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現(xiàn)象越來越多,無雪的冬天,還能算得上是冬天嗎?
早些年武漢不是這樣子的——黃昏時若天色蠟黃,朔風凜冽,老輩人就會斷言“晚間有雪”。果然,深夜睡在被子里,突然會聽到外面有人報告下雪的喜訊;隨后靜悄悄的,仿佛可以聽到雪花落下的輕微的撲撲聲。清晨迫不及待地推門開窗,呵,好大的雪??!團團簇簇如拉棉扯絮般從天而降。房頂上早鋪滿了厚厚的一層,漫天皆白。步行的人會留下深深淺淺的印痕,精神是愉悅的,也不會覺得寒冷。
那時的雪有時會連續(xù)下幾天幾夜,屋檐下倒掛著一根根又長又粗的冰柱,水缸里也會結(jié)上厚厚的一層冰。武漢人都愛到公園、湖畔去賞雪留影。最歡呼雀躍的還要屬孩子們,在雪地里撒著丫子奔跑嬉戲,將雪花捏成團擲來擲去的,用紅蘿卜雕成鼻子的可笑的雪人,帶給孩子們無盡的歡樂……
可是久已無雪了,冬天而少雪,正如鮮湯調(diào)味里缺了鹽,婚紗顏色中少了白,總歸無趣遺憾得緊!
以前下大雪,精明會過日子的人家會甕貯了雪水,窖藏了冰塊,待來年春天以雪水烹茶,在夏天取冰塊制冷飲,最是相宜的。現(xiàn)在卻也休想了,自然有機械設(shè)備隨時可造雪制冰,但人造的東西如何能與自然造化之物相提并論呢?況且,如今就連極寒之地的東北有時也缺雪,滑雪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得用機器造雪來救急,甚至收購雪塊——往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之物居然也成了商品,豈非咄咄怪事?
但這怪誰呢?厄爾尼諾么?大自然總是按著常規(guī)運行著,四季更替、雨雪風霜,但人類偏偏為了一已之私欲,悍然地破壞,使得自然不再自然。這是最可怕的事,當然也應該受到懲罰,少雪的冬天會不會是其中一種呢?但是如果我們不汲取教訓,仍然肆無忌憚地向天空排放二氧化碳,侵蝕臭氧層,讓溫度越來越高,那么或許總有一天雪花再也不會降臨,我們只能像先民求雨一樣誠惶誠恐地匍匐在地,向老天爺哀哀求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