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依據(jù)排球教學理論與方法,運用調查訪問與實踐研究的方法,針對初中排球開展不普及問題,作者進行了軟式排球開展可行性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軟式排球技術易于掌握,更易在學生中開展活動和組織比賽,深受學生歡迎,在我校開展此項活動是切實可行的。
關鍵詞: 初中體育教學 軟式排球 開展的可行性
1.認識軟式排球
1.1軟式排球的發(fā)展。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學校排球運動日漸蕭條。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諸多方面的,但限制其普及和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恰恰是排球運動項目(指硬排)自身的特點。譬如:練習時球體過硬、易挫傷手指,令學生望而生畏;基礎技術要求高,磨合期長,學生墊球失誤多,撿球時間比活動時間長,易失去運動信心。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排球運動,1995年初,北京體育大學從國外引進了軟式排球,1996年1月,國家體委宣布中國擬大力開展軟式排球活動。同年12月,原國家教委科教司在成都體院舉辦的“全民健身”活動創(chuàng)編研討會上,將軟式排球指定為重點項目。1999年,軟式排球被首次列入教學大綱。2000年12月出版的9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小學和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將軟式排球首次列入選修內容。上述一系列舉措,充分反映無論在政策上,還是具體措施上,軟式排球作為一項新興體育運動項目都在我國大力開展并已得到迅速普及,發(fā)展前景樂觀。
1.2軟式排球的特性。
軟式排球免充氣,重量比硬排輕、手感柔軟、練習中不會出現(xiàn)手臂紅腫疼痛的感覺,可消除初學者怕戳傷手的恐懼感。軟式排球的主要特性有:
1.2.1重量輕、質地軟、氣壓小、反彈低。
1.2.2球速慢、難度小、趣味高、娛樂強。
1.2.3不怕扎、不怕壓、耐磨打,性能好。
1.2.4外觀色彩鮮亮,易于心理接受。
1.2.5比賽形式多樣,方便自由選擇。
2.學校重視
2.1認識到位,宣傳力度大。
校領導一貫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在學校行政會議及全校教職工大會上,校長著重強調了軟排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為我校實現(xiàn)教育遠景目標提供了寶貴的發(fā)展空間。學校在多項活動中增設了教工軟排墊球比賽,并組織學生觀看,反響很大,效果極佳,進一步加強了師生對軟排發(fā)展的認識和接受。
2.2措施到位,保障體系強。
學校認真貫徹《條例》,積極落實“操、課和綜合實踐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軟排特色建設作為課程資源開發(fā)的一個實踐嘗試活動,正有計劃地安排于學校各項體育活動中,使軟排教學生機盎然。
2.2.1項目規(guī)劃有序推進。學校除了在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中適時安排軟式排球內容外,還將它作為教學重要考核項目之一,定為班際比賽項目(項目有1分鐘墊球、發(fā)球發(fā)準等)。同時,學校還成立了男、女軟式排球隊,以保證訓練的長期化、有序化。
2.2.2體育經費定期投入。目前學校共有初一初二學生近800人,為了更有利于軟式排球教學,學校購置了250只軟排,確保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與教學交互用球。
2.2.3軟硬設施長效到位。學校為江蘇省初中示范中學,制度規(guī)范,各種硬軟件設施到位?,F(xiàn)有訓練館、塑膠跑道與人工草坪足球場等,便于軟排活動的開展;體育組師資力量濃厚,有區(qū)學科帶頭人、區(qū)體育評優(yōu)課一等獎、骨干教師及全體體育教師都褒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進取精神,有志于學校軟式排球的推廣與發(fā)展。
3.教學實踐與研究
為進一步提高軟排科技含量與實踐指導性,我校對360名軟排運動的學生進行了“心理接受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隨機抽樣調查,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
3.1軟式排球易學。
3.1.1學生心理接受水平。在調查過程中,有86%以上學生喜歡軟排,原因是打起來不疼不臟,易于掌握。見表一。
實踐發(fā)現(xiàn),即使無排球基礎的學生經過教師的指導,墊球次數(shù)也能明顯上升。同時,在教學比賽中,軟排來回次數(shù)的增多,無形中也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3.1.2社會適應能力水平。軟排是一項集體性活動,對場上隊員的配合意識有一定要求,通過不斷的教學比賽與合作練習,可以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見表二。
教學中我們主要采用分組自主練習,自由結對配練等教法,學生相互配合,積極性高,合作性強,同時學習活動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3.2軟式排球易教。
軟排作為新興項目,學生與教師都有好奇心,特別是軟排墊球緩沖系數(shù)大,教師只要稍加技術點撥,學生就可達到技術愿望,學生興趣濃,練習密度大,教師教學節(jié)省,效果明顯見益。目前,軟式排球已錄入初中《體育與健康》課本教材中,而且我省已有部分市(包括蘇州市)把軟排作為中考升學體育項目,這些政策也充分反映了軟排的實用性與發(fā)展性。
4.成果初現(xiàn)
4.1軟排教學方法實踐初探。
作為新生事物的軟排因其獨特功能與特性,吸引我們對各環(huán)節(jié)技術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與探討,現(xiàn)在我校采用的分組自主學習,合作配練練習等教學方法還在實踐中探索與檢驗。
4.2為終身體育提供條件。
適應學生身心特點,開設軟排項目,學生從自身出發(fā),課內外自練,為終身體育提供了服務條件,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4.3培養(yǎng)社會適應、合作交流能力。
通過教學比賽,有利于形成同學間團結友愛、協(xié)作學習的良好氛圍。同學因軟排活動愉快相聚,瀟灑揮汗,笑聲不絕,為校園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5.結論與建議
5.1軟式排球作為新興項目,師生易于接受,其基本技術要求不高,易于組織教學比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應、合作交流的能力,與我?!叭吮净苯逃窍喾系模谖倚i_展是可行的。
5.2軟式排球限于下手發(fā)球,球速慢,教學比賽來回次數(shù)多,具有觀賞性和娛樂性,可吸引更多學生參加,符合新課程理念人人參與精神。
5.3軟式排球由于體輕質軟發(fā)球難度大(特別是對于女生來說),一是不易控制方向,二是發(fā)球力量不夠。為了保證教學比賽更具“連貫性”、表演性,建議縮短發(fā)球距離(如前移發(fā)球區(qū))。