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8195;要放電線圈用于電力系統(tǒng)中與高壓電容器并聯(lián)連接,使電容器組從電力系統(tǒng)中切除后的剩余電荷迅速泄放。因此安裝放電線圈是變電站內電容器的必要技術安全措施。如果變電站內10 kV高壓并聯(lián)電容器放電線圈中性點接線位置不當及由于絕緣護套的影響而導致事故,嚴重影響設備的安全運行。
關鍵詞電容器放電線圈;溫度異常;分析處理
中圖分類號TM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12)041-0121-01
高壓并聯(lián)電容器是電網(wǎng)的無功補償設備,放電線圈隨小,但他是保證高壓并聯(lián)電容安全運行必不可少的重要設備。但由于中性點錯誤接線,導致放電線圈溫度異常,由于絕緣護套的影響,護套內部的溫度遠遠大于外部檢測到的溫度,導致發(fā)生燒毀
事故。
1事故概況
1.1設備情況
某110kV變電站1#-4#電容器,型號為BAMH12/√3-3000-1×3W,額定電壓為12/√3 kV、額定電流為144 A、額定容量為3000 kvar,該電容器2006年03月出廠;與電容器配套的放電線圈型號是EDE2-12/√3-1.7-1 W,配套電容器最大容量1.7 Mvar,11月投入運行。接線方式屬于Y,中性點的短接線在放電線圈的一次端頭,且用40 mm的銅辮線。
1.2事故過程
2010年1月,1#、2#、3#電容器熱備用,4#電容器投入運行。試驗班進行定期遠紅外測溫,發(fā)現(xiàn)4#電容器C相放電線圈放電PTX端與鋁母線連接處發(fā)熱。A相為-0.8℃、B相為3.2℃、C相為88.3℃、參考溫度-9℃、環(huán)境溫度-12℃、相對溫差為89%、按照2008-06-04《帶電設備遠紅外診斷應用規(guī)范》屬于嚴重缺陷。
2010年4月,1#、3#、4#電容器熱備用,2#電容器投入運行。試驗班進行定期遠紅外測溫時,發(fā)現(xiàn)2#電容器放電PTX端接線樁頭、軟銅辮短接線、鋁母線發(fā)熱。A相為40℃、B相為18℃、C相為28℃、參考溫度10℃、環(huán)境溫度8℃、相對溫差為68%,按照2008-06-04《帶電設備遠紅外診斷應用規(guī)范》屬于一般缺陷。
2010年6月1日,2#并聯(lián)電容器A相放電PTX端連接軟鋁母線燒斷,導致2號并聯(lián)電容器組退出運行。
對2#電容器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放電PTA相放電線圈靠中丁刀閘側的套管及連接母排的銅軟聯(lián)燒損,A相PT瓷套開裂,B相瓷套上部灼傷,C相正常。
2事故原因及分析
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
1)接觸面接觸不好,電阻增大,造成發(fā)熱。
2)采用的導電膏質量較差,導致接觸電阻增大。
3)所有的放電PTX端與鋁母線的連接處都存在很厚的絕緣包覆,所以試驗人員檢測到的外部接頭溫度遠遠小于瓷套絕緣護套內當時的溫度,造成誤判斷。比如C相為88.3℃,實際絕緣護套內的溫度應該是》88.3℃,當時判斷為重大缺陷,實際已經(jīng)達到危急缺陷。
4)試驗人員雖然測出2#電容器放電PTX端、軟連接、鋁母線等溫度異常,但再次安排跟蹤時溫度異常的電容器并沒有投運,作為試驗人員沒有及時聯(lián)系調度,進行跟蹤檢測,是造成此次設備故障的主要原因。
5)短接線銅辮的截面為40 mm2,短接線截面滿足,但放電PT的銅導電桿的截面只有12 mm2,軟銅線的截面是4 mm2,當直接把電容器短路電流引導上面時,截面就顯的偏小。
6)電容器放電PT中性點短接線直接在放電線圈的X端進行短接,將主回路電流直接引至放電PTX銅辮短接線,放電PTX截面較小,導致發(fā)熱,造成放電線圈接頭發(fā)熱。
3事故處理
1)更換套管,并將A相放電PT內部絕緣油予以更換。
2)將各部位接線板全部進行分解,清擦、打磨、抹導電膏。
3)首先將放電線圈一次、二次引線進行標記后打開、并拆除;然后將放電線圈靠中丁刀閘側套管進行更換處理,處理后進行電氣試驗,試驗項目包括一、二次繞組絕緣電阻;一次繞組對二次繞組及外殼的交流耐壓;一、二次繞組直流電阻;一次繞組對二次繞組的極性及變比。試驗數(shù)據(jù)全部正常。
4)拆除2#電容器放電PTX端A、B、C相的銅辮短接線。
5)將2#電容器放電PTA、B、C相X端直接與鋁母線進行連接,并對器進行打磨、清擦處理。
6)采用50 mm2軟鋁母線在靠近電容器側的接線樁頭處進行A、B、C三相短接,增大接觸面,并且在電容器正常運行時,在放電PTA、B、C相X端的電流近似為零。
7)改變并聯(lián)電容器放電線圈中性點的接線方式,,短接線應該在靠近電容器側進行短接,這樣電容器正常投入運行后放電PTA、B、C三相只通過微弱的電流,近似為零。
8)對所有變電站并聯(lián)電容器的接線方式進行盤查,并進行了整改。
4結束語
本案例分析表明,高壓并聯(lián)電容器放電線圈中性點的接線方式及位置一定要選擇正確。且短接線盡量靠近電容器側。遠紅外線測試人員進行檢測時,要注意設備護套內外的溫度和護套內的溫度,總結經(jīng)驗及時判斷出絕緣護套內的實際溫度,得出準確的結論。
參考文獻
[1]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guī)范[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