保持整潔,終孔后裝訂成冊。
(1)要有封孔通知書和封孔設計書;
(2)水泥封孔要用325 號以上水泥,水灰比要符合設計要求;
(3)每封完一層要在封孔段頂部位置取水泥漿樣證實;
(4)封孔后必須在孔口中心設立水泥標志樁,并保證其質量;
(5)機長將《鉆孔封孔設計和封孔記錄表》送交項目技術負責。
以上是地質設計要求,本礦區(qū)實際完工的10個鉆孔,完全滿足了上述要求,優(yōu)質孔率達100%。
根據(jù)礦區(qū)的地質要求及施工條件,設備選擇情況如表1:
表1 設備選擇Table 1 Drilling equipment selection table
根據(jù)每個鉆孔的巖層情況,施工中采用Φ110硬質合金鉆頭開孔,穿過土層及風化巖石進入較完整巖層后下入Φ108 套管,然后再采用Φ91 金剛石鉆具鉆進進入完整巖層后下入Φ89 套管,下套管的長度根據(jù)孔內巖層的實際情況而定。最后用Φ75金剛石繩索取心鉆具鉆進至終孔。
由于該礦區(qū)巖層變化較大,巖礦心采取率要求較高,巖礦心直徑要求不小于46 mm,因此采用Φ75 金剛石繩索取心鉆進。根據(jù)巖石的性能選擇金剛石鉆頭胎體硬度HRC35~42,粒度80~120目。
正常鉆進參數(shù)∶鉆壓8~12 kN ;轉速300~800 r/min;泵量60~80 L/min。
由于地層情況不同,鉆進參數(shù)隨之變化,在完整地層鉆進中按照正常參數(shù)控制,在不完整或研磨性較強的巖層中鉆進要適當?shù)母淖冦@進參數(shù)。根據(jù)巖層情況及鉆頭磨損情況和鉆進效率事調整參數(shù)。在鉆頭剛接觸孔底時用低轉速輕壓力鉆進,進尺100~200 mm 后再用高轉速和正常壓力鉆進。
金剛石鉆頭擴孔器排隊使用,先用外徑大內徑小的鉆頭,后用外徑小內徑大的鉆頭。在不進尺的情況下或巖心堵塞時立即提鉆,以防造成巖心采取率降低和其它孔內事故的發(fā)生。
開孔時,根據(jù)每個鉆孔的地層特點選擇不同的開孔方法。
(1)在沖積層、堆積層或松散的砂土層開孔時,使用肋骨鉆頭、刮刀鉆頭并使用普通泥漿作沖洗液,有時也使用普通硬質合金鉆頭干鉆。孔壁坍塌嚴重時,就從孔口灌注稠泥漿或分段投入粘土球,搗實后再鉆進。鉆進預定深度后,及時下入孔口套管。
(2)在礫石層開孔時,用沖擊鉆頭鉆進或在孔口挖坑、灌注水泥后直接鉆進,或先挖掘一定深度,埋入孔口管后再鉆進。鉆進中除用普通泥漿護壁外,還采用跟套管、注入快干水泥等方法,分段護壁、分段鉆進。
(3)在硬巖層開孔時,應先用硬質合金鉆頭鉆進300 mm 深,然后用舊的孕鑲金剛石鉆頭鉆進。
在鉆進不穩(wěn)定地層、遇到溶洞、大裂隙、含水層時,無法采用泥漿護壁時,便及時下入套管,采用下多層套管的方法護壁。
(1)下套管遵守的規(guī)定∶①仔細檢查套管絲扣。套管絲扣應用粘結劑(如松香、瀝青或環(huán)氧樹脂)粘牢、擰接嚴緊。 ②下套管要輕穩(wěn),防止跑管,禁止強墩硬擰。③套管應座在基巖硬盤上,套管底部應用粘土或水泥封固。套管上端亦要嚴密封閉,防止巖粉沉入。④套管外部要涂高粘潤滑油脂,減少起拔時的阻力。
(2)起拔套管遵守的規(guī)定∶①孔內套管數(shù)量較多時,先用起重機起拔松動后,再用升降機提升。②套管起拔困難時,用割管器將套管分段割開,分段起拔。
(1)選擇金剛石鉆頭、擴孔器時按照金剛石的品級,金剛石鉆頭與擴孔器的規(guī)格性能必須符合《DZ2-78 地質巖心鉆探金剛石鉆頭、擴孔器》標準的要求。
(2)根據(jù)巖石的可鉆性、研磨性和完整程度來選擇鉆頭、擴孔器的類型、金剛石粒度、濃度及胎體硬度。
(3)在硬的、堅硬的、可鉆性級別高的和裂隙、破碎的巖石中鉆進時,選用細粒表鑲或細目數(shù)孕鑲的鉆頭、擴孔器。
