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春
(吉林省中醫(yī)藥科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淺談白茅根在肺脹疾病中的應用
回 春
(吉林省中醫(yī)藥科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肺脹疾病難治的原因,白茅根所起到的作用。
肺脹;白茅根;治水
肺脹相當于現代醫(yī)學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該病的發(fā)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發(fā)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病死率較高,居全球第四位[1]。是中醫(yī)肺系疾病的難治之癥,近賢認為其難治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該病的形成時間長,固痰死血沉積肺間,加之其他致病因素共同存在,在治療時瞻前顧后,顧此失彼,糾正標證的同時無法兼顧本虛,所以短期療效尚可,長期療效較差,無論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經常出現反復住院的狀態(tài)[2]。筆者在治療上發(fā)現,標證時,以治水為法,將白茅根這一中藥應用其中,收到了一定的療效。
白茅根,色白,與肺同,《神農本草經》言其功效:“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痹敿毞治鲆幌掳酌└?,除瘀血、血閉寒熱,說明可化肺中死血,療寒熱,利小便,說明可以調節(jié)水道,增加心、肺功能,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3],更說明其攻邪固本,虛實均兼,在肺脹病中,水為關鍵,這一味藥物治水而無傷正,所以在臨床中各個證型,我們都可以嘗試應用。從《傷寒論》中看治水,辛溫解表為水從肌膚而散,苦寒直折為水從胃腸而消,酸甘收澀為納水歸臟,都可理解為一種調整津液的方法,為什么反反復復的說了這么多津液的問題?因為肺脹的標其實就是津液為病,這是筆者自身的理解,至于固痰死血沉積肺間的根本病機,非一朝一夕可為,乃是后話緩圖。中醫(yī)的生命在療效,對個人技術要求極高,在肺病這一領域工作的這些年中,白茅根這味藥物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銜接作用,他使用安全,功效亦佳。
從病機上分析,肺脹治法多,因其嬌臟,必不能過,白茅根藥效平和,所以在治療上配伍其他攻邪之品,即增療效,又固本質,在臨床處方中,很多時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應用宣肺之劑化寒飲,將其加入其中,可有上下分消的作用,又可兼顧中焦脾胃,不使腎臟干涸,用滲透之劑排飲,可增強排飲之力,又可補中益氣,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肺脹病用藥的一個難處 。
患者男性,68歲。初診(2010年6月18日):該患間斷咳嗽40年,喘促30年,加重1天。癥見:喘促氣短,動則尤甚,咳嗽,咳痰,色白,質粘,量多,不易咳出,胸部膨滿,乏力倦怠,畏寒,飲食、睡眠差,小便淋漓不盡,大便正常。舌質紅、隱青,苔白厚膩,舌底脈絡迂曲,脈沉滑略數。相關檢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10.66×109/L,中性細胞比率90.21%,淋巴細胞比率6.22%;尿常規(guī):尿蛋白+2,膽紅素+2;C-反應蛋白:22.10mg/L;胸部正側位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心彩:左室后壁略增厚,室壁節(jié)段性運動障礙,左室舒張功能減退;消化系彩超回報:肝位置下移,肝區(qū)光點粗、脾大,膽囊壁欠光滑。心電圖:肺性P波,STII、III、avF,下移0.05mV,順鐘向轉位。西醫(yī)方面,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診斷都明確,屬重癥。中醫(yī)方面,處方以小青龍加石膏湯加減,溫肺化飲,宣散郁熱,該病的治療有2個難點,第一應用小青龍湯宣散,卻消耗腎氣,第二,納氣固本又恐邪氣入里,換一種思路,該患標在水飲,使其從肺而宣,恐肺氣難支,津液不下,腎氣損耗,又以溫腎支肺之法,使水飲運化,卻恐水液聚肺,更使肺氣壅滯,宣肅失常,治療頗棘手,在實際經驗中,將白茅根加入其中,一可化飲利小便,二可補中益氣,三可活血化瘀,治其標而又固其本,收到一定療效。處方:麻黃10g,桂枝10g,炙甘草10g,清半夏10g,干姜10g,細辛5g,生石膏30g,葶藶子15g,白茅根50g,上藥先煎麻黃15分鐘,納諸藥取汁300mL,150mL日2次早晚分服。服5劑。藥后,患者喘促氣短,咳嗽癥狀明顯減輕,痰液減少,可平臥,畏寒減輕,小便淋漓,查其舌質紅,隱青,苔白膩,舌底脈絡迂曲,脈沉滑無明顯變化,患者癥狀減輕,寒飲明顯減輕,但舌質紅不變,活動后依然喘促,化熱未清,繼以溫肺化飲,清熱平喘為法治療,調整處方,減去溫化之藥,增加清熱之藥,處方:炙麻黃5g,桂枝10g,炙甘草10g,清半夏10g,干姜10g,生石膏30g,葶藶子15g,白茅根50g,川芎10g,前胡10g,上藥水煎取汁300mL,150mL日2次早晚分服。服5劑。三診(6月30日);服藥后,患者喘促氣短基本消失,可自行走路,從事一些日?;顒?,咳嗽癥狀基本消失,咳少量白痰,可平臥,畏寒已不明顯,小便淋漓癥狀略有改善,復查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尿蛋白+1,舌質淡紅,隱青,苔白膩,舌底脈絡迂曲,脈沉弦,患者熱勢減輕,寒飲痰瘀的本質逐漸出現,調整處方,減去前方清熱之藥,加強健脾化痰力度,以健脾化痰,補益脾肺為法,擬苓桂術甘湯加減,處方:茯苓30g,桂枝10g,白術15g,炙甘草10g,大棗10g,清半夏10g,生石膏20g,白茅根30g,上藥水煎取汁300mL,150mL日2次早晚分服。服5劑。四診(7月5日):患者服完上方,諸癥明顯好轉,尤以食欲大增,小便正常,繼以苓桂術甘湯加減善后。處方:茯苓30g,桂枝10g,白術15g,炙甘草10g,大棗10g,清半夏10g,生石膏20g,白茅根30g,炙麻黃5g,川芎10g,當歸10g,上藥水煎取汁300mL,150mL日2次早晚分服。上藥水煎取汁300mL,150mL日2次早晚分服。服10劑?;丶易苑?/p>
我們在臨床中經常遇到左右為難,攻補難施的局面,這里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發(fā)現,既不能挽救那么多重癥肺脹患者的生命,也不能從新建立一個新的治療體系,唯望對同仁有所啟發(fā)。
不得不說的是,筆者沒有親自觀察過白茅根的生長過程及環(huán)境,少了一份對中藥最重要的理解,僅寄藥物使用于臨床實踐中,希望以后能在生活中逐漸豐實。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78.
[2] 回春.王玉老師補肺納腎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經驗總結[J].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1,18(24)∶8.
[3] 雷載權.中藥學[M].6版.上?!蒙虾?萍汲霭嫔?2001∶231.
R282
B
1671-8194(2013)13-0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