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一書408頁,52.1萬字,但其中作者借楊克和陳陣之口,討論狼和羊對中華民族性格的形成、對中國歷史發(fā)展走向的影響的論述,足足有44頁,約5萬字。作為一部長篇小說,不是通過情節(jié)、人物形象和文學語言,而是用如此長篇大論來思辨狼和羊的關系,探討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分離與融合乃至對整個歷史、民族性格、民族未來的影響,這對傳統(tǒng)的小說理論,不僅是背離,更是一次挑戰(zhàn)。這種小說稿件交到任何一位編輯手上,都會毫不猶豫地指出這個“毛病”直至退稿。
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的“金三角”(金麗紅、安波舜、黎波)接到這部稿子時,也曾向作者提出這個問題,希望作者刪掉這5萬字,但得到的回復是:不行!
從今天看,這部缺少主要情節(jié),讓人認為不像長篇小說的“奇書”,從2004年出版至今,已經(jīng)重印了120次,國內累計印數(shù)達400余萬冊。從2004年4月開始,一直盤踞在開卷的暢銷書排行榜上。而這部書不僅得到了中國讀者的認可,版權還銷售到全世界100多個國家、以56種語言出版。從這部書受到全世界人民歡迎的程度看,這5萬思辨性的文字沒有給讀者造成閱讀障礙,而且從今天看,真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賦予了這個草原狼的故事以哲學的歷史的內涵。
如果當初責任編輯堅持要刪掉這5萬字呢?如果作者堅持出版社就退稿呢?事實上,當時的姜戎并不是什么名人,書稿交到“金三角”手上之前,已經(jīng)被一家著名的出版社編輯婉拒了。但是,當“金三角”的這個建議被作者否定后,“金三角”尊重了作者的選擇,于是,我們就看到了《狼圖騰》一書今天的這個樣子。
在出版史上,因為編輯的寬容而誕生優(yōu)秀作品的先例并不少,因為編輯的固執(zhí)己見使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胎死腹中的也不在少數(shù)。特別是對于一些沒有名氣的作者,更容易碰到這種倒霉的事兒。所以,在編輯活動中,我們應當要求按照已有理論來規(guī)范稿件,但對于突破傳統(tǒng)理論,具有創(chuàng)見的作品,我們也應當容許作者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如果沒有寬容,我們就可能看不到畢加索的《亞維農少女》,看不到梵高的《向日葵》;如果沒有寬容,我們就看不到意識流小說,看不到荒誕派戲劇。美國著名的編輯珀金斯是一個讓人景仰的人物,是他總是從作者的缺點中看到優(yōu)點,因而使海明威名垂青史。
當然,寬容絕不僅僅是一種施舍,而應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在某種程度上,寬容是一部偉大作品的出生證。在科學技術的探索和文學藝術的生產(chǎn)過程中,創(chuàng)新是前進的動力,也是人類超越自我認知的不懈追求。試想,如果沒有人類不懈地探求科學技術的新發(fā)明和新創(chuàng)造,人類社會又將是多么蒙昧。如果沒有作家和藝術家的不懈創(chuàng)新,我們的文學藝術產(chǎn)品世界又將是多么單調。所以,編輯這個職業(yè)不是刀斧手,作者才是作品的主人,編輯應是一個接生婆——為人類一切有創(chuàng)意的書稿提供誕生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