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鶯這次期末考試又沒考好?;丶液?,媽媽問她沒考好的原因,范鶯說:“我答題的鉛筆不好,總是斷。橡皮也不好用。老師總是走來走去……”
媽媽打斷了范鶯的話,指著卷子上的錯誤說:“不是吧?你看,你的錯誤以前也犯過很多次了。這次明明是你沒有改正錯誤,才導致沒有考好的。”
“可是……”
“沒有可是!”媽媽鄭重其事地說,“錯了就是錯了,找到原因改正還是好孩子。你找一些借口來,無非是想證明錯不在你??墒?,這樣對你又有什么好處呢?你的錯誤依然存在,還是沒有改正,不是嗎?”
看到范鶯委屈地開始掉眼淚,媽媽笑笑,拿紙巾擦去范鶯的淚水,緩和了語調(diào)說:“一次失敗沒什么,改正了,下次記住不再錯不就好了?所以,以后別再為過錯找借口,誠實、勇敢地去面對,好嗎?”
范鶯點點頭,在媽媽的幫助下,開始修改試卷上的錯誤。
很多同學都有過范鶯這樣的情況,為自己的一些不妥行為找借口,一種動機是想證明自己的清白,或者是想減輕自己所犯錯誤的責任;還有一種就是逃避心理,逃避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借口是讓人暫時逃避困難與責任的“有效方法”,通過借口,我們可以獲得一些慰藉,但其掩飾的“傷口”卻并不能真正治好。只有扔掉借口,忍著疼痛正視問題的根源,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應(yīng)該:
勇敢面對失敗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順利完成的也有找不到辦法的。失敗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敢于面對,就是成功的開始。
找準問題所在
在學習與生活中,失誤是在所難免的。有時候,因為我們找了借口,才會忽略掉問題的本質(zhì)所在,才使得錯誤總是跟隨著我們。只有善于觀察,認真總結(jié),找到失誤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題出現(xiàn)了,只要找對方法,就能解決它。若是問題很簡單,我們就自己面對、自己處理,這樣可以鍛煉我們的應(yīng)對能力;若是問題超出了我們的能力范圍,可以向爸爸、媽媽求助,或向老師、同學請教。
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勇敢前行,不為自己尋找任何借口,只有努力解決了問題,才能更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