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華
(河北省張家口懷來縣農牧局畜牧水產辦公室,張家口 075400)
淺談奶牛乳腺炎常見類型及治療
楊慶華
(河北省張家口懷來縣農牧局畜牧水產辦公室,張家口 075400)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常見病,發(fā)病率高,嚴重危害了奶牛業(yè)的發(fā)展。乳腺炎可使乳的品質下降,產奶量降低,治療和管理成本增加,同時,還造成獸藥殘留,危及人類健康和環(huán)境安全。
引起奶牛乳腺炎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霉菌、病毒和支原體等,共有130多種,較常見的有20多種。微生物的感染因地區(qū)不同而異。其中,以葡萄球菌、鏈球菌和大腸桿菌為主,這3種細菌引起的乳腺炎占發(fā)病率的90%以上。但各地病原感染情況不盡相同,因地理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飼養(yǎng)方式不同而有差異。
奶牛乳腺炎具有一定的遺傳性,發(fā)病率較高的奶牛,其后代往往也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乳房的結構和形態(tài)對乳腺炎發(fā)生有很大影響,漏斗形的乳頭(傾斜度大的乳頭)比圓柱形乳頭(傾斜度小的乳頭)容易感染病原微生物。
牛舍、擠奶場所和擠奶用具衛(wèi)生消毒不嚴格,違反操作規(guī)程擠奶;其他繼發(fā)感染性疾病未及時治療;對已到干乳期的奶牛不能及時、科學的進行干乳;未及時淘汰久治不愈患慢性臨診型乳腺炎的病牛等,都是引發(fā)乳腺炎的常見病因。
乳腺炎的發(fā)生率隨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變化。高溫、高濕季節(jié),奶牛處于熱應激狀態(tài),食欲減退、機體抵抗力降低,常常導致乳腺炎發(fā)生。牛舍通風不良、不整潔、運動場低洼不平,糞尿蓄積,牛體不潔,常常導致環(huán)境性病原菌在牛體表繁殖,從而引起乳腺炎。
隨奶牛年齡增長、胎次、泌乳期的增加,奶牛體質減弱,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乳腺炎發(fā)病率;結核病、布魯氏菌病、胎衣不下、子宮炎等多種疾病,在不同程度上繼發(fā)乳腺炎;應用激素治療生殖系統(tǒng)疾病而引起激素失衡,也是本病的誘因。
乳腺和乳汁通常無肉眼可見的變化,必須采用特殊的理化方法才可檢出。大約90%的奶牛乳腺炎為隱性乳腺炎。
乳腺和乳汁有肉眼可見的臨診變化,發(fā)病率為2%~5%。根據臨診病變程度,可分為輕度臨診型、重度臨診型和急性全身性乳腺炎。
慢性乳腺炎通常是由于急性乳腺炎沒有及時處理或由于持續(xù)感染,而使乳腺組織處于持續(xù)性發(fā)炎的狀態(tài)。一般局部臨診癥狀可能不明顯,全身也無異常,但奶產量下降。反復發(fā)作可導致乳腺組織纖維化,乳房萎縮。這類乳腺炎治療價值不大,病牛可能成為牛群中一種持續(xù)的感染源,應視情況及時淘汰。
臨診型乳腺炎病例根據其乳汁、乳腺組織和出現的全身反應,即可做出診斷。
(1)選用窄譜抗生素;(2)不長期反復使用1種或2種抗生素,避免形成耐藥菌株,造成牛群和人體的進一步感染;(3)用最小劑量的藥物達到治療效果;(4)所用藥物對乳房不能有刺激性,以免加重局部炎癥;(5)治療期間乳汁應遺棄,避免食用劣質乳汁和乳汁中殘留藥物進入人體,棄乳期的長短決定于治療效果和藥物的半衰期。
常用藥物是抗生素和抗菌消炎的化學藥物。大環(huán)內酯類(紅霉素、替米考星)、三甲氧芐二氨嘧啶、四環(huán)素和氟喹諾酮類藥物相對較易達到乳腺組織;而磺胺類藥物、青霉素類、氨基糖苷類和第1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全身給藥時較難達到乳腺組織。乳房內給藥或乳腺深部組織注射,有助于局部達到有效藥物濃度。
乳腺炎治療的特殊藥物,主要指一些激素和酶類,包括地塞米松、阿司匹林、安乃近、保泰松等非類固醇類藥物。
建立健全各生產階段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制度,尤其加強產前、產后管理。發(fā)現病牛及時隔離治療,對于體質差和無價值的奶牛,應及時淘汰,并對場地徹底消毒。
手工擠奶時,一是要求擠奶人員技術熟練,二是保持牛體和環(huán)境衛(wèi)生。每頭牛用專用的消毒毛巾或紙巾(一牛一巾),先擠健康牛的奶,后擠乳腺炎患牛的奶。臨診型乳腺炎奶牛的奶一定要擠入專用的容器內,集中處理,以免交叉感染其他健康奶牛。
機器擠奶時,必須嚴格遵守擠奶操作規(guī)程。擠奶前要嚴格做好擠奶機的管道、乳杯及其內鞘的清洗消毒。擠奶時,真空壓力不能過高,避免過分擠壓乳房,不能過快抽奶和隨意延長擠奶時間,每次擠乳一定要擠凈。
常用的浸漬液體有0.1%~1%的碘消靈、4%次氯酸鈉、0.2%~0.55%洗必泰、0.5%季銨鹽等。藥浴時間30 s,然后用單獨的消毒毛巾或紙巾將乳頭擦干。
奶牛干奶時間一般為2個月左右。干奶方法:(1)逐漸干奶法,在干奶期前2周左右逐漸減少擠奶次數;(2)快速干奶法,就是一次性擠盡停乳奶牛乳房中的乳汁。進入干奶期后由于乳房中可能還有殘奶,又取消了每天的乳頭藥浴,因此,受病菌侵襲的機會增大。若發(fā)現停乳后奶牛乳房出現紅腫、脹痛等異常情況,要立即進行處理。干奶期的治療效果比泌乳期高。干奶期的預防,主要是向乳房內注入有效期可達4~8周的長效抗菌藥物,不僅能有效地治療泌乳期間遺留下的感染,而且還可預防干乳期間新的感染。多選擇青霉素100萬IU,鏈霉素100萬IU,單硬脂酸鋁3 g,醫(yī)用花生油80臺ml混合油膏或乳炎消等抗生素制劑。
[1] 孫凌志,陳慶勛,李凱,等.奶牛乳腺炎常見類型及治療[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07,(6):10.
[2] 劉景奎,吳艷杰.奶牛乳腺炎的發(fā)生原因與治療[J].養(yǎng)殖技術顧問,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