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萍,劉康康
空心板簡支梁的橋面鋪裝除直接承受車輛荷載的碾壓、沖擊之外,還承擔著將車輛荷載向各個板梁傳遞分配的功能,同時對整個橋梁結構起著防水、防曬、防侵蝕等防護作用。橋面鋪裝的病害直接影響到橋梁的外觀、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橋梁橋面鋪裝病害有多種類型,本文將以工程實例對各種病害的形式、成因及防治措施進行說明和論述。
對橋面鋪裝病害的成因和尋求有效的處治方法,一直是工程建設者和公路養(yǎng)護技術人員長期努力解決的難題。特別是一些中小跨徑橋梁,其主要結構形式為混凝土簡支空心板梁結構,在重荷載、高流量和長時間的作用下,橋面鋪裝層逐漸產生各種病害,如起皮、松散、剝落、破碎等,嚴重影響了行車安全和舒適度及橋梁的使用壽命。現(xiàn)就此類公路橋面鋪裝病害成因及維修加固方法進行探討。
圖1 橋面坑洞實景
橋面坑洞及沉陷主要原因是橋面鋪裝厚度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因素導致:設計預應力梁起拱高度對橋面厚度的影響;空心板梁在預制過程中梁高控制的誤差,空心板偏高,則相應的部位橋面鋪裝層厚度減??;橡膠支座標高控制誤差,板梁頂偏高,則相應的橋面厚度減小。
施工單位為成型方便,加大混凝土的坍落度,隨之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大,造成混凝土的干縮性增大,強度降低,導致混凝土表面開裂。在橋面鋪裝施工前,梁頂面的污物未清除干凈;在預制空心板時,空心板頂面拉毛深度不足,導致橋面鋪裝層與空心板頂面粘結不牢固。
圖2 板梁頂板厚度過薄實景
造成空心板頂板厚度過薄的原因主要是:空心板梁預制時采用橡膠膠囊作為成孔工具,其重量相對較輕,且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快捷,適合混凝土施工連續(xù)性的要求,但橡膠膠囊的最大的缺點就是重量及剛度不足,為了抵抗混凝土澆搗過程中的浮力,就必須間一定距離設置定位鋼筋,限制氣囊上浮,保證頂板的厚度。氣囊作為芯模板(或內模板)充氣后表面要向外擴張,使原先制作的平面變成凸面,如果氣囊的制作工藝再差一點,比如膠囊壁內的胎網(wǎng)線(或胎網(wǎng)布)分布不均勻,或氣囊經過多次使用,不及時清理、保養(yǎng),氣囊壁破損修補,橡膠厚度不勻,都可造成膠囊充氣后局部鼓包;另外,部分梁廠在板梁制作過程中疏于管理,對定位鋼筋的設置控制不嚴,定位鋼筋間距過大,氣囊在混凝土向上的浮力作用下,上浮位移較大,都將導致預制梁厚度不均勻和頂板局部厚度不足之缺陷。
膠囊上浮后,空心板頂板厚度減小,底板厚度增加,使得主要靠混凝土承壓的空心板受壓區(qū)混凝土截面減小,而主要靠鋼筋(或鋼束)來承擔拉力的受拉區(qū)無效自重增大。構件由于受壓截面減小而使得中性軸向受拉區(qū)移動,當荷載增加時,受拉區(qū)鋼筋未達到屈服強度,受壓區(qū)混凝土邊緣即進入極限壓應變狀態(tài),使混凝土壓碎,嚴重影響到空心板梁的整體承載能力,危及車輛通行安全。
圖3 橋梁縱向裂縫實景
橋面鋪裝縱向裂縫的成因主要從設計和施工兩方面進行分析。預制拼裝的空心板梁橋通過橋面混凝土鋪裝層、鉸縫混凝土和鉸縫鋼筋將空心板梁連為整體共同受力。設計時認為鉸縫只傳遞剪力,不承受彎矩,然而實際上空心板梁在主要承受縱向彎矩的同時,還要承受一定的橫向彎矩。這一橫向彎矩主要靠鉸縫頂面的混凝土鋪裝層來承擔,設計時未針對此力進行鋪裝設計?;炷龄佈b層厚度小時,配筋較少的情況下(鋼筋處于鋪裝層中部時,接近中心軸位置,對抗彎不起作用),縱向裂縫的出現(xiàn)不可避免。小跨徑板梁由于梁高較矮,梁的抗扭剛度較小,在重車通過時將產生較大的扭轉變形,產生較大的橫向彎矩,因此更容易出現(xiàn)鉸縫損壞及橋面鋪裝縱向裂縫。
施工過程中如果存在質量問題,對橋面縱向裂縫的出現(xiàn)更是雪上加霜。施工中常出現(xiàn)鋪裝層厚薄不均勻(有時為了調坡,常常會犧牲混凝土鋪裝層的厚度),橋面鋼筋網(wǎng)未按設計要求布設,鋼筋網(wǎng)緊貼橋面,削弱了鋼筋網(wǎng)的分布筋作用和承受荷載的能力;預留鉸縫鋼筋過短,錨固長度不足,澆注橋面混凝土前鉸縫鋼筋與板頂面緊貼,導致鉸縫鋼筋和混凝土的粘結力下降,在較大的梁問剪力作用下容易拉脫。
橋面連續(xù)縫處出現(xiàn)橫向裂縫,部分裂縫橫向貫通,該病害產生的原因是:橋面連續(xù)處橋梁承受負彎矩,鋼筋混凝土結構本就為帶裂縫工作結構,在大車流量及重載交通的作用下,橋面連續(xù)縫處較易出現(xiàn)橫向裂縫。
圖4 橋面連續(xù)縫損壞實景
對某橋梁空心板梁頂板厚度過薄的板梁進行承載能力檢算,結果如表1所列。
表1 空心板梁(10 m板梁,頂板厚1.5 cm)承載能力檢算表
根據(jù)上述計算結果,表明現(xiàn)狀板梁已不能滿足汽車-20級,掛車-100設計荷載要求,必須對其進行維修加固。
