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忙,年底很忙
Amber女25歲美國人
社區(qū)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在圣誕節(jié)來臨之前,Amber工作的外國居民社區(qū)就已經開始放“圣誕假”了,據Amber介紹,每年年底,成都的“洋白領”們要么選擇出門旅行,要么趁假期回到各自的國家與家人一起度過節(jié)日。今年是Amber在中國度過的第2年,也是她來到成都的第1年,她不打算回美國,要入鄉(xiāng)隨俗,在中國度過新年和春節(jié)。
為了方便來自各國的人在成都擁有家一般的感覺,位于天府新區(qū)的這個外國人聚居社區(qū)成立了社區(qū)服務中心,Amber就供職于此。她的外國同事中既有像她一樣還不太會說中文的新人,也有普通話說得比成都本地人還要流利的“熟練工”。
記者聊起最近職場關鍵詞的話題時,Amber一頭霧水地反問道:“什么是年終總結?”顯然她對這個詞,以及它所代表的職場狀態(tài)一無所知。問到她對在成都度過的第1年有什么想法時,她言簡意賅地說道:“So crazy(太瘋狂了)!”
Amber在咖啡館被只會說“hello”“bye-bye”的成都人搭訕,對方熱情地邀請她擔任他孩子的英語家教——這還是好心路人代為翻譯的——搭訕和被搭訕的兩人實在聊不下去,就面對面尷尬地枯坐了半天,最后Amber以“很忙”為借口推辭了。雖然這是上個星期才發(fā)生的事,但并不是第一次。最近,Amber在外資企業(yè)工作的朋友邀請她參加極具成都特色的“團拜會”,她總結道:“很熱鬧,很多人跳《江南style》,但所有人都在回避眼神交流?!?/p>
美國是對圣誕大采購最感興趣的國家之一,Amber也執(zhí)迷于該傳統,采訪時她手里拿著的裝飾圣誕樹的彩燈,就是她和成都同事一起到荷花池市場買的。雖然只是初來乍到,但是Amber對成都購物區(qū)的劃分了然于胸,哪里可以買到便宜貨,哪里可以買到當季時尚新品,哪里可以買到新鮮優(yōu)質的食品蔬果,她簡直就像土生土長的成都女孩一樣如數家珍。不過對于在小店購物經常“只有收據,沒有發(fā)票”這一點,Amber還是感到有點困惑。
最近,籌備圣誕、新年晚會是Amber的工作重點?!敖衲耆澜缍紣邸督蟬tyle》,我們這里也不例外。不過如何跳出新意,還是需要再考慮?!币贿叢邉澩頃蚣?,Amber一邊還要和食物供貨商溝通,同時現場落實執(zhí)行活動方案,并抽出時間參加沙龍和朋友聚會。已經兩周沒有進商場掃貨的Amber說:“我真的好想逛街??!”
七嘴八舌 “洋白領”VS成都白領
“向我的中國同事學習靈活”
Nick 男 30歲 美國人 紅酒酒窖員工
成都每年都會舉辦糖酒會,中國是新興的紅酒消費市場,古老的酒莊也會選擇糖酒會這個機會宣傳自己的產品。今年因為我們公司是臨時決定參加糖酒會的,所以相關宣傳資料準備得不充分。當我們還在為找翻譯公司、印刷廠發(fā)愁時,成都的同事如神兵天降一般,宣布這一切他已經全部搞定了——他找了熟人朋友幫忙翻譯資料,再加上他口述整理,文案只花了半個小時,隨后他又通過做設計的朋友要到了印刷廠的聯系方式。全程做得干凈利落。
輕過程,重結果,這種辦事特點我在許多成都同事身上都看到過,他們做事靈活,不太注重規(guī)則,但當他們真要決定做一件事時,各種辦法都用盡。所以一般我不會問他們“上次你說的那件事現在怎么樣了”,因為他們的辦法比我能想得到的多。
“我只知道,他們給我的錢太多了”
Shenna 女 26歲 愛爾蘭人英語教師
我不方便透露月薪的具體數字,但我的成都朋友們都說“Shenna的工資高得嚇人”,這是我來成都接受這份工作之前沒有想到的。我的同事中有英國人、美國人,也有成都本地人,在這家英語培訓學校,大家不會互相交流自己的月薪是多少,這不禮貌。但我平時在自學中文,有不少同事之外的朋友,我的收入到底處于什么水平是他們告訴我的。
即使是作為老師,我覺得我的成都同事們還是太內向了,他們下課之后可能是換一個地方繼續(xù)給另一群人上課,他們似乎對發(fā)掘生活新意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我喜歡到處看,和人說話,在玉林小區(qū)廣場上跳壩壩舞的老太太們都認識我,而我的成都同事可能連自己學生的名字都叫不全。我是一個“外地人”,但我在成都騎著自行車瞎逛時可不會迷路,生活的熱情就是對居住、工作的地方時刻抱著極大的好奇與興趣,難道不是嗎?
“某國人一定不知道什么叫遲到”
葦間 男 27歲 成都人餐廳經理
有一個國家的人啊,跟他們約碰頭時間時,他們一定答應得好好的,然后到了約定的時間,他們一定會不斷地告訴你:“還有5分鐘,5分鐘后我就到了!”千萬不要相信他們!他們的5分鐘,兌換成地球時間是起碼是半個小時!
在我第一次遇到來自該國的大廚時,深深地為他幽默的談吐和考究的裝扮折服,為了溝通餐廳的新菜單,我們約定次日中午1點半見面。結果第二天直到下午兩點,他都沒有出現,我打電話問他到哪里了,他哈哈大笑說:“放心,還有5分鐘!”然后,我大約在下午3點半見到了他。后來才有人告訴我,這個國家的神奇5分鐘,絕對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我會告訴你們這是一個以藝術、跑車和時尚聞名的歐洲國家嗎?
