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閆茹(1987.9-),山西長治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史。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三·三一”慘案是國共合作時期發(fā)生在重慶地區(qū)的一件大案。這場慘案不僅僅令共產(chǎn)黨一方在四川地區(qū)損失了大量優(yōu)秀的領導干部,原本穩(wěn)固的群眾基礎開始動搖,順瀘起義遭遇滑鐵盧,而這也成為蔣介石拉攏西南軍閥制造四一二政變的預演。發(fā)生在85年前的這場悲劇為什么會發(fā)生、是怎么發(fā)生的、最終有關方面有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就讓我們跟隨親歷者回憶的腳步走進這段歷史。
關鍵詞:“三·三一”慘案;原因;參與者
中圖分類號:D6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2-0000-02
美麗的山城重慶建于嘉陵江和長江交匯的石山之上,三面環(huán)水,自然天險。沿西南山脊一線,離城大約十里的地方就是重慶早已名揚天下的佛圖關。1927年4月6日,已經(jīng)被割舌、斷手、剜眼的楊闇公同志隨著佛圖關上的槍聲帶著滿腔未竟的事業(yè)犧牲了……楊闇公,重慶潼南雙江縣人,犧牲時年僅29歲,時任中共重慶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然而,重慶人民記憶中那揮之不去的陰霾,闇公同志并不是唯一的前行者。
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第二軍、第六軍占領南京,群眾集會慶祝勝利。以英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阻止北伐軍對孫傳芳殘部的追擊,竟調集軍艦炮擊南京城,造成死傷2000余人的南京慘案。一經(jīng)報道全國嘩然。消息傳來,重慶人民極為震怒,中共重慶地委當即開會,一致決定于3月31日在通遠門的打槍壩召開重慶市工農(nóng)商學兵各界群眾大會,抗議炮擊南京的暴行,會后舉行示威游行活動。劉湘等軍閥得到消息后,就聯(lián)合國民黨右派出動大量軍警、團閥、便衣武裝混在群眾中。劉湘部下王陵基、藍文彬的便衣武裝聞場外槍聲,誤認為信號已發(fā),遂四下動起拳腳,刀、槍、棍、棒一齊向人群眾劈來。學生及群眾一萬余人四方奔避,打死、踩死踏傷者無以計數(shù)。頓時尸積如山,血流成渠。共產(chǎn)黨員漆南薰、陳達三等在慘案中被敵人殺害。[1]這就是震驚中外的重慶“三·三一”慘案。
慘案的發(fā)生并不是一個偶然或是軍閥們閑來無事練兵的結果。1927年的中國正值多事之秋。國共合作的劇目還沒演完,大幕就徐徐垂下,爭權奪利的戲碼就在觀眾一片質疑聲中緩緩拉開帷幕。事發(fā)之前,四川省的國共合作工作還做的非常出色,“川省現(xiàn)是最好工作之地,四川工作同志其刻苦奮斗的精神,更有為別省所不及者”,[2]那么,何以在當時情形下發(fā)生如此殘酷的慘案。
(一)關于“三·三一”慘案發(fā)生的原因
早在1927年初,蔣介石背離大革命、野心勃勃奪取最高政權的動作已經(jīng)非常明顯。這個時期,他一方面利用北伐塑造自己的革命形象,另一方面利用黃埔生積極編練自己的嫡系軍隊,去接近拉攏各派勢力。“西南地區(qū)成為南北雙方競相爭取、拉攏或收買的對象。蔣介石趁機加以控制和利用,以壯大自己的反革命陣營?!蹦暇K案發(fā)生后,全國人民皆怒不可遏。重慶地委決定要在打槍壩舉行示威游行。“1927年2月中旬,蔣介石密派向傳義、呂超等回川,與川中軍閥相勾結,密謀擁蔣反共鎮(zhèn)壓革命。3月22日蔣介石密電劉湘,限其兩周內消滅川境革命力量?!保?]這次集會正好給了劉湘一個“立功的機會”。[4]“蔣介石要劉湘在最近以任何手段解決重慶黨部,解決川省革命或比較革命的軍隊,以便將來助蔣撲滅武漢中央,統(tǒng)一中國于蔣皇帝之下,劉可作第一功臣?!保?]有了這樣的籌碼和保障,似乎一切都不是問題了。劉湘大膽的把賭注壓在蔣介石身上,撕下了虛偽的面具,開始走向革命的另一端。
