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維宇,周 維,吳照柏,但新球,馮 銀
(1.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長沙 410004; 2.國家林業(yè)局中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設計院,長沙 410014; 3.株洲縣市政園林綠化管理處 湖南 株洲 412000)
城市森林健康經營措施規(guī)劃探討
但維宇1,周 維1,吳照柏2,但新球2,馮 銀3
(1.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長沙 410004; 2.國家林業(yè)局中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設計院,長沙 410014; 3.株洲縣市政園林綠化管理處 湖南 株洲 412000)
城市森林健康包括生態(tài)健康、經濟健康與文化健康,本質是要體現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平衡、價值與市場意義,同時也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價值取向。結合以往的森林城市建設規(guī)劃實踐,分別從生態(tài)健康、經濟健康與文化健康角度提出了森林改造、林分質量提質、高效立體林業(yè)經營、生態(tài)采伐和森林文化建設五個方面的城市森林健康經營措施,旨在為城市森林健康規(guī)劃提供參考。
城市森林;森林健康;森林健康經營;規(guī)劃設計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態(tài)系統能夠維持其多樣性和穩(wěn)定性,同時又能持續(xù)滿足人類對森林的自然、社會和經濟需求的一種狀態(tài),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途徑。通過對森林的經營管理,按照自然的進程,維護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生物多樣性、對災害性破壞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減少因火災、病蟲害及環(huán)境污染、人為過度采伐利用、自然災害等因素引起的損失[1-3]。
目前,國內外關于森林健康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對森林健康的理論思考、病蟲害可持續(xù)控制[4-5],以及中國與美國在北京、貴州等地方的實踐。也有部分學者就健康森林的營造與培育進行了探索。
作者在進行城市森林建設研究與指導國家森林城市創(chuàng)建時引入森林健康的理論[6]。
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健康是城市森林建設的目標。結構完整、功能完善、并與周邊其它生態(tài)系統協調的健康森林生態(tài)系統是城市森林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城市森林建設中的技術難點。
城市森林健康包括生態(tài)健康、經濟健康與文化健康[7]。
城市森林生態(tài)健康的本質是要體現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平衡。具體要求為近自然性、鄉(xiāng)土性、地帶性、生態(tài)系統平衡性、系統內動植物的和諧性和生物多樣性。
城市森林經濟健康包括商業(yè)碳匯能力與生物量、木質與非木質產品有益性、有用性、商品價值與市場意義、游憩與景觀使用價值和森林的居住環(huán)境與房地價的影響力。
城市森林健康不但要體現一般森林健康的特征,同時,要能夠體現地域城市文化、市民的文化與審美需求,即森林的文化健康。城市森林的審美與文化健康較其他區(qū)域的森林更為重要。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只有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價值取向的森林,才是審美與文化健康的森林。其中包括城市特色與文化的象征性、城市居民的精神寄托,城市森林必須是廣大平民所共享的資源、絕大部分城市森林能夠為廣大居民所免費共享,城市森林的所有生物得到尊重,沒有大量修剪、獵捕等。
森林改造措施主要通過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林分的健康水平,使其形成穩(wěn)定的健康林分。我們在進行新余市、平頂山、吉安市、泰和縣的城市森林建設規(guī)劃時,就南方常見的馬尾松純林、國外松純林和闊葉林純林、楊樹人工林等設計了生態(tài)健康改造措施。下面以平頂山市不同的楊樹人工林的健康改造措施為例,探討人工林的主要健康改造措施。
1)通道型人工楊樹林帶健康改造
通過在外圍補植柳樹、女貞、合歡、國槐、榆樹等鄉(xiāng)土樹種,內側各帶進行疏伐與補植 ,形成異齡的楊樹林帶。
2)退耕還林工程人工楊樹片林健康改造
主要通過兩種方式改造:① 面積大的片林,外圍補植地方鄉(xiāng)土喬木樹種。內側各帶進行疏伐,形成異齡的楊樹林帶;② 小塊狀的進行更新改造,綜合疏伐,補植一些常綠、硬闊類的鄉(xiāng)土喬木樹種,形成異齡的混交林。
3)河道洪泛地人工楊樹片林、林帶健康改造
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改造:① 結合地形情況,小地塊補植柳樹、烏桕等闊葉樹種;② 小地塊疏伐,結合地形,小水坑恢復濕地植被,營造成為水禽棲息地,豐富生物多樣性;③ 綜合疏伐,點狀、株狀地補植色葉、漿果樹種,招引鳥類,恢復林下植被,提高林分的景觀效果。