“說點大家都明白的,行嗎?”
卡拉布 女 28歲 成都人酒店行政
我們單位的法國同事可不少,他們對服務細節(jié)的要求近乎苛刻,一些常人不會注意到的角落衛(wèi)生,也會被他們當成一件鄭重的事來處理,這種工作態(tài)度還是挺讓人受教育的。
每年當法國同事以職場新人的身份來到成都時,為了減少交流上的障礙,成都同事們都選擇說英語。有一天,我和兩個成都同事、兩個法國同事走在一起,兩位法國同事全程交流用的都是法語,可我們都知道,他們明明是會說英語的!后來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次數越來越多,似乎只要法國人在一起,就會不顧旁人的感受用法語交談。我本來覺得這不算什么大事,但公司畢竟是一個團隊,生僻的語言確實會讓旁邊的人感到不舒服,成都同事難免會覺得:我們沒有當著你的面,說在你聽來簡直是外星語的四川話,你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減少職場的語言排擠?
“進取進取,直至進取不能”
南婭 女 33歲 成都人外貿經理
干外貿工作,平時會和許多國家的人打過交道。就身邊的外國同事來說,我個人最喜歡美國同事。美國人生性樂觀,愛開玩笑,也不容易想太多,說什么他都哈哈哈一陣大笑,還動不動就拿自己開涮。美國同事給人的感覺總是大方、爽朗。
如果碰到海外訂單出現問題時,大多數同事會猶豫、沮喪,這樣的壞情緒會拖累人很長一段時間。但美國同事就不會,當工作中出現意料外的難題時,他可能只會沮喪1秒鐘,下1秒鐘他就已經開始拿自己開玩笑了,再過一會兒他就一副什么事情都沒發(fā)生的樣子,開始給客戶打電話、發(fā)郵件,嘗試解決問題?!爸灰胱?,就能做到?!边@是他們的口頭禪。
在我們這個員工國籍各異的團隊里,美國同事總是最快樂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只想朝著目標前進,中途跌倒也不放棄的。有時候,我覺得他一直保持向前沖的心態(tài)挺傻的,但又很羨慕。
“規(guī)矩之下,人人愜意”
劉艷 女 31歲 成都人銷售代表
在我所有合作過的外國同事中,我對德國人和日本人的印象很好,他們做事有規(guī)矩,但這并不代表為人刻板。話又說回來了,職場中你是愿意和刻板的人打交道呢,還是愿意跟隨意得無下限的二流子打交道?
有一次公司組織集體旅行時,日本同事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同行,一個3歲,一個5歲。兩個小家伙戴著帽子,穿著雨靴,和大人一樣徒步在山路上,明明走得很累了,他們也不會隨便跟父親哭鬧要求他背他們一程。到了旅館,兩個小男孩在父親的帶領下四處走了一圈后回到接待處,那么小的孩子都知道脫掉的衣服和鞋子,要整整齊齊地理好擺放在一起。后來服務員來倒水,他們非常有禮貌地半鞠躬說謝謝。
德國人的規(guī)矩又是另外一種,德國同事做事非常有效率,客戶上午跟他聊想法,他下午就已經將合同擬定好傳真給對方了,而且每份合同都是親自寫,其間會反復確認一些在別人看來純屬“摳字眼”的細節(jié)。和德國同事一起工作,我覺得很坦然,因為心里清楚人人都遵守規(guī)矩,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
微實況
@漢語時代:洋白領愛說:“這個projecl的schedule有些問題,尤其是buffer不多。另外,Cost也偏高。目前我們沒法confirm手上的resource能完全take得了。anyway我們還是先pilot一下,再follow up最終的output,看能不能run得比較smoothly,更重要的是evaluate所有的Cost能不能完全被cover掉。”
@天門溪水_Apple:公司一名外國同事出差到中國,(21日)早上竟然淚流滿面地說:“假如今天是世界末日,我就要客死異鄉(xiāng)了!”
@郁金香小-芳-芳:最近公司的外國同事實在是很多啊~什么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的是很常見啊~什么法國挪成以色列的也能遇著啊~同事們是見著就爭相往我這帶啊~~~其實俺那蹩腳的英語也只夠帶他們去繳個話費??!
@凌小藥:印度和菲律賓的同事你們好香……歐美的同事你們長得很好認……
@江米條625:公司里有兩個外國同事,都非常胖,大概180斤。一天,胖子A發(fā)煙給胖子B抽。胖子B沒接好,煙掉到了地上。于是,他倆就誰撿煙的事爭執(zhí)了好久。最后胖子B實在想抽煙了,苦著臉對我說:“姐,幫幫忙,幫我撿撿吧!我實在蹲不下去……”
@陳燕瓶:外國同事剛問我為什么在餐廳里很多人叫“夫人”,好奇怪哦。我當時就笑噴了,那不是“夫人”,是“服務員”說太快了。
@nenana_yeah:經過昨晚的party,我終于知道了什么叫自娛自樂,第一次讓我笑到肚子疼的KTV,外國同事可以沒有一首歌在調上依然high翻全場。今早他們興奮地問我昨晚的中文歌叫什么,很好聽,形容了半天,原來是《月亮之上》!他們確實不擅長也不喜歡K歌,但卻很enjoy過程,我體會到了他們最平凡,也最易滿足的快樂。
@咖喱一只魚:中午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同事問我為什么用叉子吃,我說:“筷子用得不好。”外國同事Aura突然發(fā)現了問題,嘲笑我們一屋子中國人都不用筷子,她一個外國人卻是唯一正在用筷子吃飯的人。啊~~~這讓我們情何以堪!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