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倉懷珍:1988,女,漢,遼寧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崔龍昌:1988,男,漢,遼寧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遼寧大學文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36)
摘 要:一直以來關(guān)于漢語兼類詞的探討存在很多爭議,有的承認兼類詞的存在,有的不承認,承認兼類存在的也沒有統(tǒng)一的判定標準。本文主要就兼類詞的判定標準和類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此和大家探討。
關(guān)鍵詞:現(xiàn)代漢語 兼類詞 標準 類型
中圖分類號:H10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2-0000-01
黃伯榮、廖旭東指出:“漢語里大部分的詞都歸屬某一詞類,只有少數(shù)詞可以歸屬兩類或兩類以上,其條件就是經(jīng)常具備兩類(或兩類以上)詞的主要特征而詞匯意義密切相關(guān)” 。我們從關(guān)于兼類詞的諸多定義中可以歸納出兼類詞判定的幾點標準。
一、兼類詞的判定標準
1.讀音完全相同(包括聲、韻、調(diào))。這是兼類詞的基本前提,即兼類詞是就一個詞而言的,這一個詞可以出現(xiàn)在句子的不同部位做不同的成分,但是他們在出現(xiàn)時必須是同音的,例如,“竹籃打水一場空”和“他空著雙手回來了”中的“空”,讀音相同,具備了兼類詞的前提。相反,例如, “他已經(jīng)走了”和“老師對自己的學生了如指掌”中的“了”由于讀音不同(韻母不同),不具備分析兼類詞的前提,故肯定不是兼類詞,而是兩個不同的詞。當然,同形同音只是判斷兼類詞的一個充分不必要條件,同形同音的不一定是兼類詞,但是不具備同形同音的,則一定不是兼類詞。
2.兼類詞必定具備兩套或兩套以上不同的功能系統(tǒng)。例如,“他把一瓶子的水都喝了”、“我的瓶子里沒有水了”中,第一個“瓶子”前有“一”修飾,并且后面有“人”做中心詞,容易將其判定為量詞,其實在這里“一”并非數(shù)詞,而是表示“滿”“整”意義的形容詞,所以第一個“瓶子”可以受形容詞修飾,是名詞,第二個“瓶子”可以受數(shù)量詞、形容詞的修飾,是名詞,因此,這兩句話中的“瓶子”沒有兩種詞類的語法特征即沒有兩套不同的語法功能系統(tǒng),不符合兼類詞的條件,不是兼類詞。例如,“我國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讀書豐富了我們的知識”中第一個“豐富”具有形容詞的語法功能(可以受“很”修飾,可以修飾名詞,不可以受“不”修飾),是形容詞;第二個“豐富”具有動詞的語法功能(可以重疊使用,可以做謂語后面接賓語,不能受“很”修飾),是動詞,所以“豐富”兼類形容詞和動詞。
3.兼類詞在詞匯意義上必須有聯(lián)系。在運用此標準時,必須對“意義”有正確的認識,這里的“意義”指的是概括詞的意義,而非個體詞的意義,例如 “勞動光榮”、“爺爺愛勞動”、“我們要珍惜農(nóng)民的勞動成果”三個句子中“勞動”其實是作為一個“概括詞”出現(xiàn)在不同的位置上作不同的句子成分,意思都是“人類創(chuàng)造物質(zhì)或者精神財富的活動”,根據(jù)其語法功能(可受“不”修飾,不能受“很”修飾,不能帶賓語,是不及物動詞)可知,“勞動”是動詞,沒有兼類現(xiàn)象。例如,“他走的時候用鎖把倉庫的門鎖上了”中,第一個“鎖”的意思是“加在門、箱子、抽屜等物體上的封緘器,要用專用的鑰匙才能打開”,指事物,第二個“鎖”表示“用鎖關(guān)住門、箱子、抽屜等”,指行為動作,由此可見,兩個“鎖”在意義上沒有密切的聯(lián)系,故應該看做是兩個詞,詞性分別是名詞、動詞。 例如,“這房子是他們的共同財產(chǎn)”、“我們共同完成了這項任務”,第一句話中的“共同”具有形容詞的語法功能,第二句中的“共同”具有副詞的語法功能,語法意義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但是詞匯意義上有密切的聯(lián)系都有“大家一起”的意思,所以我們認為“共同”是兼類詞,兼有形容詞和副詞的詞性。
