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他是汶川地震災民;3年前,他是青海玉樹地震救災志愿者;一年前,他在成都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包子鋪。今年4月21日,他帶領11位員工連夜趕到蘆山地震災區(qū),向災民免費發(fā)放剛出籠的熱饅頭。他叫徐寄棚,蘆山地震災區(qū)眾多救災志愿者中的一員。
4月22日早上5點,天剛蒙蒙亮,雨后的蘆山縣城有些濕冷,很多災民走出帳篷,就收到了徐寄棚和他的員工送上的剛出籠的熱饅頭?!奥齺?,饅頭多的是,大家都有啊。”受災群眾自動排起長隊,志愿者們給每個人送上一個熱饅頭和一碗熱粥。
徐寄棚家在四川廣元,5年前汶川地震時他家也遭了災,和家人在救災帳篷中生活了大半年時間。那期間,他積極加入到救災志愿者隊伍中。青海玉樹地震后,他是首批趕往災區(qū)的志愿者之一。有了之前的救援經(jīng)歷,他清楚災民更需要什么。
一年前,徐寄棚在成都開了一家包子鋪,主營包子、饅頭和粥等,生意不大,一天營業(yè)額也就幾千元,但他帶領小團隊干得風生水起。蘆山地震后,徐寄棚當即決定要過來支援,仔細琢磨后,他認為吃上一頓熱飯是很多災民的需要。4月21日,他帶領10多人,攜帶700斤面、300斤大米、100斤糖和各類炊具趕赴蘆山。從4月22日開始,他們凌晨3點開工,早晨5點,熱騰騰的饅頭和大米粥就出鍋了。對于連續(xù)吃方便面的災民來說,熱饅頭和熱粥猶如雪中送炭。
“按理說應該讓災民吃上包子,但考慮到能讓更多人受益,還是做饅頭比較快?!毙旒呐镎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