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供電可靠性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本文從“一建二管三技術”闡述了提升供電可靠性的昌江之道。
關鍵詞:供電 可靠性 系統(tǒng) 昌江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122-01
電力行業(yè)作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yè)和公用事業(yè),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安全穩(wěn)定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電力的穩(wěn)定性直接關系著電力用戶的生產生活質量,與其利益息息相關。因此,作為電力企業(yè)有責任有義務確保供電可靠性維持較高水平運行。
供電可靠率直接體現(xiàn)供電系統(tǒng)對用戶持續(xù)供電的能力,綜合反映電力工業(yè)對國民經濟電能需求的滿足程度。供電可靠率是供電企業(yè)電網結構和運行特性的集中體現(xiàn),是供電企業(yè)綜合管理水平狀況的真實體現(xiàn),是衡量供電企業(yè)是否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昌江供電局自加入南網以來,在南、省公司的正確指引下,走過了很不平凡的歷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突出成績。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電力用戶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性將是公司在新一輪發(fā)展中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
1 分析問題
用戶供電可靠性是指供電系統(tǒng)對用戶持續(xù)供電的能力,它是電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反映了電力工業(yè)對國民經濟電能需求的滿足程度,它通過供電可靠率作為度量指標。要提高供電可靠性,一是要提高設備技術裝備水平,二是要加強供電可靠性管理。只要有充足的電源、完善的網架和先進的設備裝備水平,就能為提高供電可靠性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只要在管理上狠下工夫,加強運行、檢修、停電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就能從根本上提高供電可靠性水平。簡言為一建二管三技(一建:電網規(guī)劃建設;二管:管理措施;三技:技術措施)。
提高供電可靠性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從規(guī)劃、建設、運行、服務、技術、管理等方面著手,全面提升供電服務水平。把提高供電可靠性作為“一把手”工程,各級供電企業(yè)一把手要親自部署,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明確各部門、下屬單位的職責,建立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規(guī)劃、基建、生產運行、市場營銷、信息等全體員工協(xié)同作戰(zhàn),真正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
2 解決問題措施方法
在當前形勢下,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措施已不缺乏,缺的是全員思想上的重視,缺的是每一項措施是否能做好極致。昌江局正是上述兩點都達到了一個層次,供電可靠性水平也自然地達到一個層次。
(1)注重抓電網建設。每年的電網建設都逐步基于“可靠性”原則在實施,這是毋容置疑的。值的一提的是昌江縣城的電纜入地建設,該建設確實給昌江局城鎮(zhèn)供電可靠性一個質的飛躍。網架結構清晰,城區(qū)線路基本實現(xiàn)聯(lián)絡,環(huán)網柜和高壓分接箱的使用,大大減少了線路停電檢修的范圍;電纜線路的故障率也比架空線路明顯減少。城鎮(zhèn)供電可靠性,從2009年改造前是99.8684%,到2011年是99.8964%,到截至2012年10月是99.9447%。
(2)注重抓管理。
一是強調思想轉變,把提高供電可靠性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這個“一把手工程”仰仗的是領導的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幾乎逢會必談可靠性”,相關部門施工前都能第一時間想到供電可靠性。
二是集思廣益,全力全策,通過發(fā)放調查表,就如何“減少客戶平均停電時間”,讓全局干部職工結合實際、深度思考、積極獻言獻策,提煉出適合該局的管理思路和辦法。
三是以綜合停電管理,特別是以停電“時戶數(shù)”為核心的可靠性管理真正落到實處。統(tǒng)籌編制綜合停電計劃。以計劃性較強的大修技改和基建工程為主線,結合預試定檢、用戶停電等工作,統(tǒng)籌編制綜合停電計劃,科學優(yōu)化停電工作方案,特別加強基建工程單個項目的總體停電計劃和方案的優(yōu)化,提高可執(zhí)行性。
2011年開展可靠性指標預分配管理制度,對影響供電可靠率的主要原因(即預安排停電)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指標分解要遵循統(tǒng)一原則和科學測算模型,并結合基層各運行單位歷年指標實際使用情況,綜合可慮年度工作計劃、主網因素、配電網網絡結構、可靠性管理水平等,進行全局年度指標分解,使指標下達具有科學合理性、公開透明性、實施可行性。
四是加強計劃停電時戶數(shù)管控。切實做到每月的月停電計劃必須包含每項停電工作的“預計停電時戶數(shù)”,并根據(jù)月度分解的時戶數(shù),每月定期召開。
真正實現(xiàn)了一是計劃停電“能轉必轉”,二是故障處理“先轉后修”,三是綜合停電“先算后?!?,四是大客戶“零點作業(yè)”。
五是注重開展“雙控”專項行動(控制停電次數(shù)、控制停電時間),通過每周《電網設備運行分析》,對重復出現(xiàn)故障跳閘的線路進行分析總結,找出線路運行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整改措施,并專人負責跟蹤;每月停電平衡會上,對停電情況進行通報,輸電管理所進行“說清楚”;為了確實能管控停電時間,出臺了《昌江供電局設備停電預警倒逼實施細則》,加強對各類型停電的預警機制,確保各類型停電時間每個節(jié)點有人跟蹤,職責明確,管控到位,必要時可調動力量加強復電速度。如:“輸配電線路故障停電”的預警,要求調控中心值班員必須按“立即、2、3、4、5小時”的時間節(jié)點把停電信息發(fā)給相關人員,以期共同關注。該細則正式實施后,昌江局截至目前沒有發(fā)生過輸配電線路停電超時的事件。
六是創(chuàng)先發(fā)展生產體制與運行機制。2011年開始調整了輸配電的管理界面,輸配電線路統(tǒng)一由輸電所負責運行維護,推進了專業(yè)集約化管理。2011年10 kV公用配電線路跳閘共104條次,同比2010年250條次下降146條次。2012年截至7月31日10 kV公用配電線路跳閘51條次,同比96條次降低了45條次。
(3)高效利用技術措施
大力建設好調配一體化項目。2009年開始啟動調配一體化項目,2011年完成調配一體化系統(tǒng)驗收和運行管理規(guī)定的編制工作。充分利用調配一體化主站、終端設備提升對配網綜合管理,配網安裝智能開關和智能跌落開關與各類終端后,故障隔離和定位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智能跌落開關與變電站開關或線路智能開關配合起到快速自動隔離故障,保證主線不全停,減少停電范圍。三遙FTU和故障指示器起到有效故障定位,縮短故障處理時間。配網自動化初步建成,實現(xiàn)了對配網的監(jiān)視和控制,實現(xiàn)可視化調度,有效地縮短了事故處理時間,減少了停電范圍、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3 結論
總之,作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服務行業(yè)—— 電力,必須牢固樹立“以客為尊,和諧共贏”的服務理念,在“多供電、少停電、用好電”上狠下苦功,提高供電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