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彩畫中裝飾性是特定的歷史時期出現(xiàn)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方式,它不僅反映出自然的藝術形態(tài)更反映出創(chuàng)作者主觀的情感表現(xiàn),從而創(chuàng)作出富含主觀精神并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作品。
關鍵詞:裝飾性;審美情感;主觀精神
在水彩藝術史的發(fā)展歷程之中,人們的審美情感也起到著重要的作用,人們潛藏在內心世界的審美意識在裝飾性藝術語言的表現(xiàn)下,使畫面語言增添深層次的意蘊,從而使人們的審美語言挖掘深層次情感表現(xiàn),并通過藝術作品反饋給觀者,從而激起觀者內心深處的靈魂共鳴。
畫面中的裝飾性用來為藝術審美情感服務的,使藝術作品中的語言形式更符合藝術情感的傳達。水彩畫中的裝飾性是藝術家審美情感的表述,裝飾性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存在于繪畫的藝術語言之中,作為一種繪畫的形式從而創(chuàng)作出具有藝術審美感受的藝術作品,裝飾性的審美情感對畫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三點:
1 裝飾性構圖體現(xiàn)的審美情感
裝飾性的構圖是作者對審美情感的一種追求,也是水彩畫家在畫面語言的藝術追求,當構圖在裝飾繪畫語言中的運用,更有利于藝術家的審美情感傳達。用審美情感來組織構圖,把藝術作品構圖進行裝飾性的處理,將畫面語言和藝術家的主觀情感融合,使畫面語言更豐富,更具有深刻的藝術內涵。著名水彩畫家蔣躍的作品《陶》,畫面作品中蘊含了裝飾性的構圖原理,使畫面具有裝飾意蘊的審美感受,使畫面更具感染力藝術手法值得我們探索,畫面運用構圖原理去加強藝術效果,是為了達到審美的藝術境界,在構圖上獨具匠心,使藝術作品中的審美情感更具體。裝飾性的構圖是把藝術體驗、藝術構思表現(xiàn)出來的一個重要步驟,是把藝術創(chuàng)作中形式語言的藝術因素有機融合在一起,通過配置有機結合表現(xiàn)物象的特征體現(xiàn)畫家主題思想的藝術手段,畫家李凱煌《女孩肖像》的這幅作品中,運用對稱的構圖表現(xiàn)安靜、祥和的藝術特征,畫面中女孩居于畫面中間坐在沙發(fā)上,周圍的一切都是周正的,給人以極強的裝飾性構圖,表達清新的藝術感受。
2 裝飾性色彩體現(xiàn)的審美情感
裝飾性的色彩傳達出一種審美情感的表現(xiàn),色彩的運用加強畫面的藝術效果,增強藝術家主觀情感的表達,裝飾色彩的運用對比強烈一般采用純度較高的原色進行對比,或是采用補色進行藝術審美情感的表現(xiàn),用冷暖色的互換來達到強烈的藝術氛圍,這些色彩的表現(xiàn)在藝術作品中,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中國水彩畫家陳堅的水彩畫作品《走進帕米爾》,畫面中色彩運用黑白紅三種色調來表現(xiàn)深厚的母女之間的感情,作者利用這三種色彩的強烈沖擊來體現(xiàn)畫面中需要表現(xiàn)的親情,表現(xiàn)出了母女間簡單質樸的情感。畫家運用裝飾性色彩進行畫面中的修飾,使畫面產生一種藝術情景,在服飾的處理上既有本身的因素又有畫家的主觀處理通過對藝術色彩高度概括,表現(xiàn)藝術思想情懷的作品。
3 裝飾性肌理體現(xiàn)的審美情感
在水彩畫裝飾性的藝術語言中,肌理是用物質材料與表現(xiàn)手法相結合,傳達出藝術效果的一種技法。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審美情感的取向來決定運用那種物象的表現(xiàn)形式來創(chuàng)作畫面,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來豐富畫面語言,創(chuàng)造一種畫面結構相適應的藝術效果,使畫面出現(xiàn)符合視覺審美感受的藝術作品。水彩畫的肌理語言獨有的一番韻味,水與色的碰撞激起不同的藝術效果,運用紋理效果增添畫面語言也有著獨特的藝術趣味,比如說在水彩畫創(chuàng)作當中,在未干的濕底字上濺撒一些清水,水與未干的濕地滲透融合,水漬的藝術效果很富有形式感和藝術感,同理,在一種顏色未干時加入撒入另一種顏色產生水色交融的景觀效果,又比如說撒一些鹽、酒精、涂遮蓋液,為了豐富肌理的表現(xiàn)效果,用筆桿劃出深色的線條或者用刀劃出飛白的藝術效果都是加強水彩畫的肌理表現(xiàn)。著名水彩畫家劉壽祥的作品《冬花》,通過水色的有機融合使畫面產生鮮明的層次關系,將漫天飛雪、霧氣朦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通過運用肌理的裝飾性語言達到一種理想審美效果。裝飾性的肌理運用裝飾化的藝術處理手法,表現(xiàn)不同的藝術質感,在豐富畫面語言的同時,更抒發(fā)內心審美情感的表現(xiàn),藝術家不不僅用水彩畫的藝術要素,還吸收了其它藝術中表現(xiàn)方法,如中國畫中的用筆、用墨技巧,豐富藝術語言的裝飾性,表現(xiàn)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藝術審美感受。
4 結語
在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無論是客觀情感還是主觀情感的表現(xiàn),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裝飾性因素,可以說裝飾性是一種大眾的審美情感表現(xiàn),裝飾性的審美意蘊可以是夸張的、唯美的、象征的、隱喻的,它是表現(xiàn)審美情感為主要的表現(xiàn)方式,使藝術作品主題更加鮮明與生動,使畫面的形式語言更加豐富,主題思想更加符合欣賞者的審美趣味,從而達到藝術審美要求的境界。隨著當今時代水彩藝術的發(fā)展,裝飾性的審美情感有著廣泛的運用,在通過畫面語言提煉、變形、夸張等藝術手法,使作品的主題思想更加鮮明生動,畫面中的裝飾性的審美價值運用,使作品更具有主題性、思想性、意蘊性。
參考文獻
[1]《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英E.H.貢布里希著楊思梁徐一維譯
[2]任姍姍.裝飾性思維[J].藝術理論,2007年6月.
[3]周剛.水彩畫研究[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4]白崇錄.世界名家水彩人物畫技法[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8月.
[5]周剛.水彩畫研究,第21頁.
[6]高宗英.色彩寫生教學解惑[M].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