(4)在中硬的、可鉆性級別低的和均質、完整的巖石中鉆進時,選用粗粒表鑲或粗目數(shù)孕鑲的鉆頭、擴孔器。
(5)在研磨性強的巖石中鉆進時,選用硬胎體的鉆頭、擴孔器。
(6)在研磨性弱的巖石中鉆進時,選用軟胎體的鉆頭、擴孔器。
(1)擴孔器外徑比鉆頭外徑大0.3~0.5 mm,巖層堅硬時應采用下限數(shù)值。
(2)卡簧的自由內徑比鉆頭內徑小0.3~0.4 mm。
(3)鉆進時,按鉆頭和擴張孔器外徑的大小,排好順序輪換使用,即先使用外徑大的,后使用外徑小的;對于鉆頭來說,還應同時考慮先用內徑小的,后用內徑大的。
(4) 新鉆頭到達孔底后,進行“初磨”,即輕壓(為正常鉆壓的1/3 左右)、慢轉(100 n/min 左右)鉆進10 min 左右,然后再采用正常參數(shù)繼續(xù)鉆進。
(5)減壓鉆進倒桿時,先用升降機將孔內鉆具拉緊(不得提離孔底),倒桿后用油缸減壓并在小于正常鉆壓的情況下平穩(wěn)開車。
(6)堅持“五不掃”,即不用金剛石鉆頭掃脫落巖心、不用金剛石鉆頭掃殘留巖心、不用金剛石鉆頭掃掉塊、不用金剛石鉆頭掃探頭石、不用金剛石鉆頭掃孔。做到“三必提”,即遇下鉆受阻輕轉無效、巖心堵塞、鉆速驟降時必須提鉆。
(7) 鉆頭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不得再下入孔內∶①表鑲鉆頭內外徑尺寸較標準尺寸磨耗0.2 mm以上的;孕鑲鉆頭內外徑尺寸較標準尺寸磨耗0.4 mm 以上的;②表鑲鉆頭出刃尺寸超過金剛石顆粒直徑1/3 的;③表鑲鉆頭有少數(shù)金剛石脫落、擠裂或剪碎的;④孕鑲鉆頭出現(xiàn)石墨化現(xiàn)象的;⑤鉆頭出現(xiàn)明顯偏磨的;⑥鉆頭水口和水槽小于標準尺寸的;⑦胎體有明顯裂紋、掉塊、溝槽或嚴重被沖蝕的;⑧鉆頭體變形,絲扣損壞的。
(1)根據(jù)巖石物理機械性質選用金剛石鉆頭和擴孔器。
(2)孔底應保持清潔,當發(fā)現(xiàn)有硬質合金、胎塊、金剛石、金屬塊、脫落巖心及孔壁掉塊時應采用沖、撈、抓、粘、套、磨、吸等方法加以清除。
(3)鉆具通過換徑、探頭石、孔壁掉塊等部位以及在斜孔和干孔中下鉆時,必須放慢下降速度。
(4)換徑后應用錐形鉆頭修整換徑臺階。
(5)地層由硬變軟時應減壓并控制鉆進速度。
(6)鉆進過程中應有專人,定時觀察沖洗液消耗情況。
(7)使用金剛石鉆頭及擴孔器時,要填寫使用卡片,及時記錄每回次的各種有關數(shù)據(jù)及磨耗情況。鉆頭或擴孔器停用后,應及時作出評述,并連同卡片一起交技術部門保存。
本礦區(qū)施工的10 個鉆孔,開孔下套管期間,全部采用普通泥漿鉆進,普通泥漿的配制標準是:
基漿:配制1 m3泥漿加膨潤土150 kg,純堿3 kg,漏斗粘度22~27 s 之間。
待套管下完后采用繩索取心鉆具鉆進時,換成低固相泥漿。
基漿:配制1 m3泥漿,加30~40 kg 粘土,攪拌均勻后,再加入預先泡好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兩水桶約36 kg(干粉1.5~2 kg),攪拌均勻后再加入0.1~0.4%的Na-CMC。
根據(jù)地層的不同泥漿的配制加量也略有不同,正常鉆進時泥漿粘度控制在18~20 s 左右,在漏失層及破碎巖層可適當加大Na-CMC 的含量,使泥漿粘度達到20~25 s 之間。
密度在1.05 g/㎝3以下,固相含量(按體積計)低于4%,巖粉與膨潤土的比值(按質量計)不超過2,動切力(10-5N/mm2)與塑性粘度(mPas)的比值(動塑比)在4.8 以上。
機臺設置三個泥漿沉淀箱,循環(huán)槽不得短于15 m,要在循環(huán)槽內設置紗網擋住雜物。每班至少要清理循環(huán)槽兩次以上,每日清理沉淀箱一次。技術員每天測一次泥漿的性能,并隨時指導機臺配制適合不同地層鉆進用的泥漿。