4.兼類詞必須有常用性和穩(wěn)固性。這主要是與詞的活用現(xiàn)象和修辭用法相區(qū)別。詞的兼類是一個詞轉(zhuǎn)化到一定程度而獲得的固有屬性,而詞類活用不是一個詞固有的屬性,只是人們?yōu)榱诉_到一些特殊的表達效果,臨時將某類詞充當某種句子成分。例如,“國”的常用用法是名詞,但在“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中,第二個“國”在句子中充當謂語,意思是不像個國家,這只是臨時的用法,來表示作者的幽默諷刺的意味,并沒有使名詞“國”兼有動詞詞性,因而不是兼類詞。
5.“兼類詞只能是少數(shù)” 。這是在肯定兼類詞存在的同時,保證“詞有定類”這一說法成立的重要原則。例如,“飯已經(jīng)涼了”中的“涼”在句子中做謂語,后面可以加“了”,具有動詞的語法功能,是不是可以說原來是形容詞的“涼”兼有了動詞詞性?即呂叔湘先生提到的“一個甲類詞,在某一場合具有咱們規(guī)定為乙類詞的特點的特點,應該算是乙類詞;可并不是難得這樣用,而是經(jīng)常這樣用,而且同類的詞大多數(shù)都這樣用”,在形容詞中,如“涼”的這種用法不占少數(shù),還有“熱”、“紅”、“大”、“小”、“高興”、“神氣”、“驕傲”等,如果承認他們是兼類詞,那么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兼類詞,結(jié)果得出“依句辨品,詞無定類”的結(jié)論,很明顯是錯誤的。
二、兼類詞的類型。兼類詞的數(shù)量是比較有限的,而且類型也是固定的幾種,下面是較常見的幾種兼類。
(一)與名詞兼類
1.動詞與名詞兼類。發(fā)現(xiàn)、研究、調(diào)查、學習、通知、代表、工作、領(lǐng)導、批評、笑話、發(fā)明、貸款、獎勵、紀念、安慰、翻譯、期望、解釋等。例如, “他發(fā)現(xiàn)了同位的一個秘密”、“科學的發(fā)現(xiàn)需要細心和耐力”中“發(fā)現(xiàn)”就是動名兼類詞。
2.形容詞與名詞兼類。光明、幸福、自由、精神、矛盾、科學、經(jīng)濟、道德、困難、光彩、健康、教育、麻煩、保險、痛苦、左、紅、油等。例如,“這個年輕人會有光明的前途”、“光明來臨之前都有一段時期的黑暗”中“光明”就是形容詞兼名詞。
(二)與動詞兼類
1.副詞與動詞兼類。比較、夠、像、是、提前、肯定等。例如,“今年冬天比較冷”、“請比較一下這兩個詞語的異同”中“比較”就是副詞、動詞兼類。
2.形容詞與動詞兼類。豐富、高興、普及、麻煩、奇怪、鞏固、冤枉、多、少、固定等。例如,“我實在高興不起來”“今天媽媽非常高興”中“高興”就是形容詞、副詞兼類。
(三)與形容詞兼類
1.副詞與形容詞兼類。原來、臨時、特別、異常、一定、實在、隨便、可惜、相當、干脆、差不多等。例如, “原來你也在這里” “我們?nèi)昵皬脑瓉淼淖√幇岢鰜砹恕敝小霸瓉怼本褪歉痹~與形容詞兼類。
2.連詞與形容詞兼類。這種兼類詞不是主要的,例如,“快起床啊,不然遲到了”“他的話聽起來有道理,其實不然”中“不然”就是連詞與形容詞兼類。
此外還有介詞與形容詞兼類,例如,“你順著這條路走就能找著我家”“最近辦事都比較順”中“順”就是介詞與形容詞兼類。
三、總結(jié)。
兼類詞的產(chǎn)生是社會發(fā)展在語言詞匯上的具體體現(xiàn),兼類詞的存在使人們可以更經(jīng)濟地更準確地表達豐富具體的意思,但是為了保證語言詞匯系統(tǒng)的科學性、有序性,必須保證兼類詞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這就要求語言工作者規(guī)范兼類詞的判定標準,深入探討它的特點和規(guī)律,使兼類詞的使用更加方便,有效。
參考文獻
[1] 黃伯榮 廖旭東 《現(xiàn)代漢語<增訂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57
[2] 朱德熙 《語法講義》 商務印書館 1982
[3] 呂叔湘《關(guān)于漢語詞類的一些原則性問題》 中國語文 1954年第9期
[4] 劉天瑞《試論現(xiàn)代漢語中詞的兼類與活用》 四川師范學院學報 1997年1月
[5] 段忠林《現(xiàn)代漢語兼類詞例說》 語文知識 199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