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鍛煉對增強人們體質,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并對其認知社會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闡述體育鍛煉對高校學生的綜合影響與作用,以尋求改善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措施,為充分發(fā)揮學校體育教學的特殊功能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體育鍛煉;影響;學生;意義
0.前言
學生體質是我國實現(xiàn)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基礎條件,其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是其智能資本轉化的前提條件。在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高校教育關注的一個焦點,但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仍不樂觀。具體表現(xiàn)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偏低;情緒困擾在大學生群體中比較普遍和突出;大學生因心理障礙休學、退學的比例呈上升趨勢等等。顯然,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大學教育中的突出矛盾。雖然許多學者提出了許多防范和處理的方式,但體育鍛煉是一種更為有效的方式。盡管體育運動有助于治療心理疾病的基本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關體育鍛煉作為一種可以緩解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研究已成為現(xiàn)在乃至以后國際運動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領域中的重點研究課題。
高等學校作為一個培養(yǎng)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共產(chǎn)主義教育的基礎陣地。因此,我們必須強調在高校中的素質教育。在眾多高等教育學科中,高等學校的體育課是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中蘊涵著許多的德育內容,一方面,體育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勇敢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另一方面,體育教學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文明行為的習慣和美好情操,因此,如何在體育教學中緊密聯(lián)系德育教育,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重要問題。
1.體育鍛煉對高校學生的重要意義
大學時期的體育教育,是整個人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過程中就應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從思想深處認識到體育對于人體的巨大作用,才會努力學習體育基本知識、鉆研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自覺主動、積極經(jīng)常地參加身體鍛煉。就能為將來走向工作和參加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興趣與習慣,使自己終生受益。高校體育鍛煉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課是高等學校的必修課程,它和其他學科一樣,共同擔負著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的使命,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發(fā)揮著特殊的重要的作用。
首先,競技是體育活動的突出特點,通過各種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能有效地鍛煉和培養(yǎng)大學生勝不驕,敗不餒,勇攀高峰,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剛毅、果斷等意志品質。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中的團隊合作和競技精神,能有效的增強和鍛煉大學生勇攀高峰,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剛毅、果斷等意志品質。此外,體育競賽中的團隊合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團結互助、關心他人、集體協(xié)作的良好品德。
其次,增強學生體質,鍛煉學生品格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高校教育要求大學生不僅完成當前的學習任務,而且要完成未來做好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任。通過合理的、科學的體育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fā)育,增強體質。同時,適當?shù)暮侠淼捏w育鍛煉和體育學習也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意志力,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品格。
2.體育鍛煉對高校學生的綜合影響
2.1體育療法對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
體育療法的生理學依據(jù)在于人的大腦與肌肉的信息是雙方傳導的,神經(jīng)興奮可以從大腦傳至肌肉,也可以從肌肉傳至大腦。肌肉活動積極,從肌肉向大腦傳遞的興奮就多,情緒就會高漲。反之,肌肉愈松馳,從肌肉向大腦傳遞的神經(jīng)沖動就愈少,大腦的興奮性就降低,情緒就顯得低落。體育療法的理念就是通過身體的運用鍛煉,激發(fā)肌肉的活動狀態(tài),從而激活大腦的興奮性,使積極的情緒得到恢復和提高,從而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中建立積極的聯(lián)系模式。
2.2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系統(tǒng)教育的影響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許多的項目都寓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而作為一個教師所應該做的,就是善于發(fā)掘其內在的深層次含義,并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如,中長跑練習中所出現(xiàn)的\"極點\"現(xiàn)象,不僅是對學生體力耐力的考驗,更是對學生意志力的考驗,這個時候正是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教育的最好時機。再例如接力比賽、拔河比賽中,體育教師應該注意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而諸如體操練習和跳躍項目,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果敢、頑強、機智的品德,又可以增進學生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美德。而體育基礎知識的教育和游戲教學,更能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思想品德教育。
3.體育鍛煉對高校學生的積極作用
3.1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體育鍛煉的療法方便易行,不受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也不需花費過多的財力、物力,便于自我調控。其實際是一種由表及里的通過改善大學生的身體狀況來影響其心理狀況的方式。此方式對那些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心理有問題或患心理疾病,更不愿意去心理治療機構咨詢或治療的大學生極為有效。因為體育鍛煉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進行的,在運動中可以打破年齡、性別、身份、年級及地域的界限,相互合作,這就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協(xié)調,從而克服孤僻,忘卻煩惱和痛苦,提高大學生的社會交往和適應能力,促進大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協(xié)調人際關系。
學生在適當?shù)捏w育活動中會產(chǎn)生運動愉快感,這是一種在體育活動中所產(chǎn)生的最優(yōu)化的心理狀態(tài)。體育活動所產(chǎn)生的運動愉快感對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影響是很大的,體育運動具有宣泄、中和、抵消和對抗不愉快情緒的作用。有規(guī)律的運動鍛煉可以使大學生調節(jié)緊張情緒,緩解心理上的緊張壓力,降低焦慮狀態(tài)、心理紊亂等水平;能有效地改善大學生的抑郁情況,減輕抑郁程度;減輕強迫癥狀。參加體育運動,尤其是參加自己喜愛或擅長的體育活動,可以使人從中得到樂趣,振奮精神,陶冶情操,產(chǎn)生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3.2增強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
學生通過體育運動,控制感和自我控制能得到發(fā)展,他們在體育運動中能更多體驗到成功感和競賽感,也能從運動中體驗到壓抑感的釋放,有滿足感,會使學生更加自覺地投入到運動中,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具有直接的效益。體育運動一方面是以對抗和競賽為內容,便于磨練人的頑強、堅韌、自信、勇敢和機智等品質,另一方面以進步和友誼為內容,便于培養(yǎng)人的坦誠、寬容、諒解和互愛等品質,并使人在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觀方面得到加強和提高。
4.結束語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體育顯示出它的特殊功效。探討體育鍛煉對高校學生的影響與作用,對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肖建忠.學生心理問題與體質健康及體育活動的關系[J].體育學刊,2004.
[2]王愛丹,董曉春.大學生體育動機、態(tài)度與高校體育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