4)圍村鎮(zhèn)人工楊樹林帶(點)健康改造
通過擇伐,保留30%的高大楊樹,補植30%的鄉(xiāng)土喬木樹種,如國槐、合歡、女貞、香椿、榆樹等,再補植30%的核桃、石榴、梨、桃等果樹品種,最后種植10%的觀賞花木,如紫薇、木槿等。這樣就形成了“春有花可觀,夏有蔭可用,秋有果可食,冬有景可觀”的鄉(xiāng)村森林風光,提高這些森林的生態(tài)與文化健康水平。
5)公園與游憩休閑的人工楊樹片林健康改造
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改造:①綜合疏伐,保留大徑階楊樹,適當控制密度;②小地塊補植觀賞性強的鄉(xiāng)土樹種,如合歡、大葉女貞等;③疏伐,株行狀補植色葉樹種,如銀杏、烏桕、無患子、欒樹、紫葉李等;④疏伐,補植常綠樹種,如雪松、荷花玉蘭、大葉女貞等;⑤小塊狀疏伐,形成大小不等的林中空地,作為游客的林中活動空間。提高林分的審美質量。
林分質量提質措施包括了營建具有地帶性植物群落組成、喬、灌、草、花、果的有機結合,突出城市自然和人文的和諧統一的復合式城市森林;增加森林結構的自然度和多元化。林分質量提質措施主要如下。
1)補植
通過補植與林分主要樹種不同的樹種,以形成各種類型的混交林,以提高林分的生態(tài)與經濟健康水平。
2)林分結構調整
林分結構與森林健康密切相關。一般而言,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森林健康狀態(tài)優(yōu)于樹種單一的森林,林齡結構均衡的林分健康狀態(tài)優(yōu)于林齡結構失調的森林。
健康森林林分結構優(yōu)化措施主要是通過對現有低效林分,進行塊狀、帶狀、片狀等撫育和擇伐、更新等措施,促使林分形成多樹種的復層異齡的混交林,有利于增強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和抗逆性。
3)封育
對于林分密度過小、生產不穩(wěn)定、或者林下植被稀少的幼齡林進行封育保護。
封育措施主要包括:① 人工促進。通過采取塊狀、帶狀除草以承接種子入土、除雜扶苗以促進現有幼樹幼苗生長;適當補植、補造一些鄉(xiāng)土闊葉樹種,增加林分的物種多樣性。② 封禁育林。劃為封禁管護區(qū),杜絕人為干擾破壞。
發(fā)達的林業(yè)產業(yè)體系也是城市森林建設的重要內容,而提高林地單位面積的產出,增加林地單位面積的收入,是發(fā)達林業(yè)產業(yè)體系建設的重要目標和舉措。因此,健康高效立體林業(yè)經營措施和技術是提高森林經濟健康的重要途徑。
健康高效立體林業(yè)經營主要措施有:①設計林—農、林—禽畜等復合經營和林×茶、林×藥、林×果、林×苗等高效立體經營模式;② 推廣經濟林的生態(tài)栽培模式。
生態(tài)采伐就是在實施森林采伐作業(yè)設計時,應用生態(tài)學的原理考慮每一項技術措施,以保證森林健康。在林分水平上考慮林木及其產量、樹種、樹種組成和搭配、樹木徑級、生物多樣性的最佳組合;在景觀水平上考慮原生植被和頂級群落,進行景觀規(guī)劃設計,實現不同的森林景觀類型的合理配置。同時,還要考慮采伐后的林地對人感觀的影響,即美觀的效果等。
生態(tài)采伐的主要技術要點是:① 一般不使用皆伐,提倡擇伐或撫育采伐、更新采伐,采伐強度不應超過20%。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對一些有生態(tài)價值的活立木和枯立木(如有鳥巢和猛禽棲息的林木)應予以保留。② 采用鋸斧并用法、加楔法、留弦法等以控制樹倒方向,減少對保留木和幼苗的傷害及對林地植被造成破壞。③ 采取以畜力和人力集材為主,且最好在冬季進行,以有利于森林資源的恢復、生長和培育。④ 盡量回收可用材,采取散鋪或堆鋪的方式清理枝椏,禁止采用火燒清理。
要體現城市森林文化健康的措施,在我們的規(guī)劃實踐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① 城市與郊區(qū)園林喬木化,讓森林走進城市;② 采用群叢式進行城市與郊區(qū)綠化;③ 廣泛采用鄉(xiāng)土樹種;④ 在城市與郊區(qū)綠化時注重不同植物對于人類健康的作用,發(fā)展保健森林;⑤ 廣泛地使用當地的市樹市花;⑥ 補植能夠讓動物棲息(包括取食)的樹木,或者營造良好的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⑦ 大力發(fā)展各類紀念林;⑧ 注重森林的季相變化,發(fā)展彩色森林。
城市森林健康包括生態(tài)健康、經濟健康與文化健康。城市森林生態(tài)健康的本質是要體現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平衡,同時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價值取向。
目前,城市森林與園林的自然度不高、人工林中的鄉(xiāng)土樹種使用不普遍、地帶性植被不明顯、系統內的生物多樣性不高是影響生態(tài)健康的重要原因。
部分生物量不高,森林的碳匯能力有限;森林的非木質產品、游憩與景觀使用價值沒有得到開發(fā)利用是影響經濟健康的主要問題
城市森林不能夠完全體現地方特色與文化;市樹與市花應用不普及,森林中的生物沒有完全受到尊嚴是審美與文化健康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各種改造措施,尤其是對喬木造林密度過大,土壤水肥供應嚴重不足的人工林的改造,在保護原生植被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措施,可以使其形成穩(wěn)定的林分。
