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知從哪學來的臟話,經(jīng)常說:“你是個屁??!”似乎已經(jīng)成了他的口頭語。老人說,寶寶從小說臟話,應該及時給予警告或者譴責,要讓寶寶意識到說臟話是不文明的表現(xiàn);媽媽說,寶寶其實對臟話的性質一竅不通,即使干預,也無效果。那么,面對寶寶說臟話,你的做法是?
沉默面對派
@GZ可:寶寶自己其實對臟話的含義一竅不通,他們不領會什么是臟話,也不領會為什么不能說臟話,他們只不過以為其他寶寶說臟話有意思,于是才會將其當作樂趣,加以效仿。但是,大多數(shù)父母并沒有認識到這一事實。當聽聞寶寶口吐臟話時,父母往往只會感到受驚不小,嚴苛詰問寶寶臟話自何處學來,并壓迫寶寶許下“不再說臟話”的諾言。當寶寶說臟話時,不要打寶寶,也不要和寶寶說道理,假裝沒聽見,對他不理不問。慢慢地,寶寶覺得沒趣自然就不說了。
@夏日里的花花:我們的寶寶2歲半了,經(jīng)常說“屁”,但不是跟家人學的,我們從來不說。問他喜歡什么老師,他說屁老師。其實,我知道寶寶并不知道說這些話是錯的,作為家長和老師只需告訴寶寶,那樣講話是沒有禮貌的,好孩子不會說那樣的話。我鄰居家的寶寶有時候會說,比如“你這個笨蛋”“真討厭”等等,都是跟喜羊羊和灰太狼學的,后來不再讓她看這樣的動畫片。
@皮胡小子:我家寶寶3歲了,也說臟話。每次聽到他說臟話,我一般都會保持沉默,等他大一些了,我再引導他,但是現(xiàn)在,你越管,他越愛說。寶寶經(jīng)常說臟話,其實很多時候寶寶都是從大人或者玩伴那里學來的。寶寶都有很強的仿照力,看到什么就會仿照什么,缺乏判斷是非的才智。倘使父母、同伴或是節(jié)目里有不好的談話,這都會成為寶寶仿照的對象。所以家庭語言環(huán)境還是很重要的。
嚴厲譴責派
@開心曦寶:寶寶說臟話還是環(huán)境影響。一要家長以身作則,二要給寶寶講明說臟話是不文明的行為,隨時制止。寶寶說臟話看似小事,卻關系到寶寶的文化素養(yǎng)。教育寶寶不講臟活,培養(yǎng)寶寶從小養(yǎng)成文明習慣,最好是在寶寶第一次講臟話時,就能嚴格要求,及時地進行教育。有些家長在寶寶第一次講臟話時,覺得好玩,哈哈大笑,不加制止。寶寶會覺得大人是在欣賞他的表演,他就會更加起勁地重復。結果養(yǎng)成罵人的習慣。不論什么場合,都會說出一連串的臟話,家長再想管,已經(jīng)晚了。
@琳琳魚兒17:我家寶寶正面臨這個問題,第一次聽到他說臟話就被我狠狠批評了一頓,后來又說了一次,我跟寶寶的爸爸一起批評了他!寶寶說臟話,肯定是要嚴肅對待,然后道理必須講清楚,不然以后他會更加肆無忌憚地講臟話。
@TT媽:寶寶1歲11個月跟阿姨在奶奶家住的時候,聽見阿姨說“屁”后就學會了。老公一直都非常忌諱寶寶說臟話,有一次他跟寶寶一起玩皮球,寶寶沒接住球,忽然說了一句“屁爸爸”。當時老公聽到后大驚失色,臉色立刻變得嚴肅起來,抱起寶寶走到我身邊質問我,寶寶嘴里的臟話是跟誰學的。那一晚我們吵了一架,寶寶也哭了,但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有近兩個月沒聽她說過了。所以說,寶寶說臟話的時候嚴厲警告是必須地,這樣他才能記??!
《母子健康》溫馨提示
寶寶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一般在3歲左右)接觸到一些臟話,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又恢復正常,寶寶這個時期的語言習慣稱之為詛咒敏感期。“屁”“笨蛋”“討厭”的發(fā)音本身是有力量的,可以讓寶寶感覺到一種情緒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滿足,家長越遏制寶寶,寶寶可能對臟話就會越感興趣,說的頻率更多。要解決這種問題,家長一方面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即對他們單獨的表達不聞不問,或者表現(xiàn)出這樣做一點也不好玩的意思。另外,還有必要適當減少寶寶與具有習慣性臟話行為的寶寶或成年人接觸的機會。
《母子健康》微博話題大征集
每個月,《母子健康》雜志都會在微博上(@母子健康雜志)發(fā)布一個熱門話題,歡迎各位媽媽爸爸關注《母子健康》雜志微博,并且對話題暢所欲言。
每個月被選登在雜志上的微博發(fā)言,《母子健康》雜志會送上一份當期雜志作為禮物。
趕快關注@母子健康雜志吧!http://weibo.com/mz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