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蕨菜根莖含淀粉量很高,國內(nèi)市場逐漸開發(fā)起來。用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能使成年植株中極細微的組織團生長成新的植株。
【關(guān)鍵詞】蕨菜營養(yǎng)價值;用途
蕨菜又叫蕨兒菜、火蕨菜、拳菜、拳頭菜、蕨薹、米蕨菜、狼蕨、龍須菜、龍頭菜、如意菜、鹿角菜等。以葉芽生長出來未開展的羽狀葉和幼嫩葉柄供食。
1.起源與分布
蕨菜分布很廣,在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地區(qū)的山坡、荒坡均有生長。中國各地都有,分布于西北、華北、東北、西南各省,多在淺山荒坡,或半山坡及林下草地沙礫山坡,春夏季生長茂盛。陜西秦嶺以南山區(qū),年產(chǎn)5萬噸以上,以內(nèi)蒙古、遼寧和河北承德所產(chǎn)的最有名。
2.營養(yǎng)價值與用途
經(jīng)分析,每千克食用蕨菜莖葉中,含蛋白質(zhì)16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100克、熱量2090千焦、粗纖維13克、灰分4克、鈣24毫克、磷290毫克、鐵67毫克、胡蘿卜素168毫克、維生素C35毫克,各種氨基酸的含量也很高。還含有膽堿、麥角固醇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此外,蕨菜根莖含淀粉量很高。國內(nèi)市場逐漸開發(fā)起來。 由于蕨菜本為野生資源,故出口量一直不高。如1978年河北省承德地區(qū)出口量約為415噸。隨著國內(nèi)市場的開發(fā)和出口量的增加,野生資源已不付需要,擴大出口是很有希望的。
黑龍江蕨菜在黑龍江省海拔200~800米的高山地帶都有分布,多與豆科雜草混生。一般在5月中旬出土,6月下旬至6月上旬即可采收。在黑龍江供食用的其他蕨類野生蔬菜還有紫萁、猴腿、野雞膀子和黃瓜香,有的地方也把它們混稱為蕨菜。貴州蕨菜貴州很適宜蕨菜的生育,荒坡林邊,普遍生長,蘊藏量極其豐富,并且品質(zhì)優(yōu)良,但目前尚未形成商品,這一野生資源,亟待開發(fā)。
3.栽培技術(shù)
繁殖蕨菜可以通過兩個途徑進行繁殖,即用營養(yǎng)體進行元性繁殖和孢子繁殖(有性繁殖)。生活史成熟的蕨菜會在葉片上產(chǎn)生孢子,然后再由孢子長成一棵新植株,這就是蕨類植物生活史。孢子散布在光線適宜和潮濕的地方即萌發(fā)長出一個瘦長的細胞(最早的假根),然后再長出綠色細胞,并不斷分裂形成一列細胞。在大約3個月中,這列細胞頂端出現(xiàn)橫分裂,最后形成一片綠色的心形組織,即蕨類植物的原葉體。原葉體上有精子器(產(chǎn)生精子的器官)和頸卵器(產(chǎn)生卵的器官),在有水的環(huán)境下,釋放出的精子會游到頸卵器中與卵結(jié)合。受精后的卵稱為受精卵,它漸漸長出根、莖和葉片。幼孢子體長出的第一批葉子,一般與以后長出的葉子形狀不同。孢子播種后3~6個月(有些種類需要1年),會長出能夠完全獨立生活的幼小植株。絕大多數(shù)蕨類植物需要2年時間才能完成它們的全部生活史。
4.營養(yǎng)繁殖
①分莖繁殖利用直立根狀莖、根狀莖或匍匐莖的一部分均可產(chǎn)生一棵新植株,這就是分莖繁殖。分莖時在根狀莖上必須帶有生長點,而且這些生長點最好在分莖之前已經(jīng)開始發(fā)育。把分出的莖段橫臥淺植于土壤表層中,種后將土壤適當拍緊,并用噴壺噴水一遍。②葉芽繁殖有些蕨類在葉和根部也能產(chǎn)生出新的植株。也有些蕨類的葉芽生在葉片頂端,當葉下垂觸地時,頂端的芽在不離母體的情況下落地生根,形成一棵新植株。還有些蕨類直接在葉片上萌發(fā)成小植株,將芽和母體分離后栽植即成為新株。③組織培養(yǎng)用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能使成年植株中極細微的組織團生長成新的植株。組織培養(yǎng)是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的。一般情況下,當培養(yǎng)植株長到6厘米左右高即可移出試管進行土栽。
(1)春季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春季蕨類生長旺盛,新嫩的幼葉不斷地萌出并伸展開來。初春最重要的管理是修剪,務(wù)必在嫩葉長出前剪去衰老枯死的葉片。春季要及時施肥促進生長,一般以每15~20天施肥一次為宜,每次每公頃150千克尿素。春季是分株、移栽的大好時機,分株最好在幼葉展開之前進行。選健壯株分株,株行距為0.5~0.6米×0.7~0.8米,每穴2~4株。栽后澆水。
(2)夏季進入夏季后,絕大多數(shù)蕨菜還會繼續(xù)長出新的葉子,仍需提供充足的肥料,一般20天追一次肥,每公頃施尿素150千克。最主要的是澆水和保持空氣濕度。當氣溫急劇升高時,一般3~5天澆一水以降低地溫,保持土壤濕潤。雨后要及時排水,避免濕度過大引起死株。
(3)秋季秋季蕨類植物的生長速度開始變慢,水分的需求也日趨減少,澆水施肥也應(yīng)減少或停止,一般只要土壤濕潤就不必澆水。落葉型的蕨類植物將變成黃褐色,并漸漸枯萎。秋季不要過多地修剪老葉片,因為老葉覆蓋在植株周圍,有保溫作用。北方地區(qū)有些蕨類需要覆蓋廄肥或雜草防凍。在亞熱帶地區(qū),蕨類有較長的生長時期,因此,在秋季仍可以施肥澆水。
5.采集
(1)采收時間一般以4~6月采收為宜,還應(yīng)根據(jù)各地氣候特點和蕨菜生長情況,確定最佳采收時間。過早,植株幼小,影響產(chǎn)量;過晚,植株老化,不能食用。一般蕨菜嫩薹高20~25厘米,羽狀小葉苞尚未展開,即\"抱拳\"時,采收為宜。陽坡、向陽處,采收時間較短,質(zhì)量較差,陰坡、背陰處,采收時間較長,質(zhì)量較好。(2)采收方法從新鮮部分以下適當?shù)牟课?,用手一根根地折下。然后,將折下的蕨菜基部在地上輕輕擦磨,使基部沾有泥土,輕輕地放在底部墊有青草的筐內(nèi),以防失水老化。并在筐的最上面覆蓋一層青草,以防日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