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磁性標本的磁參數(shù)計算公式的理論推導及其單位換算,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yè)規(guī)范《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guī)程》DZ/T 0071—93中給出的磁參數(shù)計算公式的不合理性,提出關于該公式修改意見。
關鍵詞:磁參數(shù)計算公式 高斯 第一位置 第二位置
中圖分類號:P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a)-0067-02
1 引出
我院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guī)程》DZ/T 0071—93中規(guī)定的第一高斯位置法進行內蒙古標本磁參數(shù)測量并計算時碰到磁化率單位問題。
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yè)規(guī)范《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guī)程》DZ/T 0071—93中附錄C的磁化率和剩磁計算公式。
高斯第一位置磁化率:
()(1)
式中:為標本中心到探頭中心的距離;
為標本體積;
為當?shù)乜偞艌鲋怠?/p>
高斯第一位置剩磁:
(2)
用以上兩個公式進行計算:按照該規(guī)范附錄C中敘述,選取單位cm,選取單位cm3,與選取單位nT;計算結果值與現(xiàn)實不符,比實際小了約105倍,值與現(xiàn)實相符。
重新選取單位:選取單位m,選取單位m3,與選取單位T;計算結果值與現(xiàn)實不符,比實際小了約105倍,值與現(xiàn)實也不符,比實際小了約109倍。
由(1)式單位換算可以看出,3與的單位相消,與的單位相消,也就是說這四個參數(shù)的單位選擇不會影響計算結果。
同理:(2)式中,3與的單位相消,的單位單獨存在,影響到計算結果。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是(1)式在推到中出現(xiàn)了錯誤,(2)式正確,的單位應為nT。
2 公式推導
約束條件。
高斯第一位置:,,
高斯第二位置:,,
2.1 高斯第一位置
根據(jù)磁偶極子模型,可得到標本在高斯第一位置產生磁場感應強度B的大?。?/p>
式中:r為標本中心到探頭中心的距離;
m為,為標本總磁矩;
為在SI單位中。
建立以X軸向東,Y軸向北,Z軸向下直角坐標系,則:
以Z軸為例:
(3)
假設標本放置前儀器讀數(shù)為,放置6面與地磁場方向相同讀數(shù),5面與地磁場方向相同讀數(shù),則應該有如下關系:
(4)
(5)
(1)求解磁化率。
(4)式與(5)式相加:
(6)
化簡求?。?/p>
(7)
由公式(單位取T)計算得到:
(8)
同理:
(9)
(10)
從而求得磁化率的平均值,:
即磁化率:
也可以寫成:
(11)
式中:為標本中心到探頭中心的距離,單位cm;
為標本體積,單位cm3;
為當?shù)乜偞艌鲋担瑔挝籲T;
為儀器讀取值,單位nT。
(2)求解剩余磁化強度。
用(4)式減去(5)式:
(12)
求?。?/p>
(13)
同理:
(14)
(15)
標本的剩余磁化強度,:
(16)
代入,(16)式化簡,即剩余磁化強度:
(17)
式中:為標本中心到探頭中心的距離,單位cm;
為標本體積,單位cm3;
為儀器讀取值,單位nT;
2.2 高斯第二位置
根據(jù)磁偶極子模型,可得到標本在高斯第二位置產生磁場感應強度B的大小:
式中:r為標本中心到探頭中心的距離;
m為,為標本總磁矩;
為在SI單位中。
這與高斯第一位置相比,只差了二倍的關系,一次可以仿照高斯第一位置推導過程來導出高斯第二位置測量時的,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強度。應注意的是,在第二位置上,儀器讀數(shù)變小,為了保持與高斯第一位置形式一致,需要進行一次符號運算。
同樣以Z軸為例:
(18)
(19)
(1)求解磁化率。
(4)式與(5)式相加,化簡求?。?/p>
(20)
同樣由公式(單位取T)計算得到:
(21)
(22)
(23)
同理得到平均磁化率:
也可以寫成這樣的形式:
(24)
式中:為標本中心到探頭中心的距離,單位cm;
為標本體積,單位cm3;
為當?shù)乜偞艌鲋?,單位nT;
為儀器讀取值,單位nT。
(2)求解剩余磁化強度。
用(4)式減去(5)式,求取:
(25)
同理:
(26)
(27)
標本的剩余磁化強度,:
(28)
代入,(16)式化簡,即剩余磁化強度:
(29)
式中:為標本中心到探頭中心的距離,單位cm;
為標本體積,單位cm3;
為儀器讀取值,單位nT。
3 總結與建議
3.1 總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guī)程》DZ/T0071—93中關于剩余磁化強度和剩余磁化率的計算公式單位標注不明確,規(guī)范引用公式適用于CGSM制,而不是SI制,但是規(guī)范內容闡述全都應用SI單位。
3.2 建議
做適當修正,以滿足行業(yè)規(guī)范的唯一性和標準性。
參考文獻
[1]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guī)范[S].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1993-05-18發(fā)布,1994-01-01實施.
[2]焦新華,吳燕岡.重力與磁法[D].吉林大學,2005.
[3]應用地球物理—磁法教程[M].成都地質學院,武漢地質學院,河北地質學院和合肥工業(yè)學院合編,地質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