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臺北的記憶,更多的是來自夜晚,無論味蕾還是心靈。
充滿人情味兒的饒河夜市,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敦南店,捧著五十嵐的奶茶和好友夜游西門町,騎粉紅色機車的女孩,還有灑滿溫暖黃色燈光干凈的人行道。
在倫敦時我認識了很多臺灣朋友,耳濡目染下能用地道的閩南語說出各式臺灣小吃的名字,吃遍它們絕對是這次旅行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
士林夜市的臭豆腐和大餅包小餅,永康街的芒果冰,淡水老街的“阿給”魚丸湯、土耳其冰淇淋和阿婆鐵蛋,華西街夜市的阿義鹵肉飯和生炒牛肉,饒河夜市的胡椒餅。其實不用做太多功課,哪家門口人最多,隊伍最長,就準沒錯啦!
我很喜歡傳統(tǒng)平民小吃——肉圓。常見的肉圓大概有三種:清蒸、油燜和油炸。油燜的吃起來皮很Q;油炸的呢,外皮呈半透明狀,吃起來酥酥的;清蒸的個頭通常比較小,外面的皮多半是白色的,口感很滑順。
Chiao是我在倫敦認識的朋友,臺北人,做室內(nèi)設(shè)計。我們約在捷運西門站,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安東街土地公廟旁一家有三十多年歷史的老店吃肉圓。這里的肉圓是油炸的,即使從油鍋拿出來,也不會感覺很油膩。上面搭配著淡粉色的醬汁搭配綠色的香菜,顏色看上去很漂亮。外皮的口感滑順,混合著肉與油的咸香。內(nèi)餡的內(nèi)容很簡單,是老板精心挑選的豬肉和筍丁,吃起來很有滿足感——好吃的小吃就是這樣單純美味。愛吃辣的同學(xué)可以選擇橘色的辣醬,入口后,辣度會有不同層次的改變,很香。
生意不太忙的時候,老板和老板娘會邊準備食物邊和你聊天,就像家里一樣,得知我是來旅行的,就熱情給我介紹周邊的店家,小吃或是伴手禮,還會突然跑進屋內(nèi)找來一張地圖在上面超認真地標記好位置送給我。
來自味蕾的記憶,才是感受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臺灣由各處移民帶來的文化,造就了豐富又好吃的小吃,幾乎每一家都是幾十年的老店,每家店都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對傳統(tǒng)風味的堅持與傳承,處理食材的用心,對每一位客人的熱情體貼,幾十年不變的味道——那份長久的味道,讓人心中一動。
而臺灣的精神食糧亦很豐富。
敦南誠品是愛書人心里最向往的地方。誠品敦南店位于忠孝敦化商圈,曾被《時代》亞洲版“The Best of Asia”(亞洲之最)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
書籍在一樓一進門就繁花似的開滿在眼前,四處都是書架,周遭很安靜。這里更像一個免費開放的圖書館,店堂里暖色系燈光混合著咖啡香氣,二十四小時不打烊,可以一個人自由自在地享受長長一段時光。抱上幾本用心挑選的書,我輕聲地走動,生怕打擾了看書的人,找個喜歡的角落或樓梯坐下看一會兒,然后買回家去,是無可替代的美妙經(jīng)驗。
買完書,和三兩好友在忠孝東路上散步,路上只有偶爾騎機車經(jīng)過的人。我們邊走邊聊,路過深夜還在營業(yè)的小店,點上幾個客家小炒再來一瓶金門高粱酒,在四處無人的臺北小巷中,那一刻,我的生命是我的。
微小的幸福更具體,真誠的美味才動人。
深夜里的真心,是我們必須抓住并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