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青少年特發(fā)性頸椎后凸畸形的影像學特征。 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有16例特發(fā)性頸椎后凸畸形患者在我院進行診斷治療,分析其影像學資料,測量后切線角度和Cobb’s角度,并計算曲度指數和后凸指數。 結果 Cobb’s平均角度(52.6±16.3)°,后凸節(jié)段后切線平均角度(53.8±17.4)°,兩種測量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明顯的相關性(r = 0.82,P < 0.01)。C2-7 Cobb’s角度平均為(34.1±15.5)°,后切線角度為(35.8±14.2)°。KI和CI與Cobb’s角度及后切線角度均呈正相關。 結論 青少年特發(fā)性頸椎后凸的影像學特點:后凸頂點位多于椎體后上緣,C4多見,CI和KI與Cobb’s角和后切線角正相關。
[關鍵詞] 特發(fā)性頸椎后凸畸形;影像學;Cobb’s角;后切線角
[中圖分類號] R68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2-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