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某種意義上講,被譽為“江南第一山”的莫干山是一座被外國人發(fā)現的山。當老外與莫干山相遇,一種叫做“避暑”的休閑方式便在這里誕生了,而浙江也因此成為中國度假休閑的濫觴地。
中國人的記憶里,避暑一般是和皇家或達官顯貴聯系在一起的,比如清代的承德避暑山莊,每年夏季溽熱到來之前,皇帝及其近臣就會從北京搬遷到承德。那座邊地小城,頓時躍升為帝國夏都。莫干山作為中國最早的避暑地,讓原本高高在上的避暑度假,由天潢貴胄普及到蕓蕓眾生。
事情得從100多年前說起。那是中國門戶開放的19世紀,中國沿海城市相繼開埠,西方傳教士為了傳播上帝的福音,不辭辛苦地將足跡踏遍中國的各個角落。其中一大副產品,就是不少原本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好山好水,第一次被公諸于世。莫干山亦如是。1892年,一個叫佛利甲的美國傳教士沿著大運河游
蕩到莫干山一帶,他驚嘆于莫干山“修篁遍地,清泉競流,清涼幽靜,”萌生了在這里建一個避暑地的念頭,但由于山陡路險,未能如愿。不久,另外兩個傳教士到莫干山小住,并將其見聞刊發(fā)在上海的報紙上,在文章中對莫干山的風景及甘洌的山泉大加贊賞,從此,莫干山在外國人中聲名鵲起。1896年,一個名叫白鼎的美國傳教士雇請中國工匠,在山上修筑了一座形如中國農舍的茅草屋。別看這座茅草屋極其簡陋,卻是莫干山成為避暑地以及后來的度假地的標志,同時,還是被稱為萬國建筑博物館的眾多別墅的發(fā)軔。
由于交通不便,當時從上海到莫干山上需要長達7天的漫長行程,但自從白鼎的茅草屋落成以后,到山上買地造屋的外國人便如同過江之鯽。就在同一年,一座真正的西式別墅在山上落成,那就是至今仍保存完好的貝勒別墅。這座已經和時光抗衡了一個多世紀的老別墅,背靠陡峭山崖,面朝青碧山谷,一條小路曲折悠長,夾道都是生長得漫不經心的翠竹。坐在這樣的老別墅里,很自然地想起王維曾書寫過的超妙意境:“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從白鼎建造茅草屋開始,二三十年間,外國人在莫干山建造的別墅達150余座,此外還有游泳池、網球場和教堂之類的公共建筑。非常有意思的是,修建這些別墅的原材料,大多是從上海,甚至英國或美國運來。這些別墅的主人之所以不遠萬里地運送原材料,是因為他們刻意要在鐘愛的避暑地,用原汁原味的建筑,還原遠隔重洋的故鄉(xiāng)的生活,以便在這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找到家的歸屬感。
?。ㄕ灾袊颜x出版公司《一路鐘情:走出來的人生美景》 作者: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