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起伏,更切實關系到一個人今后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等。
關鍵詞 語文 教學 感悟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育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可見,閱讀在一個人的教育歷程和人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基于閱讀的重要性,在結合自己在農村的語文教學經驗,筆者對新課程改革下的農村語文閱讀教學有以下感悟。
一、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一)認識上的誤區(qū)
作為以培養(yǎng)閱讀能力為基本任務的初中閱讀教學,應當具備獨立的地位。然而當前的農村初中閱讀教學在傳統(tǒng)觀念和傳統(tǒng)做法的深刻影響下,還只是寫作教學的附庸。其次,以應試為目的,凡是與中考有關的文章就進行沒完沒了的分析,且不少教師缺少自己的思想,漠視閱讀主體,不問學生的興趣如何,只是將教學參考書上的權威分析和標準答案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個性受到壓抑,情感得不到表現(xiàn),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被公式化的字、詞、句、章的分析所掩蓋。
(二)操作上的誤區(qū)
由于對初中閱讀教學的認識不夠,在實際操作即課堂教學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方面。
1.教學方法:嚴守傳統(tǒng)
走進農村初中課堂,不難發(fā)現(xiàn),課文教學模式基本上是灌輸+接受。喋喋不休的煩瑣闡釋,千篇一律的條分縷析成了我們教師順手的教學方法,無論閱讀哪篇優(yōu)美的文章,都從文題、作者、背景等說起,到文章中心,再到文章結構層次,文章寫作特色,表達技巧……然后完成課后練習,完成練習冊。如果是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篇目,教者常常分析得更細致,更深刻,更透徹,而學生的聽課筆記也會隨之更翔實,且學生的練習也會更多,負擔更重。由于教師教學方式的守舊性,使得學生在學習時,不能充分地用耳朵去“聽”,用腦子去“想”,用“心”去體會,用眼睛去“看”,用嘴巴去“說”,用手去“做”,這就限制了他們能力的發(fā)展,往往只能靠死記硬背來獲得分數(shù)。這是一種接受式學習,學生自始自終均未自主閱讀,自行思考。
2.教學內容:死扣教材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边@句話告訴我們:教材是教師教、學生學語文的憑借。學生借助于教材,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文化素養(yǎng),豐富自己精神生活。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但若僅僅憑借教材中有限的篇章,是難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的,我們知道,從知識到能力,必須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才能得以實現(xiàn)??上?,目前相當一部分農村初級中學的閱讀教學仍死死抱住一本教材不放。教材的內容非講透講爛不可,惟恐不能充分發(fā)揮“例子”的作用,更怕遺漏下什么重點,這樣導致學生實際的閱讀量偏少,閱讀面過窄。
3.課外閱讀:資源缺乏、缺少指導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新教材的采用,加之中考考試制度的不斷變化,直接考教材內容的試題減少了。有些教師認識到死扣教材無法應付中考,于是開始重視課外閱讀。但鄉(xiāng)下中學本身資源就有限,老師又只是提倡,缺少必要的指導。主要不當之處表現(xiàn)為:一是將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隔裂開來,使課內學習的方法用不上,課外閱讀的質量比較差;二是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不指導,放任自流,不選薦篇目,不指導方法,不檢查督促,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思考
針對農村初級中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筆者對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幾點思考:
(一)新課程背景下,師生之間的角色應發(fā)生轉變
教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智力的開發(fā),審美情趣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改變“一切為了分數(shù),一切圍繞分數(shù)”,以考試為手段,以分數(shù)為標準的錯誤認識。改變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一講到底,滿堂灌輸,把學生當作一個個可以裝東西的容器,而學生則是被動、單一的接受,幾乎沒有自己的主觀感受、情感體驗的情況。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角色要由傳統(tǒng)的講授者轉換為新型的引導者,學生的角色要由被動的接受者,轉換為主動的學習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要變成主導地位,學生應該成了教學活動的主體。
(二)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應發(fā)生轉換
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組織、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大家踴躍加入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積極地進行討論,各抒己見,合作解決問題。教師也可以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中,并適當?shù)狞c撥。當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各小組來匯報自學的情況,鼓勵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適時進行指點、幫助。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新課程背景下,應重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首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背踔姓Z文課本里的文章,大都是精品美文。作為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細細品嘗,去慢慢體會、感受。
其次是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這一點非常重要。作為教師,有義務也有責任讓學生看到社會光明的一面,積極的一面,多給學生展示美好的東西。讓學生辨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蓖ㄟ^具體文章的學習,要讓學生明白,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我們語文教學領域中一個永恒的話題,筆者在這里不過是一些粗淺的看法,意在拋磚引玉,其他的比如閱讀的教學方法、過程,以及量的等等問題,還有很多,毫無疑問,所有這些,都有待于諸位同仁們的不懈探求。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