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yè)的重慶青年,回國后做了名村官,有人說這是“中國夢”,也有人說,這或許是場作秀。但27歲的秦玥飛不理會這些,他努力擺脫掉“耶魯”的光環(huán),融入鄉(xiāng)村生活。
耶魯大學畢業(yè)生的“中國夢”
2005年,時年19歲的秦玥飛獲得美國耶魯大學全額獎學金。當年耶魯在中國一共錄取了7人,其中5名大學生、2名高中生,秦玥飛是兩名高中生之一。
從耶魯大學畢業(yè)后,秦玥飛沒去大城市找個高薪工作,而是簽了3年合約,成為湖南衡山縣何家鄉(xiāng)賀家山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助理,兼團支部書記。
賀家山村是賀家鄉(xiāng)政府所在地。秦 玥飛2011年8月做村官,2012年5月,就被評為“湖南省優(yōu)秀共青團員”。在2012年10月的衡山縣第十二屆人大代表選舉中,秦玥飛又獲得了所在選區(qū)僅有的兩個名額之一。他所在選區(qū)共有3547位選民參加投票,他獲得了85%的選票。
當年在耶魯時,正是秦玥飛帶頭制定了一套中國本科留學生學生會選舉的規(guī)則,被同學們稱為“學生會選舉法”。秦玥飛回憶起當年在耶魯參加學生會選舉時,他會以這句話開始:“以選舉法則為據(jù)……”然而從耶魯回到中國農(nóng)村,情況不一樣了。有同學得知他參選縣人大代表,問他:“你在哪兒演講,講了什么內(nèi)容?”他說:“沒有,這不是在美國。”
投票日那天,秦玥飛幾乎沒出門,像在美國接受的理論那樣,選舉日不能跟選民接觸。一個國外朋友跑到唱票現(xiàn)場,用攝像機拍了全程,然后發(fā)了條微博說:“創(chuàng)造歷史的一個東西?!钡孬h飛立刻讓他刪掉了。他說自己不希望被外界理解成,一個接受了西方高等教育的青年,試圖用美國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改變中國的鄉(xiāng)村生活,“我不想被貼標簽”。
最初在耶魯,秦玥飛讀的是電子工程專業(yè)。在高中時,他就想著去國外學習先進的科技,然后回國“添磚加瓦”。但在耶魯開學幾個星期后,他又決定轉(zhuǎn)讀政治學,一是因為耶魯?shù)恼螌W系最有名,二是他覺得如果要致力于公共服務領域,讀政治學更有幫助。
秦玥飛當村官以后,一次偶然的機會,當?shù)仉娨暸_記者得知賀家山村有個耶魯大學畢業(yè)的村官,跟蹤采訪了他幾個月?!耙敻纭鼻孬h飛的新聞,隨即出現(xiàn)在當?shù)仉娨暸_上。第二天鄉(xiāng)里人見到他,都會說:“昨兒電視看到你了,不錯?!?/p>
無論秦玥飛是否有意淡化了自己的耶魯身份,這都是無法回避的標簽。
耶魯大學以人文、藝術、歷史及法律最有名,畢業(yè)生中出了5位美國總統(tǒng)、若干位政界要員,以及各行業(yè)領袖人物。然而,從目前的公開資料看,秦玥飛是僅有的從國外名校畢業(yè)后回國做村官的青年。一位央視主持人評論說:“這也是‘中國夢’。中國不缺有錢人,但缺這樣有意思的人?!?/p>
那個穿黑衣服的小男孩
讓秦玥飛產(chǎn)生回來當村官的想法,緣于在耶魯上大三時他回國參加的一個公益活動。其間,他去了甘肅等地的鄉(xiāng)村。作為一個在城市長大的孩子,他從不了解中國的鄉(xiāng)村狀況,這次實踐讓他覺得,中國的鄉(xiāng)村其實大有可為。
那時,秦玥飛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留美幼童》,講述一群赴美的清朝留學生,學成后回國大展宏圖的歷史?!叭蓍b你聽說過吧,是耶魯?shù)?;詹天佑,也是耶魯?shù)?;當時跟日本打甲午海戰(zhàn)的時候,定遠艦和致遠艦上面那些搞機械的軍官,都是我的師哥師姐?!?/p>
秦玥飛承認自己有類似的“使命感”,不想庸庸碌碌地過完一生。臨近畢業(yè),他開始著手報名,無奈家鄉(xiāng)重慶附近的村官選拔已經(jīng)結(jié)束,恰好湖南在招。于是,秦玥飛報名被選中,最后安排在了賀家山村。他在自己實名認證微博的個性簽名里這樣寫道:“腳踏實地,實干興邦?!?/p>
可是初到村子時,村里人并不是很快就接受了秦玥飛。
秦玥飛最初保持著在美國的生活習慣,早起洗個澡。結(jié)果到了下午,全村都知道了,村民們都笑他這個城市小孩“嬌氣”。
