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一頂小花帽、背朝前、臉朝后地騎著小毛驢的阿凡提形象,幼時就入得心房。這位扮相特別又面目和善的大叔,以其智慧和幽默,給人帶來快樂和啟迪,可謂家喻戶曉的人物。到了新疆,阿凡提更是常有所聞,對他的故事也了解愈多。
但也有一個疑惑如烏云般翻騰,越滾越大一時難以破解。
阿凡提大叔他究竟是哪里人?或者說騎著毛驢云游四方的阿凡提大叔,他的故鄉(xiāng)在何方呢?
這不是我無所事事的瞎想。我一到這片遼闊的疆域,就無數(shù)次耳聞這樣的詢問,也不由得無數(shù)次這樣的發(fā)問,只因為撲朔迷離的傳說太多,而阿凡提這樣的人物又彌足珍貴,名震遐邇。一個趙本山就讓小城鐵嶺蓋過了諸多摩登都市,一種水分充沛的甜瓜就讓伽師這個邊遠小縣如雷貫耳,蓋因這地方是他或它的故鄉(xiāng)和出生地的緣故。那更何況這作為智慧和歡樂化身的可愛可敬的阿凡提呢?
對阿凡提的出生地的考證,大約在阿凡提的故事深入人心之后,就一直未曾停止。各種說法風生水起,令人目不暇接。即便在新疆境內(nèi),也南北疆各執(zhí)一詞,爭論不休。而阿凡提的故鄉(xiāng)之爭,其實已完全納入了國際爭端,這一點確實無可厚非。土耳其一直擁有強勁的爭奪力,列舉的理由也并非空穴來風。烏茲別克斯坦也道出了具體方位:布哈拉州,也大有先聲奪人之勢。阿凡提被拉來扯去的,我一介書生已覺頭疼,倘若阿凡提在世,自己又會作何感想呢?
秋末初冬,到當年的葉爾羌王國所在地莎車第N次調(diào)研。縣長艾海提·沙依提酒水不沾,面對已灌入了半斤八兩小老窖的上??腿?,滔滔不絕起來。他一口氣說出了十條理由,以佐證阿凡提乃莎車人無疑。
阿凡提光腳。這和莎車人十分相似。因為沙多,當年的莎車人大都不穿襪不穿鞋:此其一。阿凡提身背的褡褳,挎在身前背后,也與莎車的一個模樣:此其二。阿凡提衣著長條大衣,恰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衣著,而什葉派的核心和主要活動點就在莎車:此其三。阿凡提騎的小毛驢,人人都說漂亮,這種小毛驢不大不小,附近的岳普湖縣都是大毛驢。其他地方都無法見到,莎車縣內(nèi)卻隨處可見:此其四。阿凡提從小到大都吃巴丹木和核桃。巴丹木正是莎車在一千多年就開始種植的。及至今日,新疆境內(nèi)也只有莎車是巴丹木的生產(chǎn)大縣:此其五。阿凡提為百姓伸張正義。當年葉爾羌王國相當腐敗,阿凡提在那里生活走動,常常以他獨有的智慧嘲弄官宦和巴依老爺,幫助弱者。莎車就是葉爾羌王國的首都:此其六。阿凡提所戴小花帽,也正是莎車人獨有,伊斯蘭教什葉派也推崇此帽:此其七。常把巴丹木分送給孩子,這也是阿凡提與莎車人共有的特征:此其八。為小事而奔走,莎車人歷來如此,阿凡提也如此:此其九。上海美術制片廠早年拍攝的《阿凡提的故事》,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國王攜各大臣在外喝酒,都喝得搖搖晃晃地回來。有一個大臣喝醉了,酣睡在王宮門側。阿凡提為窮人呼吁,想見國王,騎著小毛驢,被擋在門外。他于是悄悄換下醉大臣身上的官衣,大搖大擺地進了宮。所進王宮,就是葉爾羌國的王宮:此其十。
十條理由我只是提綱挈領,簡要概括。艾海提縣長說來洋洋灑灑,說得自信而驕傲,一口帶著濃重維吾爾族口音的普通話,聽著吃力,也聽得特別。
我無意考證他一席話的真?zhèn)?。事實上,早就有人旁征博引,推出一位名叫納斯魯丁的土耳其人,認定是阿凡提的原型,還對其生平多方進行考證,這個說法似乎比莎車一說更加具體翔實。我并不為然,那些對名人神話有考證癖的,也不乏從小我的狹隘出發(fā),爭奪一些世俗的名利的。而艾海提縣長也許并不嚴謹?shù)谋硎?,也讓我愈發(fā)確信,阿凡提是深入人心的。
這樣一個維吾爾族人心目中的“兒子娃娃”,是真正不朽的。維吾爾族人為他驕傲,我們也同樣對他欣賞,為他自豪。
真正的說,我認為,阿凡提的故鄉(xiāng),在所有記掛他、傳說他、向往他的人們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