種種跡象表明,蔣介石背叛革命的已經(jīng)是箭在弦上。實際上,對壘的另一方中共重慶地委的錯誤決策也是造成慘案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曾在這場慘案中幸運脫險的陳代六老先生回憶說:“‘三·三一’慘案之后,聽父親說,劉湘這批軍閥策劃這次大屠殺,曾向商會幾個首腦‘打過招呼’。軍閥要依靠商人,商人也要靠軍閥。所以,慘案前夕,知名商界人士,已互通消息,叫約束自己的子女不要去參加?!保?]其實在慘案發(fā)生之前一些學生是有情報的。如果這些商人和孩子們都沒有事先通知,那么這次集會的的領導者們是否事前知曉呢?“劉湘聞訊,感到大好時機來臨。一面加緊調派軍隊,密謀乘機進行大屠殺。一面又派人對楊闇公威脅利誘,妄圖阻止大會召開。楊闇公義正辭嚴地對傳話人說威脅和利誘,對我都無濟于事。”[7]楊闇公等同志是在事前就已獲知劉湘等軍閥的意圖。那么何已在知道了軍閥將會有所動作的情況下還堅持進行了集會呢?“中共重慶地委獲知消息,為維護成議抒張民氣,仍決定照原計劃進行,一面安排童子軍、工人糾察隊及商團加強警戒,一面通知黨、團地委和國民黨左派黨部領導成員帶頭參加活動,站在斗爭第一線?!保?]列強在我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殺掠我人民,當時的人們心情是沉重的,悲憤的,集會示威可能是表達這種情緒的最佳出口?!?8日,蓮花池省黨部召集有關機關、學校團體代表共商大會及游行籌備事宜。國民革命軍第21軍政治部出席會議的代表,提出只舉行大會暫不游行的主張,會議予以否決?!保?]這次集會也是重慶地委精心發(fā)動的群眾運動。在雙方?jīng)]有讓步余地的情況下,慘案就毫無驚險的發(fā)生了?!半m發(fā)現(xiàn)一些軍閥的便衣和蔣介石派來的黃埔生偽裝混入會場,工人糾察隊已對這些人倍加注意。”[10]顯然工人糾察隊的力量沒能阻止無辜的群眾死于子彈和棍棒之下。楊闇公同志極注意發(fā)動群眾,他常說只要把群眾發(fā)動起來了,軍閥們那幾桿爛槍是沒有多大用處的。他堅信人民群眾的偉大的革命力量,可以戰(zhàn)勝任何強大的敵人。但他對軍閥武裝的實力估計得未免太低了?!暗捎趯婇y的反革命性認識不足,只認為最大的可能是解散大會,至多也不過殺幾個人,沒有想到會發(fā)生大屠殺。因此,在組織上沒有作應變準備,—去一批,留一批,而是全部骨干一齊出動,結果幾乎損失了全部骨干,使組織受到嚴重破壞。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11]吳玉章同志隨后的反思顯然已經(jīng)認識到失敗的原因。事實上,中共當時對軍閥和所謂反動勢力的認識明顯不足只是一個原因。川黨部對劉湘等軍閥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大革命期間“劉湘開辦了一個軍官政治訓練班,特別聘請蓮花池省部的楊闇公(中共重慶地委書記)、李筱亭、肖華清、陳達三、及漆樹芬(南薰)等人為教官,對所屬的軍官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親自主持每星期一的‘總理紀念周’,常邀請楊闇公、漆樹芬等人出席講話?!保?2]可以看出當時劉湘的這些做法起了很好的籠絡作用,導致一些國民黨左派和共產(chǎn)黨對其信任增加,相應的提防就減少。
在各因素的促和之下,“三·三一”慘案沒能逃過歷史發(fā)展的洪流。犧牲的人們今天成為了英雄,如楊闇公同志。但是犧牲似乎并不能掩蓋他以及他的同伴們的錯誤。在知曉軍閥干預的情況下還大舉集結群眾,尤其是青年學生,集會的安保措施顯然是杯水車薪,沒有起到任何保障安全的作用。這也是警醒共產(chǎn)黨掌握革命武裝又一力證。
(二)關于“三·三一”慘案的參與者
目前,許多相關資料上都表明“三·三一”慘案參與者之眾,有各種學校、機關單位、中共領導的機構,但是都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
重慶市萬盛區(qū)離休干部李澤龍[13]老人,現(xiàn)年92歲,是1927年“三·三一”慘案的親歷者和見證人。那時,李澤龍還是一個8歲的孩子。慘案的發(fā)生給他幼小的心靈曾蒙上揮之不去的陰影。且看藺德欽、曹梓良致曹燮陽報告“三·三一”慘案情況信中是這樣說道:
燮兄處長臺鑒:弟與梓良昨晚入城,囑件已一一辦理。至今晨返鄉(xiāng)時(時八鐘),已聞友人云,今日城中游行大有變化。弟等因場事急切,只好返鄉(xiāng)。時至午后二鐘,迭據(jù)由城轉鄉(xiāng)者言,并月鱗回場之便面述,皆云今日舉行游行,在打槍壩未出發(fā),當即有便衣多人藏槍入場(約卅余支),開槍亂擊,將亂黨打死七八十人,帶傷者不暇計及,內中惟學生占多數(shù),甚有女生衣褲多被撕毀,竟成裸體者。似此懲創(chuàng),實系痛快。[14]
對生命如此輕狂的態(tài)度,透漏了一種殘酷的本性。另一位親歷了慘案的陳代六先生由于事關家中親兄弟,對此次集會的慘狀更是揮之不去,歷歷在目。
據(jù)陳代六先生回憶,參與集會的有川東師范學校、巴中校、川師附小、江北中學、治平中學、江北女中。青年學生確實充當了革命時期的先鋒。
