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試卷管理系統(tǒng)是為教師開發(fā)的一個試卷管理工具。以經典題庫理論(Classical Theory)作為理論基礎,根據高校的多學科、多專業(yè)的特點,利用計算機的快速的信息處理和網絡信息交換能力開發(fā)題庫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完成試題的采編、試卷的自動組卷、試卷分析、試題庫維護等事務,進行高效的教學管理、教學考核。本文從理論基礎角度探討了試題庫系統(tǒng)開發(fā)意義,并闡述了一個基于WEB的題庫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基本功能、組卷算法及它的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網絡題庫;基于WEB的題庫;組卷算法
隨著當今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試題庫的管理和考試分析已成為高職院校推動考試改革、提高考務質量的重要內容。題庫系統(tǒng)能夠保證考試或測驗題目具有較高質量、保持水平穩(wěn)定、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傳統(tǒng)的考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組織教師出題,存在難保密、成本高、不易管理等問題;(2)隨時間的變化,積累了大量的試題和試卷,對于試題與試卷的統(tǒng)計分析就很很難去實現(xiàn)管理;(3)考試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人財物成本相當大,不能集中有效精力去做一些分析研究工作;
系統(tǒng)功能:
題庫管理系統(tǒng)主要包括五大功能模塊:系統(tǒng)設置、題庫設置、試題管理、試卷管理、輔助管理、系統(tǒng)維護等模塊。
1.系統(tǒng)管理
1.1題庫結構
整個題庫層次用樹狀結構來組織,如按 子題庫—科目—章—節(jié)—知識點 等劃分題庫層次,層次可由用戶根據考試的不同做自由定義。
整個題庫可以分為若干個子題庫,每個子題庫的數據結構可以由用戶單獨來定義,即子題庫中所用到的表結構的字段可增刪,如知識點、題型、復合題數、難度系數、分值、答案、解題過程、答題參考時間、使用頻率、禁用標志、試題來源(包括命題者代碼、姓名及聯(lián)系方式等)、最后修訂時間、附件存放路徑、備注等。新增字段可指定使用某個代碼。
1.2代碼管理
把試題所用到的各類參數信息標準化,如題型分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語音題等。
1.3用戶管理
在權限的分配上,系統(tǒng)可以從三個方面上對用戶的權限進行控制:
題庫的每一個層次如子題庫、科目等,對用戶進行權限控制,包括可讀、可擦寫、不可訪問權限項;題庫的每一個操作,如試題查詢、組卷等,包括有權限、無權限等;試題的每一個信息項,包括可讀、可擦寫、不可訪問項。
1.4日志管理
對使用題庫的每位用戶的每一步操作或修改題目的每一信息項都做一記錄,系統(tǒng)管理員可以通過日志監(jiān)控題庫的使用情況。
1.5題庫導出
用戶可把題庫的某一子題庫或某一章節(jié)或通過查詢得到的試題查詢結果導出為一文件(經過加密加壓),這樣題庫中的試題就可以交換,也可起到備份的作用。
1.6題庫合并
用戶可以把兩個或幾個子題庫的合并,生成新的子題庫。如合并時幾個子題庫的數據結構不一致,則自動把合成后的子題庫的結構最大化,即生成新子題庫的結構應同時包含原有各子題庫的所有字段。
2.試題管理
2.1試題錄入
(1)手工錄入。
(2)單機版錄入軟件。
提供一單機版軟件做試題錄入,放在網上,供出題老師下載,主要功能主要有:
題庫結構的導入,導出試題的錄入;試題導出;試題的上傳。
2.2試題查詢
用戶可通過章節(jié)、知識點、題目內容等固定條件對題庫進行查詢;用戶可自由組合條件對題庫進行查詢;查詢結果可以進行排序、編輯后導出或打印輸出;對題目可以進行全文檢索。
2.3試題分析
