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在成名前經(jīng)常四處走穴。有一天夜晚,他在一間小旅館里正準(zhǔn)備就寢,突然聽見隔壁傳來小孩的哭鬧聲,一哭就是三四個小時,攪得他不勝其煩。想到第二天還有演出,帕瓦羅蒂非常生氣,準(zhǔn)備去隔壁房間提醒一下??墒钱?dāng)他走到隔壁門口,抬起手正要敲門,卻停住了。他忽然想到:“奇怪,我平常唱歌一個小時就筋疲力盡了,怎么這個嬰兒哭了這么久還中氣十足呢?”
帕瓦羅蒂仔細(xì)揣摩了這個嬰兒的哭聲,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嬰兒哭時不單是用丹田在發(fā)聲,還會在快破聲時把聲音拉回來,所以才能連哭許久不間斷。這一點竅門,不仔細(xì)聽根本聽不出來。呼吸是歌唱中的重要技巧。后來,帕瓦羅蒂經(jīng)過不斷練習(xí),終于掌握了這種嬰兒般的循環(huán)呼吸法,成為國際知名的歌唱家。
齊白石在16歲那年,一天跟著師傅干活回來,在鄉(xiāng)里的田壟上,遠(yuǎn)遠(yuǎn)看見3個木匠走過來。齊白石并不在意,因為是同行。然而當(dāng)他們走到身邊時,師傅卻垂下雙手,側(cè)著身體,站在旁邊,滿臉堆笑問他們好。那3個人卻傲慢得很,寒暄兩句就頭也不回地走了。齊白石非常詫異地問師傅:“人家是木匠,我們也是木匠,師傅為啥對他們那樣恭敬呢?”師傅拉長臉說:“小孩子不懂規(guī)矩。我們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們是小器作,做的是細(xì)活。他們能做精致小巧的東西,還會雕花,這種手藝不是聰明人,一輩子也學(xué)不成。我們大器作的人,怎么能跟他們平起平坐呢?”
齊白石聽了很不服氣,他們是人,自己也是人,哪有學(xué)不會的。于是,他離開了師傅,跟著雕花匠周師傅開始學(xué)小器作。周師傅的雕花手藝在白石鋪一帶非常有名,他用平刀法,擅長雕刻人物。師徒二人非常投緣,周師傅把齊白石當(dāng)成親兒子一般看待,把平生本事都傳授給他了。學(xué)會平刀法后,齊白石又琢磨著改進(jìn)了圓刀法,技藝日漸精湛,一些鄉(xiāng)紳婚喪嫁娶要做木器,都主動邀請齊白石去做。
有一次,齊白石無意中在一個主顧家里見到了一本殘缺的《芥子園畫譜》,大喜。這本畫譜是一本理論書籍,從第一筆畫起,直到畫成全幅,它都有逐步指點,非常實用。齊白石仔細(xì)看了一遍,覺得以前畫的東西實在要不得,畫人物,不是頭大了,就是腳長了;畫花卉,不是花肥了,就是葉瘦了,反正都有小毛病。
齊白石向主顧借來這本畫譜,買了些薄竹紙和顏料毛筆。晚上收工回家的時候,他就用松油柴火為燈,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花了半年,他把這本殘缺的《芥子園畫譜》都勾影完了,釘成了16本。從此,齊白石跟畫畫算是正式結(jié)緣,開啟了由木匠到國畫大師的起點。
如果帕瓦羅蒂對嬰兒的哭聲只有厭煩,如果齊白石對偶然接觸到的《芥子園畫譜》熟視無睹,我想他們都不會成為大師。人生處處是機會,但是機會就像泥鰍,你不抓住就會溜走。如果我們也能像大師們那樣抓住機會,并付出自己的努力,相信你也能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