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食品檢驗結果準確性實施中需要改善整體的工作流程,還需要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控制來保證食品安全。食品的檢驗不僅要從樣品的抽取、運輸,設備等各個方面進行控制,還需要加強對檢驗室內的溫度進行控制,提高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并定期的進行檢查,加強各個流程中的檢驗結果的控制。為了減少實驗檢驗過程中出現(xiàn)誤差或者錯誤,本文主要針對在食品檢驗中的準確性進行分析,在各個檢驗流程中提出了一些改善的方法。
關鍵詞 食品檢驗;準確性;因素
中圖分類號 R1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71-0170-01
食品的質量安全不僅僅關系著社會的安定和安全,還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作為食品檢驗工作者,應提高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保障食品檢驗中的規(guī)范性流程,并依據(jù)檢驗過程中整體性能的控制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一般來說,在檢驗分析過程中,由于操作的儀器出現(xiàn)誤差、操作員的操作步驟或者是食品檢驗的環(huán)境的影響等因素都會對檢驗結果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檢驗儀器里面,儀器不準確,試劑含量不準、蒸餾水存放時間過長,質量不佳,在采料的過程中也雜質的混入,這樣在檢驗計算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xiàn)誤差。環(huán)境氣溫的影響改善儀器的檢驗結果,檢驗人員對各類的處理過程中特別出現(xiàn)的偶然性差錯進行綜合處理,這樣在改善整體的質量同時也能有效的縮短誤差。雖然這些偶然的小誤差都會在一定的基礎上得到有效地改善,減少出現(xiàn)誤差的頻率,但由于整體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小的誤差直接都會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減少誤差的存在,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1 樣品抽取及制備
隨著食品種類的增多,在檢驗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是樣品隨機抽取的檢驗原則,要從有代表性的食品的各部分中取樣,在取樣前必須保證工具的整潔性,避免由于工具攜帶的病菌導致檢驗中出現(xiàn)病菌引入的雜質情況。在抽樣的過程中要保持原有的微生物的狀況,保證合理化的指標性,不得有污染物、病菌傳入等,在抽樣量的基礎上達到滿足檢驗的要求。
樣品的制備過程中不僅需要保證抽取樣品的均勻,尤其是液體狀的食品,例如醬油、醋等可溶性產品,需要將樣品搖勻才能進行滴定檢驗,若是那些可溶性無鹽固形物的時候,可以用于濾紙進行過濾;相對的,固體的樣品要有效地粉碎、混勻,例如掛面、大米等。
2 儀器和試劑對食品檢驗的影響
2.1 儀器的控制
對于儀器的控制主要是校準檢驗儀器的平衡性,在控制儀器的綜合調控上,進行有效地改善,這樣從根本上保證天平、酸度計、自制的蒸餾水等確保密實性和平衡性。對儀器還要定期的進行維護與保養(yǎng),發(fā)現(xiàn)儀器存在問題要及時進行解決。
2.2 試劑的影響
化學試劑的影響效果在檢驗過程中可以直接參與,但由于檢驗結果的至關重要性,有些溶液的質量達不到檢驗的標準,而且有一定的保質期。有些金屬元素的溶液可以存放一年,但標準滴定的溶液要求2個月標定一次。淀粉溶液、碘化鉀溶液要求現(xiàn)用現(xiàn)配等。還有一些溶液有特殊的存放要求,如測定食品中亞硝酸鹽的顯色劑——萘胺鹽酸鹽溶液要在低溫下存放,當顏色變深時棄去重新配制。因此,對于試劑的要求較高,而且不僅僅是在檢驗食品的時候會應用到,在平常時間還要進行定期的檢查與標定,保證試劑的質量,以免影響到檢驗的效果。
3 選擇檢驗方法
檢驗人員對產品進行標準性的檢驗,有時候采取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根據(jù)樣品的性質以及實驗室條件有效控制。在檢驗方法運用中選用的方法主要是依據(jù)被檢驗的對象來選用的,不同食品的檢驗中含有的某些成分也有所不同,因此,這樣所采取的檢驗成分的方法也不同。檢驗方法中第一法為仲裁法,對于那些實驗室不能運用儀器進行檢驗的,可以采取化學分析的方法來進行檢驗。
4 對操作人員的要求
操作人員在掌握了熟練的操作技術的同時,應加強對檢驗結果的分析,檢驗過程中存在人為因素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測定白酒中的總酯時,不同的操作人員,由于滴定的速度不同也會存在檢驗結果的差異,這種誤差盡可能的設法減免,但是由于不同操作人員的檢驗方法的理解能力的控制造成的相應差異,操作的流程中出現(xiàn)的操作誤差等情況造成了檢驗結果失去準確性。因此,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性控制,減少出現(xiàn)的操作操作誤差,保證操作儀器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5 實驗室環(huán)境的要求
在食品檢驗的過程當中,實驗室環(huán)境的無難度控制也是對檢驗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的。因此,若是進行儀器檢驗,在容量法的分析當中,盡量采取適宜的溫度進行檢驗,主要控制在20℃。因為在試驗檢驗中,只有20℃的時候校正值為零。尤其是在要檢驗流質食品的過程中,加強對食品的質量控制措施,加強檢驗過程中對實驗室環(huán)境的要求,只有合理的控制好環(huán)境的溫度,在減少環(huán)境溫度影響下,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6 相關檢驗項目檢查的特殊要求
有些食品之間所要檢驗的項目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通過實驗項目的綜合性管理進行分析,保障儀器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對所要檢驗的食品進行綜合性的控制分析,這樣在改善整體檢驗環(huán)境的要求標準下進行有效的實施,而且通過在檢驗項目中看到的那些關聯(lián)性的檢驗結果進行對比,看檢驗的準確性的誤差是否是在允許的范圍之內。例如檢驗醬油中的氨基酸態(tài)氨和總氮,這兩種物質一般在正常檢驗中氨基酸態(tài)氮測出的值是總氮值的一半,若是檢驗的結果相差較大,那么必須進行復檢;桶裝水的那種臭和味、游離氯,如果能嗅到異味(消毒劑的氣味),那么游離氯一定會超出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0.005 mg/L)。而且對蜜餞類產品通過色澤的標準就可以檢驗出食品的質量。
7 結束語
綜上所述,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要求食品采取的程序、儀器的操控以及試劑檢驗的結果的評定,對所采取的樣品選擇合適的環(huán)境下進行,保證實踐檢驗工作的合理進行。
參考文獻
[1]朱永紅.積極提升檢驗效率進一步提高食品檢驗工作水平[J].食品安全導刊,2010,10.
[2]肖良.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為食品安全把關[J].認證技術,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