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妻子的愛與失》、《火之旅》、《沒有輕松路》……這些只是普通人的回憶錄。在德國,自傳不再是名人或富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出版回憶錄,或為圓夢,或為留念。出版商則推出多種服務(wù),搶占市場。
德國弗里林出版社28年前推出“個人自費出版回憶錄服務(wù)”。這類書的主題多為對已故親人的緬懷、重病感悟、心情發(fā)泄,或者輕松愉快的愛情故事、家庭生活。
弗里林出版社女發(fā)言人安妮卡-勒普克告訴德新社記者,近年來,弗里林出版社每個月收到80至100份原稿,“普通人對出版自傳的興趣越來越濃,尤其是反映德國動蕩時期歷史的故事”。
弗里林出版社挑選一些作品出版,每部印刷大約1000冊,費用由作者承擔(dān),通常需要數(shù)千歐元。
出版商馬克斯-弗蘭克說,除自傳,家庭和地方歷史是寫作愛好者兩大偏好,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寫下自己的故事、對生活的見解以及對生命的感悟,留給后人。當(dāng)然,“也有一些人想尋根。”
一些出版商貼心地推出“按需出版”服務(wù),即按照客戶要求印刷書冊數(shù)量。弗蘭克說:“我們只印客戶要的冊數(shù),有時可能只印1冊?!?br/> 柏林羅恩施托克出版社則為那些不想自己動手撰寫的人提供服務(wù),派遣員工聽客戶講述故事,整理材料,再由專業(yè)寫手“捉刀”。羅恩施托克的口號是“我們把你的回憶變成你的人生之書”。當(dāng)然,費用全部由客戶自理。
羅恩施托克出版社14年前設(shè)立,是德國首批專門出版?zhèn)€人回憶錄的出版商之一。創(chuàng)始人卡特琳-羅恩施托克說,近年來,
這一市場競爭日漸激烈。
如果作品只是網(wǎng)絡(luò)在線出版,作者只需上傳PDF格式的作品,花22美元購買一個官方的國際標(biāo)準(zhǔn)圖書編號,無須其他費用。
對這股風(fēng)潮的緣由,羅恩施托克說:“公眾逐漸意識到,老一輩有一些值得一講的東西,如果不保留下來,就會永遠消失。”
弗蘭克認(rèn)為,在技術(shù)層面上,如今各類寫作軟件和資料信息唾手可得,使動筆寫作變得容易得多。
不過,不要妄想憑借出版回憶錄致富。這種可能性相當(dāng)渺茫,現(xiàn)實往往相反。加盧斯出版社的達維德-里德說,一些出版商不擇手段,哄騙客戶多印冊數(shù),結(jié)果砸在手里?!袄先思依锒褲M書,不得不自己去推銷,這樣的故事不少。”
?。ㄕ浴侗本┏繄蟆? 作者: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