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完成艦載機殲-15起降飛行訓練的“遼寧”號航母返回大連碼頭。航母平臺和飛機的技術性能得到了充分驗證,艦機適配性能良好,達到了設計指標要求。
9月25日,“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入列以來,全艦完成了上百個訓練科目和試驗項目。
我國自己培養(yǎng)的首批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和艦上飛行指揮員,面對新機種、新科目、新環(huán)境、新要求,進行了高強度飛行訓練,探索并固化了著艦的飛行方法,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飛行關鍵技術,掌握了大側風、低能見度、不穩(wěn)定氣流等條件下的偏差修正動作要領。
11月4日,國防部網站發(fā)布了中國航母艦載機觸艦起飛的消息,意味著艦機合練的技術條件已具備。
11月23日上午,殲-15由東海艦隊飛行員戴明萌駕駛成功降落在“遼寧艦”甲板上。其后,又有四名飛行員相繼駕駛殲-15順利完成了在“遼寧艦”上的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
殲-15飛機是我國自行設計研制的首型艦載多用途戰(zhàn)斗機,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可遂行制空、制海等作戰(zhàn)任務,飛行性能良好,配掛多型精確制導武器,具備遠程打擊和晝夜間作戰(zhàn)能力。
(本刊編者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