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們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讓課堂充滿交際與創(chuàng)新的活力;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創(chuàng)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才能的舞臺;發(fā)揮評價的鼓舞作用,創(chuàng)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讓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土壤。引導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使英語教學的課堂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樂園。
關鍵詞 學生 課堂 舞臺 土壤 樂園
目前,中小學生尤其是農(nóng)村的一些學生對學習英語還沒有正確的認識,缺乏興趣。學生學習英語總會出現(xiàn)如下情況:第一階段具有新鮮感很想學好英語;第二階段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因理解、記憶方法方面的缺陷逐漸產(chǎn)生厭學情緒;第三階段出現(xiàn)較嚴重的兩極分化;第四階段一部分學生徹底失去信心。這說明初學英語的學生帶有很大興趣,他們因為感到英語新鮮獨特,所以都能積極參與學習,而到第二階段卻沒有那么大的激情,逐漸放松了對英語的學習,最后不愿意去反復背誦單詞,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因此,對于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尤其顯得重要。那么,在我們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是獲取知識,成就事業(yè)的源頭。如果能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fā),增強其學習的信心,充分發(fā)揮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就能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教育是個漫長的過程,學生往往在長久的學習中感到單調(diào),勞累,從而喪失信心。興趣的驅(qū)動,給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促使他們愛學習,從而主動地積極地獲取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地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氣氛,讓課堂充滿交際與創(chuàng)新的活力
教師要對教學充滿激情,語言要豐富,更要注重體態(tài)語和微笑的表情、關注的眼神,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創(chuàng)造和諧的氛圍,激發(fā)學生愉快的情感,使他們樂于說英語。例如在上第一堂英語課時,考慮到學生初次接觸英語和英語老師,教師應首先注意到自己衣著整潔大方,讓學生第一眼覺得教師和藹可親,帶著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進入課堂,微笑著親切地向大家自我介紹,Hello , I′m …… ,同時也引出本課的新授知識,學生看到教師和藹可親的面容和落落大方的樣子,他們也不再拘謹,大膽地用Hello,I′m ……句型介紹自己,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從而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主動地進行英語交際活動。
二、創(chuàng)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才能的舞臺
在教學中善于運用各種方法,如“表演”、“競賽”、“游戲”等。
A.當“小老師”、“模仿秀”
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模仿,帶表情的說句子。如“I am thirty”(作口渴狀);“I am hungry ”(作饑餓狀抱著肚子);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領讀句子?!靶±蠋煛鳖I讀,會讓學生們更加輕松自如,更有激情地參與教學過程,而且大大提升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B.把身體語言帶入課堂
在教單詞或句子時,我們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甚至做夸張的動作或用夸張的朗讀語調(diào),孩子們特別喜歡這種模式。比如教“big”時兩手張開畫個大圈,教“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教“strong”時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教“thin”時做一個瘦的動作,這種單詞也可以在課前先提示給某個學生,讓學生用相應的動作演示給大家看,這樣可以更讓大家覺得生動活潑而且豐富有趣。學會單詞后,老師與學生輪換做動作,讓大家反復說出這個單詞,思維就特別靈活了。
C.表演法
四個人一組表演對話,看著圖示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了也沒關系,多鼓勵學生大膽地說,這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批評的壓力。根據(jù)學生愛唱愛跳的個性特征,在每堂課里穿插一些英文歌曲、游戲、會話表演。特別是讓學生自由選擇、任意發(fā)揮,學生對此特別感興趣,他們會自找配搭,盡情地投入各自的角色中,快樂無比。每次表演時最好評出一組或兩組“表演優(yōu)勝獎”,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更好的參與表演,爭取得獎的美好愿望。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有了一個娛樂空間,他們的勁頭更足了,讓學生在快樂中求學,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三、創(chuàng)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讓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土壤
我們必須承認,人在社會生活中有一種需要和人親近的內(nèi)驅(qū)力,這就是需要被人關心,需要別人的尊重和接受,要別人的支持和合作等等,學生也不例外,他們也想得到別人的尊重,渴望有所成就,渴望受到教師、同學的高度評價和贊許,并由此獲得成就感和尊重感。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也要細心地觀察學生的進步,并及時給予鼓勵,對于作業(yè)和問題回答的錯誤,不是以簡單的“×”或“You are wrong”評價,而是示意學生再仔細考慮,使之保持持久的興趣和激情。另外要做好分層評價,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做好分層次評價指導,對優(yōu)秀學生提出更嚴格、更高的要求,對于后進生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信心,平時,在課堂中多用“Good!/Well done!/You’re so clever!”等。教師的信任和肯定的態(tài)度會促進學生勇于思考,勇于探索。
總之,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應該采用。外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當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就會很主動的學習英語。自己想學了,當然會有良好的成果。
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拉近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在類似生活的情景中學習英語,定會輕松愉快。我們只有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輕輕松松地提高他們的英語能力,使英語教學的課堂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樂園。
參考文獻:
[1]王小歐.教育理論[M].新世界出版社,2005,1.
[2]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