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xiàn)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在全國展開,同時質量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闡述了公路工程中高路堤下沉、軟土地基沉降、瀝青砼早期破壞、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段板、橋頭跳車等常見的質量通病。并分析了產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技術措施。
【關鍵詞】公路工程 質量通病
一、軟土地基沉降
軟土地基填筑過程中常見質量通?。?填方路堤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勻沉降量超過設計允許值,路面出現(xiàn)縱橫向變形,行車顛簸;路面出現(xiàn)縱向裂縫,嚴重時裂縫變寬,裂縫處呈現(xiàn)錯臺,形成滑裂面。防治措施合理的選擇軟基處理方祛,如采用塑料排水板、粉噴樁、袋裝砂井等,并做好地質勘探,保證處理深度滿足設計要求。進行變形觀測,控制填筑速度,避免路基失穩(wěn),嚴把施工質量關。
二、防護工程和結構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結構物表面不光滑,外觀不美觀,這在很多工程中較為普遍,應采用以下方法進行預防:①模板面要清理干凈。②盡量采用剛度好的大模板,澆注混凝土前應用清水將模板濕洗干凈,不留積水,模板縫應拼嚴,控制跑模,防止漏漿。③鋼模隔離劑涂刷均勻,不得漏刷。④加強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重視外摻劑的使用。⑤混凝土振搗要密實,應不漏振不過振。
三、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橋頭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橋互通匝道填方,往往會在通車一段時間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壓實控制不好、分層過厚、冬季施工措施不當?shù)?,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誤、材料壓縮系數(shù)過大、采用高塑性指數(shù)的粘性土等,均會出現(xiàn)此問題,它會使路面變形、開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①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按試驗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來控制規(guī)模施工時的填土厚度。②在新舊填土的銜接處,嚴格控制填土接茬臺階的最小長度,以避免接茬處超厚,壓實不足。③防止漏夯或夯實不足,嚴禁超厚填土。④在機械難于壓實的地方,用適當?shù)男⌒蜋C具進行補充夯實。⑤冬季施工時應使土在未受凍的情況下回填壓實,避免填土壓實密度嚴重不均勻而造成土體下沉。⑥回填幾種土時,不能僅用某一種土的擊實試驗得出的密度標準作為所有填土的壓實度標準,而應按填土的不同類別,做相應土的若干組擊實試驗,取值應符合相應規(guī)定。
四、瀝青路面早期破損
瀝青路面早期破損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車不久或一、兩年內出現(xiàn)多處或大面積裂縫、破損。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問題。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視壓實度的要求;材料到場及終壓溫度偏低,甚至在低溫情況下過度碾壓;材料配合比不當,基質瀝青未達標;路面基層甚至路床、基底承載力不足,彎沉值過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層材料的收縮而造成瀝青路面的反射裂縫,也會引起早期破損。此病害是由于雨雪水沿道路裂縫滲入路面基層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造成局部變形,擴展成網(wǎng)狀裂縫。碾壓中產生的細微裂紋及反射裂縫雖初期不影響行車,但在水分侵蝕及陽光照射下,成為促使面層瀝青混凝土疲勞開裂的催化劑,大大縮短瀝青路面壽命。
五、橋梁伸縮縫和橋頭跳車
由于橋頭填土的沉降與橋臺沉降有差異,以及伸縮縫、橋頭搭板做得不好,在橋臺處形成臺階,影響行車的舒適和安全,并對橋梁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橋臺后背填土應選用排水和壓實性能好的回填材料,以達到最好的壓實度,減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②對于樁柱式橋臺,應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樁柱式橋臺,從而減少結構物與填土的沉降差。③選用性能好的伸縮縫并精心施工,以保證橋面伸縮縫處的平整完好。④采用有效措施盡量減少橋面鋪裝層的裂縫。⑤做好橋頭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柵等新技術進行過渡。
六、預應力結構孔道壓漿不實
由于灌漿強度低,在孔道內填充不飽滿,易產生預應力鋼筋的銹蝕,對于通過灌漿握裹鋼材來傳遞預加應力給結構混凝土的作用將有所削弱。故施工時應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控制:①灌漿用的水泥應是新出廠的,標號不低于425#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②灰漿的配合比必須結合施工季節(jié)、使用材料、現(xiàn)場條件等靈活選取,并通過試配試驗確定。③灌注前應檢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狀態(tài)是否通暢,對孔道應在灌注前用壓力水沖洗。④張拉后應盡早進行孔道壓漿,壓漿應緩慢、均勻、連續(xù)進行。⑤每孔道應一次灌成,中途不應停頓。
七、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斷板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的病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的病害有如下幾種類型:角隅斷裂,縱向、橫向和斜向裂縫,破碎板或交叉裂縫,脫空、板塊活動和卿泥,傳力桿失效,脹裂,角隅剝落,接縫剝落,錯臺,持久性裂縫和腐蝕,起皮和龜裂,坑洞,補丁和開挖補塊,收縮裂縫,露石,填縫料損壞。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預防措施:針對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原因的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的預防措施,可減少斷板數(shù)量,延長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提高行車的舒適性。具體措施如下:選擇合格的材料,這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必要條件。加強基層標高、平整度的控制,使之滿足規(guī)范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不易過大。
八、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適性指標,施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減很快。如果道路不平,會降低車速,增加行車顛簸,加大沖擊力,損壞車輛,降低舒適性,減少安全性,降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有:基層平整度控制不嚴,甚至出現(xiàn)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攤鋪機及壓路機的操作人員水平較低;基準線或滑靴失控,從目前路面施工情況看,滑靴已基本取代基準線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施工時應從路基開始層層嚴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證壓實度的基礎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層微觀構造和外觀構造平整度。
九、結語
總之,公路工程質量通病的治理必須思想上重視、管理上及時、技術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建設、設計、監(jiān)理、施工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齊抓共管,才能使我們的質量有根本的改觀,才能建成精品工程。因此,我們只有認真研究分析施工中的可預見因素,針對不同的影響因素抓好施工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要加強現(xiàn)場管理,精心組織,以保證完成高品質的工程,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提高質量意識,把好質量關,真正做到質量責任,重于泰山。
參考文獻:
[1]公路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