“31日清晨,重慶市總工會、農(nóng)民協(xié)會、學生聯(lián)合會、婦女聯(lián)合會、商民協(xié)會等革命群眾團體,在其各自的負責人率領下整隊依序陸續(xù)進入會場指定的位置?!保?5]除了這些協(xié)會性質的組織外,童子軍亦在參加集會的隊伍中。
這樣的事實反映了重慶地委的組織能力著實很強,共產(chǎn)黨的群眾工作也是可圈可點,但是我們從側面看出,由于受當時地委領導人的決策影響,導致大批信任共產(chǎn)黨的群眾參與集會,卻最終難逃死亡的命運。
革命力量因此蒙受了重大的損失,左派陣地多被搗毀,許多優(yōu)秀的革命工作者也死于非命。
(三)結語
慘案發(fā)生后,死難學生和受重傷學生的家長悲痛萬分,紛紛向法院控告,要求查處肇事軍閥,并賠償死難者以及受傷者的一切損失?!爱敃r軍閥劉湘為了緩和矛盾,決定賠償死難者喪葬費一百二十元(銀元),重傷者賠醫(yī)藥費十二元(銀元),輕傷者賠醫(yī)藥費八元(銀元),通知以各學校驗傷造冊為依據(jù)發(fā)放?!保?6]
但是人們心中悲憤仍難平息,痛失戰(zhàn)友的四川邊防軍政治部張遂良、陳階在致國民黨中央執(zhí)委會、國民政府、各級黨部、各軍長、各政治部、各報館聲討“三·三一”慘案兇首電中,對劉湘等揭露無遺,質疑有據(jù),鞭撻在理。電文如下:
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國民政府、各級黨部、各軍長、各政治部、各報館均鑒:重慶為水陸通衢,人煙稠密,商務繁盛。此次各界在打槍壩舉行反英反奉運動,純系出于愛國熱忱,稍具心肝,亦應扶助維持。不圖少數(shù)兇徒,甘心媚外,受帝國主義者唆使,竟敢在軍警林立、青天白日旗幟之下,借清黨之名,搗毀學堂黨部,屠殺學生民眾至數(shù)百人之多。誠民國慘案中第一浩劫,為古今中外所未有。[17]
不論人們的悲憤及痛訴是如何的強烈,也未能事先阻止慘案的發(fā)生。這次慘案實是蔣介石上?!八摹ひ欢闭兊念A演。國共合作的歷史已經(jīng)過去,腥風血雨即將到來。四川的革命運動也一度低潮,重慶的地方革命勢力陷入困境。但“三·三一”慘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場慘案和損失。由于中共領導的失誤,使得許多無辜的群眾和干部遭到迫害。這場慘案告訴我們:不論什么時候,都要審時度勢,全面考慮分析問題和當前處境,一時的麻痹大意會造成重大的損失。死者已逝,歷史不能重演,可這種選擇的不確定性正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 倪良端.《論劉湘與重慶_三_三一_慘案》.四川黨史.1997年4期
[2] 周勇.《不落的星辰》.紅巖春秋.2006年2期
[3] 謝本書、牛鴻賓著.《蔣介石和西南地方實力派》.1990年版.河南人民出版社.第73
[4] 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四川省志-軍事志》.1999年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14
[5] 《民國日報》民國十六年四月十三日
[6] 陳代六.《三三一慘案脫險記》.紅巖春秋.1997年5期
[7] 鄧壽明.《頭可斷志不可奪的楊闇公》.黨史人物.2004年2期
[8] 李彥一.《高高的佛圖關作證—寫在楊闇公誕辰110周年》.紅巖春秋.2008年2期]
[9] 倪良端.《論劉湘與重慶_三_三一_慘案》.四川黨史.1997年4期
[10] 倪良端.《論劉湘與重慶_三_三一_慘案》.四川黨史.1997年4期
[11] 吳玉章著.李新整理.《憶楊闇公同志》.歷史研究.1978年
[12] 王成斌等主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4》.1998年版.解放軍出版社.第95
[13] 李菀麗.《記憶中的“三·三一”慘案》.紅巖春秋.2011年3月
[14]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四川軍閥史料》第四輯.一九二七年三月三十一日.1987年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23
[15] 倪良端.《論劉湘與重慶_三_三一_慘案》.四川黨史.1997年4期
[16] 李菀麗.《記憶中的“三·三一”慘案》.紅巖春秋.2011年3月
[17]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四川軍閥史料》第四輯.四川邊防軍政治部聲討“三·三一”慘案兇首電一九二七年五月十三日.1987年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