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城市建設已到一個迅猛發(fā)展的時期。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帶動了城市園林綠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各種樹木栽植也被越來越多的運用于城市街區(qū)與園林綠化建設當中。正因為如此,對于樹木的栽植技術,尤其是大樹移栽成活技術,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已成為施工控制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將從綠化施工技術方面淺析樹木栽植與大樹移栽過程中的一些方法與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樹木;種植;移栽技術
1 樹木栽植技術
1.1 樹木栽植季節(jié)選擇
應根據樹木的習性和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種植時間。原則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遲;而秋季起苗,一般在落葉的10月下旬開始。我國北方地區(qū)適宜春季植樹,如因特殊情況秋季移植植物均需帶土球栽植。
1.2 土壤的選擇和處理
要選擇通氣、透水性好,有保水保肥能力,土內水、肥、氣、熱狀況協(xié)調的土壤。另外,樹木在酸堿度適宜的土壤上生長良好。如果土壤酸堿度不在正常范圍內,應采用堿性栽培介質或酸性栽培介質進行改良。
1.3 苗木選擇
在苗木的選擇上,應盡量選擇枝條茁壯、組織充實、根系發(fā)達、頂芽健壯,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苗木,同時應考慮其移栽后土壤情況及觀賞性要求,主要是樹木植株枝葉的色彩、形態(tài)、風韻,使之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起到美化的作用,同時考慮到樹木的抗污、抗毒、凈化空氣的特殊功能,及樹種是否適應土壤性質,如柳樹耐濕性強,栽培分布廣。另外,選苗時,應結合現場情況,考慮在苗木起運過程中,是否適合起重及運輸機械的現場操作。
1.4 起運栽植
1.4.1 起苗:挖掘裸根苗木時,應保持根系的完整,骨干根不可太長,側根、須根盡量多帶。從掘苗到栽植,務必保持根部濕潤,根系打漿是常用的保護方式之一,可提高移栽成活率20%。為提高栽植成活率,運輸過程中可采用濕草覆蓋,以防根系風干。對于常綠樹種或落葉的大喬木,移栽時必須帶土球。土球直徑為樹高的1/3左右,土球要完好、平整,用蒲包或麻繩捆綁緊。用吊車吊苗時,鋼絲繩與土球接觸面放1寸厚的木塊,以防止土球因局部受力過大而松散。
1.4.2 運苗:運苗車廂內應墊草袋等物,以防車板磨損苗木。喬木苗裝車應根系向前,樹梢向后,順序安放,樹梢不應拖地,樹根應苫蓋嚴密。帶土球苗裝運時,應使土球在前,稍向后,呈斜放或平放,并用木架將樹冠架穩(wěn)。
1.4.3 栽植前的定位與修剪:樹木栽植前,應按照設計種植位置,依圖按比例在現場標畫出范圍線圈,或用大白粉標明單株種植位置。需強調的是,為了提高樹木成活率和培養(yǎng)樹形,同時減少自然傷害,樹木栽植前,還應對樹冠,在不影響樹形美觀的前提下進行適當重剪。
1.4.4 栽植:據苗木深淺要求,將苗木放入坑內。栽植深度略深于原來的2-3厘米。帶土球苗木剪斷草繩,取出蒲包或麻袋片,邊埋土邊夯實。裸根樹木栽植時,根系要舒展,不得窩根,當填土至坑的1/2時,將苗木輕輕提幾下,再填土、夯實。樹木栽好后,做好三角支架或鉛絲吊樁。支柱與樹干相接部分要墊上蒲包片,以防磨傷樹皮。
1.4.5 養(yǎng)護管理:栽植后,一般最少澆3次水,并要澆透,澆水后根部培土;樹木發(fā)芽后,有條件的一兩天噴1次水,天氣干旱及時觀察噴藥,經常鋤草松土。挖坑時,在樹坑底部先施基肥;栽植后,可用廄肥或化肥,用溝施或穴施肥料,促其生長。
2 大樹移栽及其后期管理的幾個技術要點
2.1 移前準備與移植時期
要根據適地適樹原則和生境相似性原理,盡可能選擇生長健壯的壯年鄉(xiāng)土樹種,將生境差異控制在樹種適生范圍。還要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樹干用麻包片或草繩纏繞,減少蒸發(fā)及移植過程的擦傷。
