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英國哲學家培根在《論讀書》中說道:“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睍袃煞N讀法,一是將一本很厚的書讀??;一是將一本很薄的書讀厚。其實不論是讀薄,還是讀厚,最重要的是有時間、有機會、有精力讀書。為了給廣大農民提供一個讀書平臺,2010年12月,山東省臨沭縣農廣校響應中央農廣校號召,結合“農民讀書月”活動的開展,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農民讀書聯誼會。經過一年多的發(fā)展,農民讀書聯誼會辦得越來越紅火。
愿農民插上致富的翅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截止到2010年底,興城市239個自然村中,建有農民科技書屋的僅20多個村,能夠正常開放、設有專人管理的閱覽室不過10家,業(yè)余時間經??磿霓r民不足5%。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低,致使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對農業(yè)、農村經濟的貢獻率低,許多農業(yè)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應用和推廣,農民依靠農業(yè)致富困難,直接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基于此,興城農廣校響應中央及省、市農廣校號召,于2011年1月10日起,深入農村、農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農民讀書活動。
重視農民讀書——讓農民有書讀
我國農民自古以來就有崇尚讀書的傳統(tǒng),形成了豐富的耕讀文化,時至今日,“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仍是廣大農民喜愛的楹聯。然而當前看書難、看書貴、可看的書少,成為農民讀書的主要障礙。“農民讀書月”活動中,學校領導小組高度重視改善農民的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農民的閱讀習慣。我們知道,一本書可能會影響人的一生。工作中,我們始終把農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眼睛盯著農業(yè),腳步邁向農村,在學校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選購一批農民看得懂、農業(yè)用得上、與農村貼得緊的科技讀物和實用技術光盤,免費送到農村,充實了學校為鄉(xiāng)村建設的農民科技書屋。并與相關村負責人協調、溝通,由村里選派一名書屋管理員,負責書屋的管理工作,收集農民的閱讀需求。我們承諾,將根據農民需求,想方設法收集圖書,讓農民有書讀、讀好書。
倡導農民讀書——讓農民有樂趣
“如何識別優(yōu)質種子、農藥、化肥?”,“農民買了假種子、假農藥怎么辦?”,“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是什么?”,2011年1月2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迎新春,書屋伴我行”農民讀書知識競賽在興城市沙后所鎮(zhèn)南門外村農業(yè)合作社“農民科技書屋”內舉行。2011年2月18日,在郭家鎮(zhèn)大石村的農民科技書屋中,正上演著“讀書讓我致富”的主題演講比賽,不少選手在演講中感慨:書屋是不花錢就請來的好老師。讀書月期間,學校以農民科技書屋為平臺,把開展評選優(yōu)秀書屋管理員、舉辦讀書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讀書座談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融入到讀書月系列活動中,倡導農民讀書,使廣大農民改變了以往農閑“斗地主、打麻將、拉家?!钡纳盍晳T,對“讀書學知識、致富奔小康”產生極大的興趣。
引導農民讀書——讓農民有方向
走進三道溝鄉(xiāng)三里村果樹專業(yè)合作社,寬敞明亮的大學習室里,一排排桌椅擺放整齊,滿墻的果樹病蟲害標本、圖片格外醒目。提起合作社創(chuàng)始人、理事長李希林,村民們無不豎起大姆指,稱道他是個能人,更是好人。是啊,幾年的努力,在李希林的帶領下,合作社的資產已經超過200萬元,種植面積由4100畝發(fā)展到11000畝,會員共384人,帶動農戶15000戶,安排剩余勞動力4000人,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260萬元,盈利620萬元,盈余返還365萬元,社員人均純收入1.9萬元,是當地農民純收入的8倍。合作社生產的SOD蘋果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三等獎,目前產品在全國各大知名超市銷售,而且供不應求。
李希林是遼寧省興城市農廣校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的學員,三道溝果樹專業(yè)合作社也是學校重點培養(yǎng)對象。李希林通過學習、讀書讓自己有了知識、有了技術,帶領合作社成員一起走上了致富路。通過“農民讀書月”這個活動平臺,李希林的現身說法讓廣大農民找到致富方向,從而進一步引導農民多讀書,養(yǎng)成讀書學習的好習慣。
指導農民讀書——讓農民有依靠
在“農民讀書月活動”期間,學校組織開展了“為農民推薦一本好書,推廣一套實用技術”活動,并根據省、市校推薦的農民學習書籍和實用技術,利用農村大嗽叭進行宣傳推廣。在有條件的地區(qū),學校還組織農民集中收看光盤,組織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專家進村開展農業(yè)技術講座,指導農民上網瀏覽農業(yè)經濟、技術信息,在線收看農業(yè)技術節(jié)目等。農民朋友在活動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找到了依靠。
“新時期的農民如果沒有通過讀書學技術來指導自己的生產,那么想脫貧致富奔小康也是一句空話。生產成效有多大,與你在讀書學習上下的功夫多少是成正比的。”這是一位農民朋友讀書后的感悟。毫無疑問,無論在任何時代,讀書永遠是提升一個人素質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渠道。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新型農民,只有農民的思想轉變了,素質提高了,收入增加了,社會才會更加和諧,而這一切都需要讀書、需要學習來實現。希望通過“農民讀書月活動”能夠培養(yǎng)農民讀書的習慣,讓農民找到務農“金鑰匙”,開啟智慧的大門,插上致富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