從這件事使秦玥飛意識到,如果老百姓不接受他,總把他當作來鍍金的,或者來混的,那就什么事都做不了。
秦玥飛決定要改變自己。他近視,但堅持只戴隱形眼鏡,是不想讓村里人覺得他身上有太多書卷氣;冬天的衣服,大多是黑色的,以至于年紀大的村民把他叫做“那個穿黑衣服的小男孩”。
村里的年輕人問秦玥飛:“小秦你怎么不換衣服???”秦玥飛說:“我不換衣服是有原因的,這就是我的招牌,人們一看就知道是我,有事就可以找我?!?/p>
秦玥飛開始學抽煙。走在村里,他隨身帶著煙和打火機,有時主動敬煙給對方,如果對方自己掏出煙來,他會第一時間把火機打著遞過去。村民坐在一起,點根煙,啥也不說,就有了默契。
有一回,秦玥飛騎自行車去老鄉(xiāng)家,在一處下坡摔了一跤。這一跤,使他體會到了鄉(xiāng)村熟人社會的溫情。鄉(xiāng)政府附近的一位老太,端來中藥給他;當他吊著手臂走在路上,不時有人過來寒暄,塞給他一個蘋果或者雞蛋。這讓他頗有成就感。
做個認真的后生
在鄉(xiāng)村熟人社會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里,組織認可的“秦玥飛同志”,自我定位是個“后生”。這個后生還在宿舍后面開了塊地,種了點辣椒。初試農(nóng)活,他經(jīng)常找前輩討教,或者幫人家刨刨土,這樣慢慢下來,在不同年齡的鄉(xiāng)親們嘴里,他就變成了“大侄子”或“弟弟”。
鄉(xiāng)政府旁邊有個糧庫,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二樓陽臺護欄是用水泥砌成的4個大字“賀家糧庫”。秦玥飛閑著沒事,就到這幾個字旁邊呆一會。他說:“這幾個字砌得精細,能看出當年做事兒的仔細和認真。這也給自己某種心理暗示,要做個認真的人?!?/p>
做個認真的后生,在鄉(xiāng)村里,有些事讓秦玥飛感到迫在眉睫。
前一陣子修水渠,秦玥飛召集村里人到村委會開會。舉手表決那天,一位姓劉的村民拒絕出席。然而在大家舉完手后,那個老劉趕來了,吼了一嗓子:“這么搞,不行!”
老劉是做工程業(yè)務的,平日在村里人脈活絡,性格粗獷,頗有些威信。他這一嗓子,會場里都沒了聲音,誰也不想得罪他。本來通過的表決,竟然就這樣不了了之。
會后,秦玥飛拎著兩條香煙找到劉家,進門就喊“劉伯伯”。一番溝通,才知道,老劉是想攬下修水渠的工程。秦玥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工程已經(jīng)有公司承建,招標有程序,不能隨意。最后好說歹說,“劉伯伯”終于給了“大侄子”一個面子,不再刁難。
養(yǎng)老院是秦玥飛進村后主持的另一個項目。鄉(xiāng)里原來的養(yǎng)老院,只有一棟2層背陰的樓房和幾平方米不見陽光的小院子。
秦玥飛多次走訪,得知村里的老人們都盼望擴建養(yǎng)老院,于是他找到鄉(xiāng)領導反映群眾呼聲。領導們說,早有擴建之意,問題在于——沒錢。
秦玥飛幾次三番找縣里,終于要來一筆撥款,他又找來在美國的同學,免費幫著完成了工程規(guī)劃。計劃擴建的養(yǎng)老院,比原來大出好幾倍,分居住區(qū)和種植區(qū),還有一個人工魚塘,讓老人們閑來做點農(nóng)活,“他們都干了一輩子,閑下來反倒不習慣”。
這天陽光很好,秦玥飛到養(yǎng)老院來看工程進度,已經(jīng)完成了一期工程。住在這里的老人們,搶著把自己種的花生裝了兩小口袋,約有20斤,讓他帶回去吃。秦玥飛推脫再三,不得不拎著花生離開。不過第二天,他就拉來100斤大米,還有油。那20斤花生,也夾在這堆物資里,又帶了回來。
說起結(jié)束村官工作之后的未來,秦玥飛說,還沒有太明確的打算,也許考公務員,也許繼續(xù)參與他喜歡的公益組織。但他覺得現(xiàn)在想這些,還有點早。
說這些話時,這個身高1米8的城市小伙,頭發(fā)略顯蓬亂,穿著綠色軍大衣,雙手抄在袖子里,坐在宿舍尚未完全變亮的節(jié)能燈下。燈光一照,他凹陷的雙腮顯出兩片深深的陰影。秦玥飛一邊說話,一邊大口喝著涼水,完全一副農(nóng)村青年的做派,只有身邊書桌上的英文書籍,似乎在提醒人們,他——是從耶魯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