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對于我國農村的一些基層干部來說,這是對他們的工作能力及自身素質是否得到提高的一項重點考驗,同時更是一種嚴格的要求。而如今,由于開展新農村工作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因此,只有不斷地在農村的基層干部之間開展并加強教育工作,及時將教育內容進行更新,加大對教育模式的改革,注重對教育方式的管理,進而幫助農村基層干部能夠合理地、科學地將其所學知識與其工作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幫助農村基層干部利用所學的知識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做出巨大貢獻。
新農村基層干部培訓農村基層干部,是我國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一線戰(zhàn)士,也是我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主要執(zhí)行者,同時更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農民與社會利益的管理協(xié)調者,其所肩負的任務與使命至關重要。所以,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工作能力,是完善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關鍵所在。
一、農村基層干部培訓的必要性
1.工作積極性。在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當前,一些農村的基層干部常常會因為一些制約因素而導致“老手段不能用、新手段不會用、軟手段不適用、硬辦法不敢用”局面的出現(xiàn);因為一些農村基層干部的薪水待遇普遍較低,這便使得他們的生活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從而讓他們對工作產生深深的質疑,這是制約農村基層干部提高工作積極性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當“一免兩補”這項政策出臺后,一些農村的管理組織上出現(xiàn)了一些變動,其中主要是鄉(xiāng)村融合、精簡單位等,這便使得一些農村基層干部對工作失去了信心。
2.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相對較弱。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當前,一些農村基層干部在面對職能定位、管理措施、工作手段等問題該如何進行轉變與更新時,常常會變得茫然無措,進而無法正確地開展自己所需要負責的領域工作;當前,一些農村基層干部還無法適應現(xiàn)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的各項要求,而且很多的農村基層干部在工作時,其工作方式及手段依然滯留在傳統(tǒng)的、淺層次的管理模式上面,從而使得在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時,一些農村基層干部無法勝任其分內的工作要求。
3.干部自身素質偏低?,F(xiàn)階段,因為一些農村基層干部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觀念都比較偏低,比較落后,這便導致了農村基層干部無法達到帶領村民一起致富的目的,進而無法適應新時期的農村發(fā)展與變化的需要。當前,許多農村基層干部在管理模式上依然采用著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中的一些管理模式,而對于新興的相關政策卻不予了解,從而使得國家頒布的新興政策無法切實地傳遞給村民們。
4.基層組織后繼乏人?,F(xiàn)階段,由于農村受到文化、經濟、交流等多方面的制約,這便導致了其基層干部組織缺乏后繼工作者,進而使得農村基層干部組織呈現(xiàn)出老齡化趨勢,而且其管理結構也變得極為不合理;因為農業(yè)發(fā)展所帶來的經濟利潤與發(fā)展相對于其他行業(yè)來說都比較偏低,這便導致了很多的年輕人與知識分子都選擇進城工作,或是讀書考學、參軍等,這便導致了農村基層組織在新生力軍上面顯得極為貧乏,無法將管理方針理延伸到下一代,進而造成了基層組織人員的青黃不接。
二、農村基層干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1.無法正確認識到培訓工作的重要性。目前,我國一些部門領導無法正確認識到對農村基層干部進行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許多部門領導將重點全部投放在對經濟發(fā)展的工作上面,進而忽略了對農村基層干部進行工作素質提高的任務;許多部門領導認為,對農村進行發(fā)展建設工作的難度很大,問題很多,因此使得這些部門領導產生了優(yōu)先讓位發(fā)展的思想。
2.培訓的側重點偏差。在對農村基層干部進行培訓工作時,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依照書面理論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情況,這便導致了理論與世界的脫軌化,從而使得培訓工作的目的難以實現(xiàn)。其中,對于現(xiàn)實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和村民遇到的問題的關注程度過低,再加上農村基層干部對于培訓工作與相關部門及單位的實際情況的聯(lián)系較少,這便使得培訓內容變得不切實際起來,從而導致培訓工作的作用無法確切實現(xiàn)。
3.教育培訓的手段落后。在以往的農村基層干部培訓工作中,由于其教育方式傳統(tǒng)老化、枯燥單一,而且常常是不分對象層次和類型地進行著滿堂灌的教育手段,這便使得接受培訓的基層干部缺乏對學習的興趣,使得理論與實際的相脫軌,從而導致了農村基層干部在日后的培訓工作這一環(huán)節(jié)上降低了關注力度;許多培訓內容過于偏重理論性,而且形式單一枯燥,大多局限在說與聽上面,很少運用新時代的教育理念與手段進行培訓工作,這便使得培訓工作缺乏靈活性與真實性,從而使得培訓與現(xiàn)實的不相容。
三、農村基層干部培訓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1.培訓內容的創(chuàng)新。目前,在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時,應該根據農村的實際經濟情況和一些基層干部的要求來進行工作部署,積極做到“符合實際、切實合理、效果顯著”的程度,進而將科學性、合理性的基層干部培訓工作的內容創(chuàng)新并完善;將培訓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給予重點關注,對于一些文化水平程度不同、工作類別不同的基層干部的學習需求做到重點突出,從而將培訓工作的實用性和側重性加強。
2.培訓方式的改革。在對基層干部進行培訓工作時,要以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或是熱點為實例,然后以“四個結合”為主要培訓手段;利用先進工作者為典型實例,從而讓一些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同志現(xiàn)身說教,然后再從基層干部中挑選一部分到經濟發(fā)展超前的地區(qū)去學習管理經常,進而將基層干部的視野與觀念進行擴展與更新,從而使得培訓工作實現(xiàn)最終目的。
3.擴展培訓渠道。為了能讓基層干部對工作知識和管理手段有著切實的了解與掌握,可以將培訓工作與一些高等院校進行聯(lián)合,然后再對基層干部展開針對性較強的培訓工作,這樣不僅能豐富基層干部的知識面,同時還能將培訓工作的檔次進一步的提升。這樣一來,不僅從整體實力上提升了培訓工作的水平,同時也幫助基層干部提升了自身素質,這對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是否能夠將農村基層干部的教育工作徹底落到實處,是否能夠讓農村基層干部的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貫徹,這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部分,同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關鍵點。而其間,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切入點,加大對其基層干部的教育工作,構建出合理且科學化的教育制度方針,使其能夠長遠且平穩(wěn)地發(fā)展下去,這是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工作能力,完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賀國強.大力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組織保證[J].求是,2006,(8).
[2]黃國勤.農村干部培訓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科學中國人,2007,(1).
[3]梅杏珍.提過農村干部素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J].安徽農學通報,2006,(7).
[4]李超,劉莎莎.對部分農村干部能力建設現(xiàn)狀的調查與思考[J].理論視野,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