2.1.1 確定空心板頂板厚度
對該橋梁橋面鋪裝破損嚴重處,采用鉆孔方式確定既有橋梁橋面鋪裝和空心板頂板厚度,即對板梁的1/4跨位置進行鉆孔,以明確既有橋梁空心板頂板的厚度。
計算結果表明,當10 m空心板頂板厚度為4 cm及20 m空心板頂板厚度為8 cm時,板梁承載能力能夠滿足汽車-20級,掛車-100設計荷載要求(見表2)。
表2 空心板梁承載能力計算表
因此,對10 m空心板頂板厚度小于4 cm及20 m空心板頂板厚度小于8 cm的,需對頂板進行維修加固;對10 m空心板頂板厚度大于等于4 cm及20 m空心板頂板,厚度大于等于8 cm的,可直接利用。
2.1.2 空心板頂板厚度過薄維修加固(見圖5)
圖5 空心板頂板厚度過薄維修設計圖
支模現(xiàn)澆8 cm(10 m空心板)或12 cm(20 m空心板)C40鋼纖維混凝土頂板:
鑿除空心板至既有板梁頂面以下8 cm(10 m空心板)或12 cm(20 m空心板),清理板梁空腔中混凝土碎塊,在板梁腹板中植入Φ10@150 mm鋼筋(植入筋需包裹住橋面鋪裝鋼筋并與之焊接),并水平放置Φ12@150 mm頂板鋼筋網(wǎng),然后支?,F(xiàn)澆8 cm(10 m空心板)或12 cm(20 m空心板)厚的C40鋼纖維混凝土頂板,鋼纖維含量50 kg/m3。頂板混凝土需與橋面鋪裝混凝土一同澆筑。
橋面拆除重建結構層為:8 cmC40鋼纖維混凝土橋面鋪裝+1 mm道橋用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層+4 cmAC-13C(SBS改性)瀝青面層。
澆筑防水混凝土前,須將結合面鑿毛,并將結合面沖刷干凈,然后再澆筑防水混凝土?;炷敛捎肅40防水混凝土進行鋪裝,采用泵送混凝土,其技術指標滿足泵送要求。聚丙烯腈纖維對攪拌設備和施工工藝沒有特殊要求。根據(jù)纖維的摻加量,加入備好的砂、石、水泥,一并在攪拌機中先干拌30 s,再加水濕拌1 min即可。加入纖維后的混凝土施工和養(yǎng)護,與不加纖維的混凝土相同。加入纖維后,混凝土的粘結性增強,塌落度稍有下降,建議調整外加劑用量,絕不可通過加大用水量進行調整。在施工較大橋面時,需設置導流槽,從混凝土泵車經導流槽直接輸送到橋面上。經人工整平后用進口振搗梁進行振搗及平整。
(1)植筋維修板梁破壞的鉸縫:
對鉸縫破壞嚴重的部分橋梁采取植入鋼筋重新設置鉸縫構造,即在板梁間相鄰腹板中植入Φ10@150 mm鉸縫鋼筋,以保證板梁橫向分布能夠發(fā)揮作用。鉸縫植筋包裹住橋面鋪裝鋼筋后,與橋面鋪裝鋼筋焊接在一起。鉸縫混凝土采用C40鋼纖維混凝土,同橋面鋪裝混凝土一起澆筑,使板梁和橋面鋪裝形成共同受力的整體(見圖6)。
(2)對鉸縫破壞不嚴重的部分橋梁采用環(huán)氧樹脂灌縫維修。
圖6 板梁鉸縫植筋維修設計圖
圖7 橋面連續(xù)維修設計圖
對部分連續(xù)縫破壞嚴重的橋梁重做橋墩處橋面連續(xù)構造。橋面連續(xù)構造采用一層Φ16@200 mm的連接鋼筋,連接鋼筋長3 m,橋縫兩側各長1.5 m。橋面連續(xù)處混凝土采用C40鋼纖維混凝土。
將維修橋梁橋臺處伸縮縫改建為RG-80型鋼伸縮縫,伸縮縫安裝高度需根據(jù)新橋橋面標高調整。
施工時拆除老橋伸縮縫后,采用Φ12@200 mm植入筋作為伸縮縫錨固鋼筋,重做伸縮縫緣帶。伸縮縫緣帶混凝土采用C50鋼纖維混凝土,鋼纖維摻量為50 kg/m3。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橋面鋪裝層病害大部分是由于鋪裝層下的基礎——橋梁結構施工質量控制不到位而引起的。因此,在橋梁施工過程中,結構構件的施工質量控制至關重要,特別是對簡支梁的板頂厚度、梁的預拱度、絞縫鋼筋的設置,以及梁板架設、安裝質量等容易被忽視而又會引起鋪裝層損壞,影響橋梁使用和結構安全的施工工序應進行重點關注,從細節(jié)上對橋梁的施工質量控制到位,使“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這句話能實實在在地落到實處。
實踐表明通過加固施工及工后檢測,上述橋梁橋面鋪裝加固方案的實施普遍獲得成功,能夠滿足《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guī)范》(JTG/T J22-2008)規(guī)定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要求,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
[1]JTG/TJ22-2008,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guī)范[S].
[2]SZ-24-2006,公路大中修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