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有一個熱詞叫 “撞臉 ”,是說整容的明星越來越多,且整得愈發(fā)相似。雖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但臉型相似的卻無窮無盡,譬如杰弗里 ?迪恩 ?摩根和哈維爾 ?巴登同時蓄上胡子,低頭不語,恐怕佩內洛普 ?克魯茲也要費點心思才能分辨出誰是老公。今年,娛樂圈又流行一個新詞——“撞名” ——當然不是指李冰冰和范冰冰,因為“撞名”的主體不是明星,而是電視劇。
細心的觀眾會發(fā)現,“喋血”、“傳奇”、“秘史”、“時代”、“血色”、“大戰(zhàn)”……這些耳熟能詳的短語都成了電視劇起名學的萬金油,不是安在劇名的前面,就是作為后綴。它們就像一個俗套的窠臼,偏偏那么多人前赴后繼,百試不爽。《媳婦的美好時代》火了,《新女婿時代》、《小夫妻時代》、《裸婚時代》等等接踵而至;《血色浪漫》播罷,“血色”家族又添迷霧、戀情、沉香、蝶戀等“新丁”;還有《老牛家的戰(zhàn)爭》《寶貝戰(zhàn)爭》、《情感戰(zhàn)爭》、 《兒女的戰(zhàn)爭》等等,你方戰(zhàn)罷我登場,在熒屏上打得不可開交。僅本月,就有《幸福生活在招手》、《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兩部“幸”字輩作品上星。
說起來,這種劇名“撞臉”的怪現象并非今年獨有,但今年的“撞臉”卻在技術層面上更上一層樓。不是嗎?這邊廂人氣大劇《甄嬛傳》剛剛上演大結局,不少觀眾就發(fā)現黑龍江衛(wèi)視推出了《甄嬛前傳》,仔細一看甄嬛變成了晴川,在再仔細一看——所謂前傳竟是《宮鎖心玉》借殼重播。無獨有偶的是,電視劇《雪狼》也被改名為《懸崖2》播出。如此操作,重播的收視率是提升了,但美譽度卻不盡人意。其實,這些在名字上“挨過刀子”的電視劇并非粗制濫造或不入流的作品,為什么他們還要寧可犧牲口碑和美譽,也要死抱熱播劇的“大腿”呢?
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從事電視劇研究的吳素玲教授說:“電視劇名如何取往往不由編劇說了算,主要看出品方甚至是電視臺的訴求。曾有電視臺宣傳表示,給電視劇取一個唬人的名字很重要,原因是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快,電視劇播出也是快節(jié)奏的,可能觀眾還沒看明白,劇集就播完了。用流行詞匯或炒作概念首先透露出片方的不自信。他們自己也知道電視劇內容不是精品,就用虛名來唬人。這低估了觀眾的智商。實際上,現在觀眾的欣賞能力較過去已經有了很大提高,有自己的審美標準?!?/p>
說白了,電視劇劇名的“撞臉”還是惡性競爭下的蛋。與其冒險語不驚人死不休,不如“拿來主義”為我所用。殊不知,起個好名對一部電視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名字決定了一部電視劇是包裝成天使,還是魔鬼。辨識度、信息量、好記易懂……這些都可以成為起名時的參考指標,熱臉貼冷屁股的事兒——即使有效,往往也是一次性的,況且有過貼冷屁股的前科,以后,還怎么好在圈子里舉頭豎臉?即使觀眾的眼睛偶爾不那么雪亮,但歷史是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