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腹接高接換頭成活率高,但是嫁接技術相對復雜繁瑣,果農不易掌握。2011年、2012年,在遷安市楊各莊鎮(zhèn)北辛莊村進行了核桃插皮高接換頭技術試驗,取得良好效果,成活率在90%以上,而且嫁接技術簡單易學,便于操作。
1 選擇優(yōu)種
選擇豐產穩(wěn)產、薄殼、出仁率高、果仁顏色一致的優(yōu)良品種作為高接品種。遷安市目前生產上栽培的優(yōu)良品種主要有遼系核桃、清香、中林1號、中林3號、盧龍石門核桃等。
2 接穗的采集與貯藏
(1)接穗的采集。在生長健壯、豐產穩(wěn)產、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優(yōu)種母樹上,選擇發(fā)育充實、木質化程度高、芽體飽滿、無病蟲害與機械損傷、粗度在1~1.5厘米的一年生外圍粗壯發(fā)育枝或結果枝,在核桃開始落葉到即將休眠或嫁接前約1個月(最好不要晚于3月下旬)進行采集。接穗采下后分品種每100根捆成一捆,并掛上標簽,防止品種混雜。
(2)接穗的貯藏。
①常規(guī)貯藏。接穗采集整理后,要及時放在低溫保濕的地窖或山洞內貯藏,適宜的貯藏條件為溫度0~10°C,濕度90%以上。貯藏時,將接穗下半部埋在濕沙中,窖口要蓋嚴,保持窖內陰涼。在貯藏期間要經常檢查窖內的溫濕度,防止接穗發(fā)熱霉爛或風干失水。
②蠟封貯藏。接穗采集后,按10厘米左右的長度剪截成小段,頂端保留2~3個飽滿芽。封蠟時先將工業(yè)石蠟放在容器內加熱融化,待石蠟溫度95~102°C時,將剪好的接穗一頭迅速在蠟液中蘸一下(時間在1秒以內),再換另一頭速蘸。要求接穗上不留未蘸蠟的空間,中間部位的蠟層可稍有重疊。蠟封接穗要完全涼透后再按常規(guī)貯藏方法貯藏。
3 嫁接方法
(1)嫁接前砧木的處理。砧木若為幼樹,高接部位距離地面要在30厘米以上。如果砧木為成齡樹,要首先疏除過多無用的枝條,留好主枝、做好樹形,而且要多處高接,以縮短樹冠恢復期,提早結果。選擇高接部位時要以不過分縮小樹冠、高接后能迅速恢復為原則。
(2)嫁接時期。砧木韌皮部與木質部完全分離時是插皮高接的最佳時期,過早砧木韌皮部與木質部難以分離,過晚新梢生長期短,枝條木質化程度低,冬季易抽條死亡。遷安市一般在5月上中旬進行,同時在氣溫較高、晴朗無雨的氣候條件下高接效果最好。
(3)嫁接方法。將接穗下端削一個5厘米長的馬耳形斜面,入刀直至1/2木質部,再較平直地向前斜削下去,然后在馬耳形斜面末端的背面兩側各削一刀,只削去老皮露出綠色即可。
高接部位要求光滑、無機械損傷。在需要嫁接的部位將砧木剪斷,削平剪口,選皮層光滑一側的上方,用刀垂直刻破皮層,并在隙縫處用刀口輕輕向左右兩側挑開皮層,將接穗削面朝向砧木的木質部插入挑開的砧木的皮層中,緩緩用力直到微露接穗削面上部的0.3厘米長即可,再用塑料綁條將高接部位的傷口完整嚴密的包扎好。
在砧木縱切一刀時,注意以切斷皮層為度,不可傷及木質部。為使高接傷口早日愈合,還要看高接部位的砧木直徑大小決定此處高接部位的接穗數(shù)量。砧木直徑2~3厘米時,高接1個接穗;直徑4~5厘米,高接2個接穗;一般不在砧木直徑5厘米以上處進行高接,以防止傷口過大影響愈合。
由于核桃插皮高接時期處于核桃生長期,為防止傷流過多降低成活率,可在嫁接口下方的砧木枝干上,用造傷放水法減少傷流提高成活率,方法是用鋸(鋸與砧木垂直)將砧木鋸傷,傷口達到砧木直徑的3/4~1/3,傷口共2~3道,而且相鄰的傷口要位于砧木的對面且交錯排列。
4 接后管理
一是高接后要及時檢查,未成活的及時補接;二是成活后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蘗,以集中養(yǎng)分供應新梢生長。三是高接成活后1個月時,對綁扎物應先松綁,再纏繞在接口處,以保護接穗,防止綁扎物將砧木與接穗勒成縊痕,最后待傷口完全愈合時再予以解除。四是待新梢長度達到30厘米時摘心并設支柱,以促進分枝擴大樹冠,有利枝條木質化,防止新梢從高接口處劈折損傷。五要注意整形修剪,選留方位正、角度好的枝條做中心領導枝或主枝,做好樹形,其他枝條軟化開角,以緩和樹勢,使樹冠通風透光。六是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七是進行肥水管理,以滿足樹體正常生長和結果的需要,為早結果、早見效益奠定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