通過補植、林分結構調整、封育保護等林分質量提質措施可以增加森林結構的自然度和多元化,提高林分質量。
發(fā)達的林業(yè)產業(yè)體系也是城市森林建設的重要內容,而提高林地單位面積的產出,增加林地單位面積的收入,是發(fā)達林業(yè)產業(yè)體系建設的重要目標和舉措。因此,充分運用生態(tài)學、生態(tài)經濟學等原理,通過混作或林下種養(yǎng)殖、在時間、空間和立地上科學配置林分,推廣經濟林的生態(tài)栽培模式是健康高效立體林業(yè)經營的主要措施,也是提高森林經濟健康的重要途徑。
生態(tài)采伐由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注意了保留一定的枯立木、倒木和枯枝落葉等以滿足動物覓食和求偶等活動的需要,盡量減少了森林采伐對生物多樣性、野生動植物生境、生態(tài)脆弱區(qū)、森林流域水量與水質、林地土壤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從總體上不會造成對生態(tài)系統和森林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生態(tài)采伐也是森林健康培育的重要方式與途徑。
在城市森林建設中融入森林文化元素,使城市森林能夠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價值取向,使之成為城市特色與文化的象征、城市居民的精神寄托是城市森林文化健康的關鍵。
[1] 王瑩,臧貴君.森林保護領域的前沿理念——森林健康[J].中國林副特產, 2005(2):67-68.
[2] 趙良平.森林生態(tài)系統健康理論的形成與實踐[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1-7.
[3] 陽彬,王熙錢,歐陽勛志.森林健康的概念、特征及其影響因素探析[J].江西林業(yè)科技,2007(6):26-29.
[4] 蔡元才,陳阿麗,畢克德.樹立森林健康理念實現病蟲害可持續(xù)控制[J].中國森林病蟲. 2004, 23(4):42-44.
[5] 趙良平,葉建仁,等.森林健康理論與病蟲害可持續(xù)控制——對美國林業(yè)考察與思考[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2,26(1):5-9.
[6] 但新球, 但維宇.森林城市建設——理論、實踐與關鍵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1.
[7] 馮銀,但維宇,張合平,等.城市森林健康:定義、內涵與特征[J].中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12,31(1):57-60.
DiscussiononPlanningofUrbanForestHealthManagementMeasures
DAN Weiyu1,ZHOU Wei1,WU Zhaobai2,DAN Xinqiu2,FENG Yin3
(1.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Hunan,China; 2.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Changsha 410014,Hunan,China; 3.Zhuzhou Urban Utilities and Landscaping Bureau,Zhuzhou 412000,Hunan,China)
The urban forest health, including the ecological health,economical health and cultural health,its essence is to reflect the balance,value and market significance of forest ecosystem,and Also,the urban forest health should be in line with most people's aesthetic taste and 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forest urban planning practices,from the categories of ecological health, economical health and cultural health,the author proposed measures of the urban forest health management such as:forest quality and quality improving, efficient three-dimensional forestry management,eco-logging and forest culture construction.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urban forest health planning.
urban forest;healthy forest;forest health management;planning and design
2013-01-15
2013-04-02
但維宇(1988-),男,湖南長沙人,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研究生 研究方向:城市景觀生態(tài) 森林與濕地生態(tài)文化與景觀設計。
F316.23
B
1003-6075(2013)02-00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