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患得患失的人,如果無意中丟了100塊錢會讓我懊惱半天。如果在網上下棋輸了,老伴都不敢大聲叫我吃飯。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北京奧運會最令我佩服的人不是那個一下子得了8枚金牌的菲爾普斯,而是那個痛失金牌的埃蒙斯。一槍鬼使神差的4.4環(huán)的失誤把已經到手的奧運金牌給弄丟了,一般人肯定是痛不欲生,他卻能稍愣一會兒,然后微笑著走上前去抱一抱他的對手,表示祝賀。而金牌得主,我們的邱健表情反倒有點兒不自然了。我寧愿相信埃蒙斯是在裝,那微笑太美麗了。但后來當記者殘酷地問到這個問題時,他仍然能夠燦爛地微笑著說:“我們家已經得到3塊獎牌了,足夠了?!比绻娴氖窃谘b,那么他也是一個真正偉大的演員,在此種痛苦下還能有如此高水平的表演。
中國運動員與外國運動員最大的差別不是技術,而是心態(tài)。多年前——那時中國女足還雄踞世界,我曾經看到過一篇報道,說美國女足隊員在賽前去逛大街,到處玩耍,而中國的運動員一個個都悶在屋里。我很詫異,這么大的區(qū)別讓我不太相信。后來我看到在一場大賽中,那個有名的瑞典乒乓球運動員輸給中國運動員時,親切地上前拍拍對手以示祝賀,我隱約覺得這些外國運動員確是有點不可思議。這種差別隨處可見,比方從電視上經??梢钥吹皆诿绹腘BA比賽時,有的球員一邊嚼著口香糖一邊打球。如果中國球員這樣做,恐怕不僅教練會禁止,就連中國的觀眾也會噓他太不嚴肅了。
這種“嚴肅”與“不嚴肅”的差別,絕對不單單指某個人的風度或者說是運動員的修養(yǎng),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的。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聽老師講過一個中國運動員的事跡,那位中國運動員在參加世界馬拉松比賽時昏倒在地,在醫(yī)院搶救時,醫(yī)生發(fā)現(xiàn)他的一只拳頭一直緊緊地握著,當剝開他的拳頭時,發(fā)現(xiàn)里面握著的是一個紙條,上面寫著:祖國人民不允許我落后。當時,老師在上面講,我們這些孩子在下面聽得淚流滿面。直到今天,中國的學校里仍舊在講述著某運動員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祖國的興衰系于一身,你想,肩負著這么大的使命,哪個運動員能輕松起來?如果埃蒙斯在那種情況下把一枚關系到國家榮辱的金牌給弄丟了,我想他不僅微笑不起來,痛不欲生,而且會感到巨大的恐怖。
“沉重”與“輕松”的差別無處不在,那個剛剛破了百米世界紀錄,取得男子百米金牌的博爾特在賽場上還滑稽地扭扭屁股,好像如此重大的奧運會也不過是一場游戲而已。造成這種差別的,除了教育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運動場上的“沉重”是與我們生活中的“沉重”密切相關的。我們的生活太單一,做什么都容易孤注一擲,想輕松談何容易?互聯(lián)網遍布世界,但在國外好像很少發(fā)生像中國這樣讓家長們談虎色變的青少年“網癮”,原因是他們的孩子好玩兒的事情太多,不會輕易地對一件事入迷到不可救藥的程度。中國的高考也是這樣,自古華山一條路,考不上好大學就會面臨失業(yè)。發(fā)達國家的年輕人可以選擇多種生活方式,他們用不著拼死拼活地為高考而不顧一切。
生活輕松不起來,中國的運動員也無法輕松地比賽,埃蒙斯把奧運金牌弄丟了,但他已經在想著另外很有意思的事情了,所以你讓他沉重他都沉重不起來。生活的豐富是他們能輕松比賽的根本。
摘自《雜文選刊》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