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標】
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猶如一出精彩的話劇,其中六要素便是這出話劇的基本情節(jié)。要想給觀眾帶來真正的視聽盛宴,那么適當布景便是必不可少的。眾所周知,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并非是為了寫景而寫景,而是要在記敘文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切藝術(shù)皆來源于生活,文學亦如此。景物描寫要能在細致觀察中抓住景物特征,抓住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間、不同地區(qū)內(nèi)景物呈現(xiàn)出的顏色、形態(tài)、聲響、氣味等方面特有的變化,通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觀察和體會。選好觀察的角度,安排好描寫的順序,再融情于景,表達主觀感受,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寫。
如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一句,其中“光滑”二字就抓住了石井欄的特點。它之所以“光滑”,是因為井經(jīng)過了長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為魯迅在童年時曾多次好奇地摸過它。一個簡單的詞語,既道出石井欄的特點,又點明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
【技法指津】
比喻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景物的形狀、情態(tài)、顏色、聲音等準確具體地描摹出來。比喻運用得當,不但能將景物寫得具體生動,而且能收到較好的藝術(shù)效果,更能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在這里,比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法,更是一種描寫方法。老舍先生在《言語與風格》中這樣說道:“沒有比一個精到的比喻更能給予深刻印象的,也沒有比一個可有可無的比喻更累贅的?!濒斞浮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珊瑚珠嬌艷欲滴,瑩潤可愛,用它來比喻覆盆子,既貼切到位,又出人意料。
擬人法。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景物,能使景物“活”起來,讓讀者展開想象的翅膀,捕捉它的意境,體味它的深意,充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老舍《濟南的冬天》中這樣說道:“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想來只有青春少女才會常常面上含羞,宜喜宜嗔、嬌媚動人。這一句便給我們以無限遐想,那山該是一個怎樣溫婉清秀的美人,怎能不讓人魂牽夢繞,念念不忘?
引用法。引用古代詩文或現(xiàn)代詩文中的句子或段落,借用別人對景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景物的特征,這樣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也能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蘊。有時引用神話、傳說、故事等,也能收到異曲同工的藝術(shù)效果。如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到美女蛇的故事就增添了百草園的神秘色彩。
【牛刀小試】
有美如斯
□李玉琪
一年有四季,世人便以一己之好惡而多發(fā)議論。其實,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更替從來沒有因誰惜春就春常在,不忍歸去;因誰悲秋就西風遲來、冷雨爽約。在時光長河中,你我皆是過客;春的生機、夏的爛漫、秋的詩意、冬的希望,無一不是生命的饋贈。
“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所言不虛,鳥兒鳴囀間,風兒吹綠了廣袤的原野,暖陽映紅了遍地的花朵。山花爛漫處,藍江水邊,人們追尋著春的足跡。其實,春就是一只小羊在吃草時猛然感到的鮮美,一個孩子在放風箏時猛然感到的豁達,出門時頰邊的絲絲暖意……
當?shù)厣洗渚G的毛毯慢慢變成深綠時,赤日便炎炎似火燒,好像在告訴人們夏來了。我想它一定是一位學富五車的學者,太陽是他洞察一切的眸,炯炯的目光下萬物蓬勃生長;一場場不期而至的雨是他的諄諄教誨,而那涼爽的風就當是學業(yè)有成的獎勵吧,當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迎接秋的考試。
秋是收獲的季節(jié),不管文人墨客們?nèi)绾谓g盡腦汁、搜腸刮肚,也想象不出農(nóng)人“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欣喜,且讓他們閉門造愁去吧。金黃的玉米、火紅的高粱……在我看來就是層林盡染,碧空如洗,裊裊秋風,我自揮汗如雨。正是“晴空一人收獲忙,便引詩情到地頭”了。
不管你是否期待,冬還是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北風勁吹,如刀割面。在這“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jié)”的冬天里,雪也來了。雪,這冬天的精靈,舞姿輕盈,容顏姣好,裝點蕭索凄涼的大地,仿佛真的是有仙人在剪水作飛花狀。
而在冰天雪地之下,則孕育著沉睡的萬物,似乎還在等待著下一個春的來臨。
有美如斯,夫復何求!
點評:我們對四季景物總是各有偏好。逢喜時便“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于悲處便“淚眼問花花不語”。但作者卻以獨到的視角,寫人所未曾寫,具有新意。文中既有美景如畫,又兼評說古今史實,各種修辭手法更是信手拈來,不落窠臼。字里行間有超出本身年齡的練達,使文章顯得余味雋永,氣韻不凡。
【誤區(qū)警示】
對于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同學們在寫作時往往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即所摹寫的景物沒有明顯的特征。一寫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齊放,鳥語花香”;一寫到鮮花就是“張開了笑臉,風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發(fā)著陣陣清香”,還有“這里的景色多美??!”“眼前的美景太迷人啦!”等類似的句子。
顯然,在這里,同學們忽略了對景物的仔細觀察。繪聲繪色寫景才能引人入勝,反之則味同嚼蠟了。
【延伸訓練】
以“我的校園”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文中不能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或校名。
思路點撥:要有觀察的角度和清晰的思路;要寫出四季景物的變化,要突出特點;一磚一石皆有情,要融情于景,而不是只作簡單的建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