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楊曉寧先生用多重曝光和慢門拍攝的鳥類攝影作品時,我不禁倍感欣喜,為有這樣勤奮、執(zhí)著的攝影人在攝影之路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感到高興,正是這種精神才讓光影世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咫尺攝影畫面,就其所容納的景物和影像來說是極其有限的,然而一些成功的作品,卻能利用有限的畫面,包孕著無限廣闊的意蘊。楊曉寧這些多重與慢門拍攝的鳥類攝影作品,不僅展現了鳥類在自然生態(tài)中的生存狀態(tài),而且把人帶進了一個廣袤無限的靈動空間。通過楊曉寧先生的鏡頭,大自然里美麗動人的鳥兒們,留下了它們若虛若幻、若影若現的影像,讓自然得到了藝術的升華。特別是運用多重曝光拍攝鳥類,在攝影技術的表現領域里更是開辟了一個極大的空間。許多攝影人在紀實鳥類攝影領域創(chuàng)造過不少優(yōu)秀作品,但這樣運用多影像重疊的手法表現鳥類自由生存狀態(tài)的作品并不多見。楊曉寧先生利用多重曝光這一技法特有的跳躍感與律動感,將光、色、形、影等造型因素,組構成各種各樣富有形式美的畫面,給人以視覺沖擊力,為鳥類拍攝題材增加了新意。
在曉寧先生拍攝的慢門影像作品中,我讀到虛實相生、動靜相宜的激情景象。這些亦真亦幻的慢門作品像一曲曲用鏡頭譜寫的抒情詩。曉寧先生憑借鳥類所具有的運動性,發(fā)揮出自己獨特地想象力,并將它們的運動軌跡與大自然景象自然天成的組合在一起,激起欣賞者的情感波瀾。楊曉寧精心的意匠經營,還體現在他非常善于將不同技法組成統(tǒng)一體。他將多重曝光與慢門拍攝技法自然天成的融合在一起來表現拍攝對象的特征,發(fā)掘可視性和深度感,產生引人入勝的感染力。
境由心生,心生像外。通過這些獨特的鳥類影像作品我被楊曉寧先生愛護自然生態(tài)的博大情懷和執(zhí)著的攝影激情所感動。鳥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美,用相機記錄下來,能產生美感,但這只是再現它本身自然生態(tài)的美,沒有經過作者的情感體驗,沒有深入的藝術構思和想象,不能從“自然美”升華到“藝術美”,這樣的作品沒有完全地進入藝術的審美領域。我感覺他的作品沒有停留在簡單敘述客觀景象的層面上,而是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中,漸漸了解鳥類的生活習性,動作規(guī)律,親近了這些大自然的生靈,對它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就像他自己所說“在與它們相伴的日子里,我總是把它們看成良師益友,與它們溝通情感,不僅用技術性的鏡頭聚焦它們的嬌美身姿,而且盡可能人性化地去表現它們,賦予以它們深刻的人文精神?!闭窃谶@種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下,楊曉寧通過鏡頭讓大家了解一個神奇的,充滿生機勃勃的鳥類世界,喚起大家關愛生態(tài),呵護地球精靈的意識。這種創(chuàng)作情感讓他的作品有了“神”與“魂”,可以看得出曉寧先生是在用情和心創(chuàng)作。
最后我對曉寧先生敢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和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愿他的藝術青春常在,用攝影鏡頭譜寫出更新更美的樂章來。
作者簡介
楊曉寧,男,1949年出生。1981年任江西省清江縣宣傳部新聞干事,1995年加入江西省攝影家協會,2005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