隨著鉆孔的加深泥漿也在不斷的減少,往水源箱內加漿時一定要加入按配方配好的新泥漿,不得往水源箱內加不符合要求的泥漿或清水,避免因孔內巖粉增多出現(xiàn)埋鉆事故。
(1)教育工作人員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認真做好各工序的質量檢查工作。
(2)安裝時要保證鉆孔中心、鉆機立軸、鉆塔天車中心在一條直線上,并用水平尺測量鉆機安裝的是否周正水平、平穩(wěn)牢固。
(3)不使用曠動的立軸導管,要選擇直的機上鉆桿,開始壓力要小,隨鉆孔的加深,逐漸加長鉆具。
(4)遇有傾斜巖層鉆進時要輕壓慢轉,選用出刃鋒利的鉆頭和長、直、厚鋼度較大的取心鉆具。
(5)發(fā)現(xiàn)巖心堵塞或進尺突變時,不得繼續(xù)鉆進,應提鉆查明取心情況及其突變原因。
(6)在礦層,礦頂?shù)装搴椭匾獦酥緦又校瑧貏e注意巖礦心采取情況是否滿足地質要求,如巖礦心采取率偏低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并采取補救措施,同時控制鉆進參數(shù)和回次進尺的長度。
(7)在取心困難的破碎地層中,使用繩索取心沖擊器進行鉆進,以提高回次進尺長度及巖礦心采取率。
(8)保證沖洗液的質量,選擇相應的鉆進參數(shù)(壓力、轉數(shù)和泵量)適當控制回次進尺的長度和時間。
(9)機臺配齊所需的各種鉆進工具及附屬工具。
(10)退取巖心時要盡量避免人為破碎,并嚴格禁止巖礦心從上到下順序顛倒。
(11)準確掌握封閉孔深及隔離位置,選用有一定強度的架橋材料,并將其牢靠的固定在隔離孔段位置。
(12)使用泥漿做沖洗液的鉆孔,應根據(jù)情況自下而上的清洗封閉段孔壁的泥皮后在進行封孔。
(13)用水泥封孔采用泵注法,將水泥攪拌均勻,水灰比控制在0.5 左右。鉆孔封閉結束后再起拔套管。
(1)根據(jù)各礦區(qū)地質條件、巖礦層的物理機械性質和技術因素,正確地選擇取心方法和工具。
(2)各類專用取心工具必須妥善保管,使用前要認真檢查,每次用后要清洗檢查、注潤滑油。
(3)在取心困難的礦層中鉆進時,應限制轉速、壓力和泵量,適當控制回次進尺長度和時間。
(4)鉆進時回次進尺不得超過巖心管長度。
(5)在礦層、礦層頂?shù)装搴椭匾獦酥緦又?,巖、礦心沒有采取上來時,須專程撈取,不應繼續(xù)鉆進,必需鉆時每回次不得超過0.5 m。撈取巖、礦心時應盡量采用噴反、無泵或鋼絲鉆頭等有效方法。
通過該礦區(qū)的勘察鉆探施工體會到,在復雜地層進行鉆探施工,必須根據(jù)地層情況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靈活運用現(xiàn)有的鉆探施工工藝,選擇合理的鉆進方法,配備能力較強的施工設備及機具,使用適應該地層的鉆進沖洗液??傊?,只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認真抓好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中的細節(jié),嚴格執(zhí)行國家頒布的地質巖心鉆探規(guī)程,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復雜地層,都能得到解決。
[1] DZ/T 0227—2010,地質巖心鉆探規(guī)程[S].
[2] 王 生.鉆探工藝與設備[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