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晚,林志穎發(fā)了一張新電影《一起飛》中他和張娜拉背靠背的劇照,年齡加起來快70歲的兩個人看起來宛若花季少男少女。他配了個捂嘴笑的表情,問,你童顏還是我童顏呢?
38歲的林志穎已經(jīng)做了20多年偶像了?,F(xiàn)在接受采訪時遇到的記者經(jīng)常是他當年的粉絲,主持人蔣小涵激動地表示“就是聽他的歌長大的”,上《快樂大本營》時也被謝娜表白曾經(jīng)“暗戀”。甚至奧運冠軍也有不少是他的粉絲,跟劉璇同臺時,獲知自己是對方少女時期的偶像,而前不久“超級丹”一張少年體校時的宿舍照曝光,墻上赫然就掛著10多年前風靡各大閨房的“小志”海報,那時林志穎青春年少,頂著古老的“三七分”發(fā)型。
他像是個不老的妖精。他的歌迷原來是70后、80后,后來牽著小朋友來聽他的演唱會,這些90后、00后們就成了他的新歌迷。這些粉絲年輕時就愛他精致英俊的娃娃臉和陽光的笑容,等到長大成人結(jié)婚生子,一轉(zhuǎn)身,他們的偶像仿佛還是站在原地。
海陸空都玩
在《一起飛》里,林志穎扮演了一名在特種部隊當過兵的動力傘俱樂部教練許逸凡,他酷愛野外探險和鉆研動力傘技術。這個設定在31歲、性格內(nèi)向、少言寡語的角色盡管仍是一張娃娃臉,卻多少要比小志之前的銀幕形象成熟。
除了外形,許逸凡內(nèi)在的擔當和責任感顯然也是朝著一個成熟男人刻畫的。他酷愛研究危險的動力傘,會親自設計圖紙,然后飛到空中挑戰(zhàn)各種極限。這個角色幾乎非林志穎莫屬,對喜歡極限運動的他而言——“陸地早就沒有挑戰(zhàn)性,都是小兒科,水上的他最近幾年也都嘗試遍了,潛水、風帆、摩托艇,連開船都考了駕照,唯獨空中還沒有嘗試過”。
只是片中許逸凡工廠一樣的家還遠不能和林志穎家相媲美。有朋友曾戲稱林志穎過的是007式的生活,8年前他就把家整得像黑客帝國一樣,所有電子設備都和手機直接相連,即便身在外地也可以控制家中100多種設備,燈、溫度、電磁爐、電視等等。而這些產(chǎn)品,都可以在他的科技公司找到。
盡管好多年之前的女友林心如曾說“他一點兒都沒變,還是以前那個小志”。但事實上,林志穎雖然容顏未改,卻早已不是單純的藝人,而是有著科技公司董事長、賽車隊老板、餐廳投資者、股票玩家等諸多身份。他是圈中的“隱形富翁”,只靠賽車,每年就有超過1000萬新臺幣的收入,據(jù)傳總身家已過10億新臺幣。
憑興趣賺大錢
外界可能會疑惑林志穎為何有如此多的精力。前幾年,網(wǎng)上流傳著一份林志穎的個人簡歷,堪稱勵志典范——18歲成為第一個完全以國語歌曲演唱入主紅磡體育館的歌手及開唱最年輕歌手(該紀錄至今仍然由他保持);同年成立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分店一度開到六七家,月盈利200萬);24歲參加世界國際A級越野賽,成為臺灣第一個參加國際頂級賽事的車手;25歲成立自己的第一支賽車隊;26歲成立自己的科技公司;27歲擔任美國國際反毒大使(亞裔藝人第一人);29歲成為首位獲得國際杰出青年獎的華人……“其實對于這些,我自己當時也沒想到。就拿賽車來說,根本沒想過會有自己的車隊、自己的公司。當初的出發(fā)點就是喜歡?!绷种痉f說自己是喜歡分享的,所以就嘗試跟朋友合作開賽車公司。
科技也是一樣,最初只是喜歡上網(wǎng),趕上家里做裝潢,他抱著“為什么不能把科技結(jié)合到房間里”的念頭開始研究起環(huán)境控制,“從喜歡到研究,再到分享,就是這么簡單,其實每種興趣都一樣”。最后這些興趣都變成了事業(yè)。
而且,他還一直未曾放棄對新愛好的發(fā)掘。每天起床他會花一兩個小時瀏覽資訊,國際、科技、生活、健康、教育……這些欄目全都不放過。比如:火星探險怎么樣了?一天喝幾杯水才健康?小孩子該怎樣教育?
盡管也看政治,但他卻不像有些藝人那樣,喜歡在微博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他覺得“現(xiàn)在的微博有點兒變質(zhì)了,很多人后來就不玩了”。原因是微博原本是個各抒己見的地方,而現(xiàn)在大家都不能容忍不同的觀點,“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微博會有很正面的能量,大家可以學到東西,而不是放很多情緒在里面,否則可能會影響到他人”。
偶像也有憂傷
看上去“生氣”“煩惱”這些詞匯似乎與林志穎無緣,他完全不像會產(chǎn)生負能量的樣子。聞此,他搖搖頭:“一定會有啦!只是我有很多釋放的方式。如果上下班有一條路要走10分鐘,另一條路則要20分鐘,但是如果花20分鐘的路比較平坦,紅綠燈少,風景又美,那我會選這條。這樣我就可以聽著喜歡的歌,很放松平緩地開車回家。所以每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果沒有這些,生活就沒有意義。”
如果說有什么是林志穎有興趣卻一直辦不到的,那就是“轉(zhuǎn)型”了。跟林志穎同時代的吳奇隆憑借《步步驚心》里“四爺”這種成熟大叔形象俘獲了一批90后粉絲,而他還在偶像派的位子上演著花季少男,似乎沒有轉(zhuǎn)型的焦慮。“我也有想過轉(zhuǎn)型,去演壞人,只是時機未到。目前沒有拿到類似角色,如果有,肯定會去嘗試。你看我2012年初的《變身男女》,就是在里面反串女人,其實我蠻想多做一些改變的。我以前也演過殺手,雖然留了胡子但還是娃娃臉,現(xiàn)在演可能會更好?!?/p>
那部并不出名的《變身男女》,是部在豆瓣上評分只有4.9分的片子,有篇名為《中年男偶像的下半場》的影評說:“雖然跟幾乎同歲的郭德綱相比,林志穎比較被歲月垂青,觀賞性遠遠優(yōu)于前者,但這并不能彌補舞臺上的力不從心,所以,以貌見長且年紀漸長的偶像派演員,當青春的資源所剩無幾之后,傳統(tǒng)的穩(wěn)健路線就是當綠葉。”
提到轉(zhuǎn)型,他總會主動檢討起自己22歲退伍那年,為了積極證明已從男孩兒變成男人,刻意唱著《男人是很好騙的》這種成熟歌曲,招致惡評如潮,進入長達兩年半的低潮期。他說:“從那時起我懂得了,成熟不是外表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轉(zhuǎn)變,轉(zhuǎn)型要等合適的時機。”說這話時,他臉上顯出少見的憂傷。然而問他何時才是時機到了,他也不知道。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