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表述涵蓋了中國以后社會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取向,決定了社會道德發(fā)展的性質和方向,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guī)范,是黨的理論建設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關鍵詞]十八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2 — 0063 — 02
在十八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胡錦濤同志提到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和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墩ぷ鲌蟾妗吩俅螐娬{了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它用二十四個字分三個層面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覆蓋全國各方面意見、反映現(xiàn)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sh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我國的道德建設
十八大提出的此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以往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化和提升,對我國的道德建設起著指引的作用。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本身就是道德的一部分,它為道德建設指引方向和規(guī)定任務、創(chuàng)設價值動力、提供精神源泉、奠定心理基礎。
首先,理論來源和現(xiàn)實依據(jù)。從理論上來看,“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的產物。”①道德作為社會的一種要求,必然要反映經(jīng)濟基礎、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道德同時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與時俱進,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社會對道德的要求。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的,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為核心基礎的先進思想,反映了中國經(jīng)濟社會的當前發(fā)展狀況以及民眾生活的實際情況。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石的道德一定能夠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來,共同推進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yè)。反過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本身也因為道德建設的深化而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兩者互相促進,互為發(fā)展。此次十八大中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些表述本身也是鞏固全黨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想的迫切需要,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國家競爭力的迫切需要。而且“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旦與傳統(tǒng)的道德資源結合起來,必將能夠更加凝聚人心,極大地發(fā)揮社會主義這種先進生產力的優(yōu)越性,必將創(chuàng)造出比以往社會形態(tài)條件下更為發(fā)達的物質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為邁向共產主義社會奠定堅實基礎?!俺珜ё杂?、平等、公正、法治”也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屬性,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終極目標,最終為了促進人的道德全面發(fā)展?!俺珜蹏?、敬業(yè)、誠信、友善”本身也是道德建設的核心要求、價值追求和根本準則。
從現(xiàn)實方面來考察,當前,世界多極化、經(jīng)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鋒日趨頻繁。中國也進入了經(jīng)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階段,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和差異性明顯增強,這些都是我國道德建設所面臨的新挑戰(zhàn)和新形勢。我們同資本主義的較量,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同資本主義價值體系的較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道德建設起著指明燈的作用,它對各種錯誤的思想和言論起著辨析、批判和引導作用,有利于抵御西方資產階級腐朽思想文化的滲透,切實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教育渠道,逐步根植于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年思想和生活之中,從而更進一步推動著道德的建設。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道德建設有著重要的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理論為基礎的,它是對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命運前途做出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得出的,它的理論表述反映了人們的共同理想,起著凝聚人心的作用,它保證了道德建設的正確方向。從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述來看,面對道德的多樣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卻用3個“倡導”、12個關鍵詞、以最大的包容性把一些傳統(tǒng)的道德資源比如誠信、友善等納入其體系,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精神財富尋得了歸依的家園,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道德共識,激發(fā)了沉淀在人們心靈深處的集體性記憶,從而確保社會主義道德的廣泛性要求得以體現(xiàn),先進性要求獲得認同,使得和諧社會的建設成為人人的自覺行動。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和養(yǎng)成奠定良好的文化氛圍和現(xiàn)實基礎。同時,十八大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總結提煉科學準確、簡明易懂,有利于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宣傳和教育。
第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道德建設有著重大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追求,又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精髓;既有精神層面的指導意義,又有落實在行動上的可行性,它應該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處于中心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它確保了道德建設的正確方向,保證了道德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十八大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表述中提到“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既是我們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標,也是我們道德建設的最終目的;“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整個社會追求的共同準則,反映了時代和社會的潮流,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要求,道德建設的最終目的也是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國家與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本身也體現(xiàn)了千百年來不變的道德文化的內容和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來引起人們對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的普遍認同感,從而發(fā)揚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優(yōu)點,使得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保持一致性。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凸顯我黨理論建設的創(chuàng)新
黨的十八大報告這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表述,字字千金,擲地有聲。這次對核心價值體系的表述是“改革開放”三十余年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是解放思想和中國共產黨理論創(chuàng)新的產物。黨根據(jù)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來的關于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的根本看法和總體觀點,體現(xiàn)了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
首先,黨的理論建設上的創(chuàng)新。黨的十八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表述,雖然只有短短十二個觀念,但是卻凝聚了黨的具體智慧,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共同成果。它不僅僅揭示了社會主義的價值規(guī)定性和共產主義的價值理想,而且吸收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成果,與西方文明的核心價值觀也有許多交集。比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敬業(yè)、誠信、友愛等與西方和歐美的核心價值觀有了很大的公約數(shù)。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理念,它反映了社會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比如,毛澤東、鄧小平就多次提到民主的重要性,鄧小平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①江澤民和胡錦濤也特別強調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本質?!俺珜ё杂?、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則繼承了中華民族文明的共同成果與價值共識和人類共同的價值理想追求,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就是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是現(xiàn)代社會最重要的價值理念。社會主義的自由、平等、公正顯然是超越了資本主義的民族自由人權的,它前者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之上的,而后者的階級基礎就決定了其狹隘和虛偽性?!俺珜蹏⒕礃I(yè)、誠信、友善”則充分繼承和發(fā)展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與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精神的接契和融合,使得兩者都實現(xiàn)了雙重更新,一方面使得馬克思主義獲得了再生和發(fā)展的旺盛生命力,另一方面,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精神獲得了方向保證和現(xiàn)代化價值。敬業(yè)、誠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得以建立的基石,成為了市場經(jīng)濟主體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精神導向。同時,敬業(yè)和誠信巧妙的把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緊密結合在一起,對他們做了精煉的概括,為各民族、各階層和各個利益群體的人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判斷行為得失、明確價值取向、做出道德選擇、彰顯公民人格等,提供了基本規(guī)范和標準,有利于在實際生活中促成公民自覺的道德認同。愛國是任何國家公民的應有義務,同時愛國也是對中華傳統(tǒng)忠孝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我國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的集中表現(xiàn),道德建設根植于有著這一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豐厚沃土之上,才能獲得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次,體現(xiàn)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特色。中國共產黨建國以來,引領著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社會向前發(fā)展,綜合國力得到巨大的提升。與之同時,社會的思想文化也在經(jīng)歷著一個從萌芽、生長到發(fā)展和成熟的過程。胡錦濤同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根據(jù)目前階段的綜合情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出了新部署和新要求,務必要深化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新認識,新看法。這一部署必將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極大地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案粡?、民主、文明、和諧”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實現(xiàn)國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尤其迫切成為了人們的共同希望,成為了人們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不懈動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長久歷史目標,代表這人類歷史前進的方向,也是黨至死不渝的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和國家奉行的核心價值理念。十七大至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重要會議和重要文件,多次強調這一價值目標??梢哉f,我們黨堅持科學發(fā)展,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執(zhí)政為民,堅持依法治國,最終的目標都是服務人民,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踐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伴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一理念會變得越來越具有世界意義,反映著歷史前進的方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應當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和應當遵循的根本道德準則,是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核心要求,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價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為的本質屬性。
〔參 考 文 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
〔2〕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責任編輯:陳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