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妻學(xué)畫的荷花,我心也是癢癢的,欲試還休。
荷花實在是完美到了極致。事物往往太過完美了,反而讓人覺得滿。美總會有一些欠缺,美至極致,反而沒有了求欲的余地,就會失去另一層空間。于是,人們便有了更高一層的審美追求,以淡泊的眼光,學(xué)會了舍卻。舍卻了艷麗、舍卻了豐盈、舍卻了功利、舍卻了奢華、舍卻了完美。于是乎,有人執(zhí)著地求淡、求純、求簡、求空、求殘。心中有了夢,是禪夢、是美夢,夢中產(chǎn)生了心中的佛。有了佛,就有了寄托,有了大徹大悟的人性光芒。
我的岳母叫玉蓮。白玉的“玉”,蓮花的“蓮”。她長年吃素,佛名叫品玉。我岳母佛人佛心一生。走時,享年88歲,是“米”壽之福。佛說,人生過程便是修煉。修心、修德、修養(yǎng)人性。佛喜荷花,更喜蓮子,苦心為佛。吃蓮子,得把蓮心摘去才不會苦,苦的源頭在于心。佛諄諄教誨世人,苦去甘來。岳母走了,她就是佛前的一朵白玉蓮花。
岳母養(yǎng)育了我妻,讓我受益一生。妻有時學(xué)畫荷花,荷是蓮。蓮是岳母的化身,妻畫不盡岳母蓮一般的風(fēng)采。岳母一生苦行,換來我如今生活的溫馨和寧靜。我在深深感念岳母的同時,更多的是感悟了岳母蓮花般的品性。我聽村里人說,岳母年少時是個美女,我卻無法欣賞岳母其時的花容月貌。我能看到岳母的時候,她已近花甲之年,是個典型的山里農(nóng)婦老人,艱難地過著日子。
岳母像一朵苦蓮花,清香又苦澀。舊時的農(nóng)村女性的不幸遭遇往往是以童養(yǎng)媳的命運為最甚。我簡直不敢相信在這世界上有一個三歲的童養(yǎng)媳,那個人就是我的岳母。從岳母的身世,我才悟到了世間萬物,只有蓮才有深深的佛精神,佛對自己擔(dān)承著苦難,對別人充滿愛心,這是佛者的博愛。據(jù)說佛祖降生時,百鳥群集歌唱,天樂鳴空相和,天園中突然開放蓮花朵朵,大如車蓋。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蓮花上,起座向北,觀樹徑行,一步一蓮花,共有一十八朵,朵朵艷麗光華。以后每當(dāng)有佛事時,唯坐“蓮花座”。坐姿乃稱“蓮花坐姿”,令人敬仰,供人叩拜。在我岳母的葬禮上,她就是如此的坐姿,她安然地坐在神櫥中,接受法師說法,普納甘霖。爾后,經(jīng)受干柴烈火,焚化升天。
我深情地想了岳母一輩子的吃素生活,她修煉成了一個純凈的素心人。這時,我仰視上天,岳母的靈魂像荷花一樣美麗,她已經(jīng)上了佛堂,我不禁欣悅起來。
在池塘邊,我再看荷園,園中一片清綠,又是一片空寂,那是一個佛的世界。
責(zé)任編輯: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