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蝸流式水輪機接力器為例,通過對接力器交互性拆卸和裝配過程的分析,構建了接力器拆裝過程模型、接力器各零件的三維實體幾何模型和行為模型,利用Cult3D技術實現(xiàn)接力器交互性拆卸和裝配的功能。
關鍵詞:蝸流式水輪機接力器;虛擬拆裝;Cult3D技術
引言
虛擬現(xiàn)實(Virtual Reality)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在計算機上營造一個仿真的現(xiàn)實空間環(huán)境,用戶可對該環(huán)境中的對象進行觀看、操作和控制,使用戶產生身臨其境的融入感和參與感。
隨著科技的進步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在機械行業(yè)。較于傳統(tǒng)設計方法的優(yōu)越性也顯現(xiàn)出來,虛擬設計系統(tǒng)基本上不消耗資源和能量,也不生產實際產品,而是產品的設計、開發(fā)與加工過程在計算機上的本質實現(xiàn),即完成產品的數(shù)字化過程。與傳統(tǒng)的設計和制造相比較,它具有高度集成、快速成型、分布合作等特征。
Cult 3D是一個跨平臺的3D引擎。它可以在網(wǎng)頁上建立交互的3D對象,可以使用鍵盤或鼠標對三維物體進行旋轉,縮放,平移,體現(xiàn)真實的物體屬性。對于窄帶網(wǎng)的應用,Cult 3D展示產品最好的解決方案之一,Cult 3D的文件量非常小(20K-200K),卻有近乎完美的三維質感表現(xiàn)。對于一般的瀏覽器只需安裝一個插件,即可即時瀏覽。另外Cult 3D與JAVA相結合可增加仿真結果的交互性,更具有研究價值。
水輪機是現(xiàn)實中比較常用的機械部件,故本文以典型零部件蝸流式水輪機的接力器為例,通過對接力器交互性拆卸和裝配過程的分析,構建了接力器拆裝過程模型、接力器各零件的三維實體幾何模型和行為模型,利用Cult 3D技術及其html編程實現(xiàn)接力器交互性拆卸和裝配的功能。
1 模型的建立與轉換
本文采用PTC公司設計的PRO/E4.0進行建模,完成水輪機的零件模型和裝配實體。組件保存成*.wrl格式的文件。經3dmax進行轉化,并保存成.c3d格式的文件。在3dmax里可以對模型進行簡單的優(yōu)化,如刪除攝像機,刪除沒有用的虛擬體,放大倍數(shù)等。
2 水輪機的虛擬裝配
在3dmax里對模型進行修飾后,添加必要的控制板模型,為了方便后續(xù)的裝配過程,然后保存。在3dmax中整體的模型如圖1所示:
然后在Cult 3D中進行編寫程序,由于它是個完全拖放式的軟件,因此從Scene Graph窗口選中要操作的對象,拖入到事件窗口;然后在動作窗口中選擇要實現(xiàn)的動作,把它也拖放到事件窗口中;在事件窗口中選擇要觸發(fā)的物體….依次完成整個裝配的規(guī)劃以及動作的實現(xiàn)。
在本文中JAVA與Cult 3D結合,是以改變控制板的顏色為例做的一個程序。在JAVA中編寫一個可以改變顏色的程序,運行成功,然后在Cult 3D中直接加載.class。
通過上述步驟的操作,我們就可以實現(xiàn)對接力器的拆裝控制。如圖2所示:
然后發(fā)布成.co文件這樣就可以在網(wǎng)頁中觀看到仿真的虛擬裝配的結果了。這樣生成的.co文件小,占的內存少,可以很方便的使用。
3 注意事項
(1)經3dmax進行轉化時必須安裝相對應的Cult 3D export for 3dmax插件;
(2)JAVA與Cult 3D結合的程序,想要看效果只能在網(wǎng)頁中看,在Cult 3D的演示窗口是看不到的;并且需要安裝相應的JAVA程序;
(3)JAVA與Cult 3D結合的程序在網(wǎng)頁中查看效果時,需要安裝IE瀏覽器。
參考文獻
[1]張繼春、楊建國著.《裝配設計與運動仿真及Pro/E實現(xiàn)》.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1
[2]云杰媒體工作室編著.《Pro/ENGINEER Wildfire裝配設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2
[3]吳相憲、王正為、黃玉堂主編.《實用機械設計手冊》.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93.5
[4]劉怡、張洪定、崔欣編.《虛擬現(xiàn)實VRML程序設計》.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1
[5]馮桂珍,池建斌,王大鳴等.減速器虛擬拆裝實驗系統(tǒng)的構建.工程圖學學報.2011(1):89~93
作者簡介:李艷嬌,(1986- ),女(漢),河北邯鄲人,河北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計算機仿真與虛擬現(xiàn)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