大樹移栽時間,最好是在樹木的休眠期,可減少樹體水分蒸發(fā),有利提高成活率。一般落葉樹種多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進行,此期樹體處于休眠狀態(tài),受傷根系易恢復,栽植成活率高。常綠樹種栽植,在南方冬暖地區(qū)多為秋植;冬季嚴寒地區(qū),常因秋季干旱造成“抽條”而不能順利越冬,故以新梢萌發(fā)前春植為宜;春旱嚴重地區(qū)可進行雨季栽植。
2.2 挖掘
根據挖掘和包裝方式不同,可分為:裸根挖掘、土球挖掘和木箱挖掘。當樹木胸徑在150~300mm或更大時宜采用木箱挖掘;當樹木胸徑在100~200mm時宜采用土球挖掘,裸根挖掘通常只適用落葉喬木或萌芽力強的常綠樹木。
對于較大樹木采用木箱移栽時,土塊呈方形,并盡量多保留根系和根際原土,以利于樹木萌根。開挖時,以樹干胸徑的8~10倍寬度畫正方形,以樹兜為中心,在四周由外向內挖掘,注意傾倒的方向。隨后用四塊專制的箱板夾附土臺四側,并用鋼絲繩使箱板與土塊緊固,然后將土塊底部掏空。必要時可用支撐法或吊車吊扶,直至大小根系完全挖斷。
2.3 起運
大樹起運是移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一般采用起重機或滑車吊裝,汽車運輸的辦法完成。這個環(huán)節(jié)必須由工程技術人員指揮,注意土球加固、捆綁位置及平衡,樹木吊起裝車時,要使樹冠向著汽車尾部,根部土塊靠近司機室。樹干包上柔軟材料放在木架上,用軟繩扎緊,樹冠也要用軟繩適當纏攏,土塊下墊木板,然后用木板將土塊夾住或用繩子將土塊縛緊在車廂兩側。非適宜季節(jié)吊運時還應注意遮陽、補水保濕,減少樹體水分蒸發(fā)。
2.4 栽植
大樹運到后必須盡快定植,定植時按照施工要求,分別將大樹輕輕斜吊于定植穴內,撤除纏扎樹冠的繩子,將樹冠立起扶正,仔細審視樹形和環(huán)境,移動和調整樹冠方位,要盡量符合原來的朝向,大樹栽植不宜過深,應與原栽植深度保持一致。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繩包,分層還土夯實,注意肥土必須充分腐熟,還土踏實后,應開圓堰,土堰內徑與坑沿相同。
2.5 樹木的后期養(yǎng)護
2.5.1 支撐固定
樹種植后應立即支撐固定,慎防傾倒。正三角樁最利于樹體穩(wěn)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處左右為好,并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2.5.2 水肥管理
對新栽植的樹木,栽后必須及時澆足水,確保土壤充分吸水并與根系緊密接合。灌水量及灌水次數可依據樹木的生長情況及土壤、氣候條件決定,做到適時適量,如果根干缺水會或澆水過多,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呼吸困難腐爛,均會造成樹木死亡。澆后應中耕或封堰,常綠樹還要注意葉面噴水,地勢低洼處,雨季期間要做好防澇工作,平時也要防止積水。
施肥有利于恢復樹勢。大樹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可采取葉面噴肥的辦法,選擇早晨、晚上或陰天進行,施低濃度、速效肥,一般每半個月進行一次,遇降雨應重噴1次。根系萌發(fā)后,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謹防燒根。
2.5.3 防寒要求
晚秋樹木進入休眠期到土地封凍前,要灌足一次凍水,以利樹木安全越冬。土地封凍前,對不耐寒的新植樹木,可根據防寒要求采取在基部培土、涂白、纏綁防寒物、涂保護劑及搭設風障等措施加以保護。
2.5.4 修枝整形
大樹栽植后不宜重修剪,應結合疏枝、剪除枯死枝、病蟲枝、破損枝進行整形修剪。許多闊葉樹種都會滿樹干生出萌芽,長出萌生枝。這些萌生枝的生長狀況與地下根的生長萌發(fā)成正相關,千萬不要急于抹芽和整枝,等到確定大樹已完全恢復生長功能后,再逐步整枝整形。
2.5.5 病蟲防治
大樹移栽后傷口多,萌芽的樹葉嫩,樹體的抵抗力弱,容易遭受病蟲危害,應做到以防為主,經常檢查,并根據該樹種的特性和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時對癥下藥,消除隱患。
總之,樹木的栽植,尤其是大樹移栽成活率的確保,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須嚴格按照相應技術規(guī)范操作,并形成專業(yè)化、科學化的栽培養(yǎng)護隊伍,絕不能粗放經營、馬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