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飛機,我們都非常熟悉,可是你們知道嗎?在飛機出現(xiàn)以前,飛艇是人類唯一的空中運輸工具。
世界第一艘接近實用能操縱的飛艇是法國人亨利·吉法爾于1851年制造成功的。該艇長44米,直徑12米,體積為2499.3米,它由功率為3馬力的蒸汽機轉(zhuǎn)動三葉螺旋槳驅(qū)動,外形好似一支“雪茄煙”。1852年9月24日,吉法爾把氫氣充入氣囊(náng),駕駛這艘飛艇,從巴黎郊外跑馬場起飛,以10公里/小時的速度飛行了27公里,由巴黎飛至特拉普。這次飛行雖未能返回原地點,但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飛艇第一次飛行的紀錄。
然而硬式飛艇的出現(xiàn),才使其真正進入實用階段。世界上第一艘真正實用的硬式飛艇是由德國的齊伯林伯爵于1900年制造成功的,他也因此成為人類航空史的重要人物之一。
斐迪南·馮·齊柏林于1838年7月8日出生在德國博登湖畔康斯坦茨的一個貴族世家。他的父親弗里德里?!ゑT·齊柏林(Friedrich von Zeppelin)是巴登大公國的內(nèi)廷總監(jiān)。與其他貴族家庭的孩子一樣,他從小接受私人教師的教育。小時候,他就對機械和新奇的技術(shù)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1853年,他前往位于斯圖加特的綜合科技學校上學。1855年,他前往路德維希堡(Ludwigsburg)的軍校上學,隨后入伍,開始了他的軍人生涯。
1900年7月20日,由齊柏林伯爵設計并制造的第一架飛艇在腓特列港附近進行了首次飛行,這艘飛艇定名為LZ-l號。該艇長129米,直徑11.6米,框架由一根縱向龍骨,24根木橋條、大量的縱向和徑向的張線組成,框架外面蒙有防水布,分前后2個艙室,各裝有16馬力的發(fā)動機。艇內(nèi)有16個氣囊,容積為22500.3米,載重量為8700千克,總升力達13噸,升限為2500米。
“齊伯林飛艇公司”制造的飛艇不僅用于商業(yè),而且用于軍事。在10年中這個公司就制造了113艘軍用飛艇,它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大顯神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德國陸軍和海軍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飛艇艦隊。無論海軍還是空軍的飛艇,在開戰(zhàn)后都開始執(zhí)行轟炸英國的任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齊柏林飛艇的杰出成就,它也成為了硬式飛艇的總稱。軟式飛艇和硬式飛艇相比主要是氣囊的結(jié)構(gòu)不同,軟式汽艇主要靠氣囊內(nèi)氣體與外部大氣壓力差,使得氣囊變得堅硬,但由于氣囊材料性能限制,所以氣囊容積受限,軟式飛艇的載重量也較小。硬式飛艇的骨架是輕合金(通常是鎂或者鋁合金)材料制成的硬殼式或半硬殼式結(jié)構(gòu),其中布置了許多充滿氫(qīng)氣的單元氣囊,它的氣囊容積較大,因而可以承載比軟式飛艇多得多的貨物。
考慮到20世紀20年代的技術(shù)水平,齊柏林飛艇的技術(shù)已經(jīng)是相當突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