根據輸入試題的參數,對題庫中試題進行分析,使用戶對題庫中現(xiàn)有試題內容做一總體把握,如統(tǒng)計現(xiàn)有題量、各類型題量、使用情況、難度分布、知識點分布等。
3.試卷管理
3.1試卷建立
設置試卷屬性、建立試卷結構。試卷類型分為專業(yè)試卷、組合試卷、綜合試卷;試卷大題目的設置既可以按照題型設置,也可以按照知識點設置;試卷可以由多個部分組成,每部分單獨設置大題目和抽取試題的題庫;可以從多個題庫中抽取試題;可以從試卷結構模板中讀取已經設置好的試卷結構,也可以將試卷結構保存為模板;可以設置大題目的例題,大題目解釋;能夠滿足各種試卷的需求。
3.2智能組卷
設置抽取試題的各種規(guī)則/條件來智能組成試卷。設置抽題的題型、知識點、難度系數、區(qū)分度、曝光時間、使用次數等參數;可以按照難度系數的抽題比例進行抽題,可以隨機抽取試題,也可以從低系數抽取或者高系數抽取;根據設置的抽題條件,顯示當前題庫的試題總量,是否能夠滿足抽題要求。組完卷后,用戶仍可以自由編輯,對不適合的題目進行刪除,再添加合適的題目,并可試卷的試題進行排序,完全可以制作出您百分百滿意的試卷。一套卷子可以按題目順序的不同,形成相應的A、B、C卷。
3.3人工組卷
根據設置的試卷結構,手工選取試題,選取的試題按照試題結構顯示,清楚明了??稍O置各種條件檢索試題。對選取好的試題,調整在試卷中的位置,修改試題的分數,并對手工組成的試卷進行預覽。
用戶可以定義各種查詢條件,根據查詢結果,可以逐題抽取題目組成試卷。
一套卷子可以按題目順序的不同,形成相應的A、B、C卷。
4.考試文檔
可以輸出各種格式的試卷,如標準文本、Word文本等,并且支持打印預覽和多幅面輸出。在輸出試卷的同時,可以同時輸出試卷的標準答案,試卷分析結果(包括圖形統(tǒng)計結果)。
4.1試卷統(tǒng)計
試卷統(tǒng)計,試卷難度分析,題庫試題難度統(tǒng)計。
4.2試題分析
根據下載的成績對試卷進行分析,包括試卷整體情況分析、正確率分析、難度分析、區(qū)分度分析,并可根據分析的難度和區(qū)分度數據更新試題的難度和區(qū)分度屬性。
正答率分析;標準差分析,區(qū)分度分析,難度分析??梢园逊治鼋Y果反饋到題庫,對題庫中每道試題的屬性值進行動態(tài)校正。
5.系統(tǒng)特點
5.1系統(tǒng)的開放性與擴展性
系統(tǒng)的數據結構及代碼由用戶自由制定,以適應將來的變化需求;系統(tǒng)既可集中式應用,也可分布式應用;命題專家可遠程出題;題目采用按科目、章節(jié)、知識點等的樹狀結構組織,利于編輯,檢索和組卷等;試題圖文并茂,將圖形、化學及數學公式、特殊字符等與試題正文進行結合。
5.2使用的簡易性與靈活性
試題的錄入以常見的Word文檔格式作為試題庫的原文件,可以直接對試題庫進行修改,易于使用;提供靈活的題庫導入/導出、合并機制,可快速實現(xiàn)題庫資源的重用、轉換、備份與分發(fā);方便、靈活的手工組卷與智能組卷功能,以及試卷word格式的預覽;用戶分級設置,其操作權限管理設置靈活。
5.3較強的統(tǒng)計分析
對各題庫的試題按照知識點、難度、區(qū)分度、認知分類、使用次數、曝光時間等條件進行分析統(tǒng)計;對試卷實際題數和分數進行統(tǒng)計;題庫試題維度統(tǒng)計;試卷難度分析等;命題質量與試卷質量分析:信度、效度、差異性等要素分析。
6.結束語
本文以經典教育測量理論為理論基礎,成功設計并實現(xiàn)了一個通用的試題庫管理系統(tǒng)。它能廣泛地適應常見的各種題型,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和易操作性,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和較佳的適應性。特別是組卷模塊,界面友好、層次清楚、操作簡單,能夠科學、高效地實現(xiàn)試題的選取和組卷。
【參考文獻】
[1]余勝泉,何克抗.網絡題庫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中國電化教育,2005,(9).
[2]余勝泉.通用試題庫組卷策略算法[J].GCCC99論文集第,108-116.
[3]胡勇輝,蘭湘濤.ASP.NET開發(fā)實戰(zhàn)詳解[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