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with passion——這是商業(yè)廣告里用于點燃人們消費熱情的強力宣傳語,而且次次祭出,次次生效。
為什么早已見慣世面的我們,會被這么簡單的一句話打動?
因為正好說中了你心里的那一句。
為準備一個名為“都市女性的愛與怕”的座談,我逢人就問:“你愛什么?怕什么?”漸漸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大家的“愛”都是相似的,“怕”卻各不相同。有兩位朋友的回答有點類似,一個是怕“生活失去激情”,一個是怕“活得不再這么興致勃勃”。
這兩個答案在一堆“怕沒錢”“怕生病”“怕孤獨”“怕沒人愛”之間顯得十分特別。
激情這東西,仿佛是青春的附屬品,我們都年輕過,我們系馬高樓垂柳邊,我們相逢意氣為君飲,我們以為一生一世都會過著那種熱血沸騰的生活。誰知當遭遇所謂的成長,去做不得不做的事,應付不得不應付的人,按著既定的方式與態(tài)度。這樣的生活,平靜而安全,也不是沒有快樂,那快樂卻是褪了色的、蒙了塵的,看起來灰撲撲的,戳不到痛處,也戳不到癢處,正是“不痛不癢”。
生命是一鍋坐在火上的湯,我們不敢讓它一直滾一直滾,卻又厭煩了溫溫吞吞不死不活的狀態(tài),那么就時不時讓它小小沸騰一下吧,提神醒腦,也向自己和這個世界宣布:我活得帶勁著呢,激情永遠不會離我而去。
1.“熱活”無標準。
樂活有標準;優(yōu)活有標準;慢活也有標準;但熱活,誰知道怎么衡量?25歲許自己一個gap year出國旅游和60歲才開始環(huán)游世界都是“熱活”,因為這都是對人生的熱情探險。只要勇敢地突破固有的限制,你便一只腳踏入“熱活”之門。
動作不分大小,成就不分高低。挑戰(zhàn)8cm的高跟鞋和辭職創(chuàng)業(yè),別人從你眼里看到的煥發(fā)的神采可能并無二致。歸根到底,熱,是一種對比而得出的結論。而“熱活”,是一種人人可以用自己方式來踐證的精神。
2.“熱活”為自我。
“熱活”不是裙子的長度也不是口紅的顏色,每年換一個潮流而你必須得追上這種流行?不,“熱活”只忠于自我,覺得扭秧歌快樂過跳拉丁舞,那前者就是你的“熱活”之選!相反,由于遵循某些不必要的規(guī)則,而違心地選擇“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那很遺憾,你正在和“熱活”背道而馳。
3.“熱活”有意義。
任何快樂都不可以建立在傷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之上,請牢記這句話。絕大部分被視為“熱活”典型的人物,散發(fā)的都是積極正面的能量,與勇氣、創(chuàng)意、熱愛、堅定這些詞語結伴而行,即使是那些有爭議的人物也在默默遵守這一前提——縱然LADY GAGA特立獨行,卻啟發(fā)了我們對時尚的另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